小时候听到西楚霸王故事,总是会被他破釜沉舟的果敢所钦佩,为他乌江自刎的结局感到痛惜,觉得命运对他不公,更觉得他可怜!
他和虞姬之间的深情一度感动世人,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更是让世间多情儿女们为之叹息。
而如今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对这位昔日的西楚霸王有了不同的理解。
项羽从小出身楚国的没落贵族,爷爷是楚国名将项燕。只是到他这一代时,已经和平民无异。
虽然家道中落,但从小在叔叔项梁的教导下,他也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远大理想,加上他天生具备神力、力大无穷,在吴中地区也小有名气。
这样一个自带主角光环的人,最后却输给了一个农家出身、毫无背景的刘邦,是为什么呢?
项羽失败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第一,德不匹位。在项羽小的时候,他已经露出非凡与常人的野心。在他年少的时候,有一次秦始皇到会稽游玩,路过楚地时,项羽和项梁一起观看。边看边说:“此人的地位我可以替代”。
项梁听后赶紧捂住项羽嘴说:“不要声张,这要被人听到了可是会被灭族的”。
但由此也可以看出项羽心高气傲的性格,虽说是童言无忌,但也让项梁对他刮目相看。
从此更加用心教他习字、练武。
但是项羽却对读书、习武兴趣不大,总是半途而废。项梁生气的问他为何不好好学习,羽说:“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个人名,学剑只能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又教项羽学习兵法,项羽非常高兴,但是只学个大概,不肯深加研究。
由此可知,项羽是一个三分钟热度的人,对什么事都是兴趣使然,热度一过便不再有有欲望。这可是成功人士的大忌!
他的这种性格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好高骛远,高不成低不就。野心很大但不肯脚踏实地的去充实自己,才华配不上他的野心!
光这一点,也足可见他是一个成不了大事的人。
项羽失败的第二点:
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但猜忌心重,优柔寡断,不善用人。
项羽在反秦的战斗中表现出来英勇、果敢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有他的先天优势,他身高八尺多,力能扛鼎,即使是吴中弟子,也都非常害怕项羽。
项羽一生中经历七十余场战争,都能大获全胜,这也滋长了他骄傲自满的性格,他心比天高,把其他人都不放在眼里。
当得知刘邦已攻入咸阳,他很是愤怒。按照义帝的旨意:“先入关者为王”。他害怕刘邦在关中自立为王,那么自己所立下的一切战功都无意义,他项羽是想成为天子,而非诸侯。
所以设立一场鸿门宴,想要在宴席上sha掉 刘邦,但项羽优柔寡断、不具审时度势的性格,错过了s刘邦的机会。
最后逃不掉被刘邦覆灭的结局!
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我认为是源于他徒有匹夫之勇,却没有明事理、认实事的能力。
作为霸主自己心里没有主见,看事情浮于表现,听信几句谄言,心里就飘飘然了,放下了所有警惕,这是有失君王之风范!
项羽失败的第三点:得了天下,失去了人心。
项王占领关中后,引兵屠戮咸阳,S死秦王子婴,火烧秦王宫,大火连续烧了三个月没有灭,搜集宝物美女准备回江东,有人劝项羽说关中富饶,可以成王霸之业。
但项羽见秦王宫都已经被毁坏,自己又迫切的想回到江东,于是不听。那人又说,都说楚国人是戴帽子的猕猴,果然是这样。项羽听到后,把那个人烹S了。
项羽成了西楚霸王后,又暗中S了楚怀王义帝,并把各地分封给各诸侯国。
殊不知他这样的行为又是走周朝的老路,秦始皇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国家实现统一,项羽一称王便又给了诸侯国权力。
项羽没有借鉴周朝、秦国灭亡的原因,而是重蹈覆辙,这是他不习惯反思、自省的结果。
他为人心胸狭窄,不听劝谏,想靠武力来实现他的霸业,这和始皇、二世的残暴政策没有区别。
项羽自身也深受秦王朝残暴统治的压迫,理应知道百姓需要的是一个仁帝而不是又来一个暴君。
但他却没有认清这一点,这也是他必亡的原因。
即使当时在鸿门宴上,刘邦被S,也改变不了楚霸王的最终命运。
因为会有千千万万个刘邦起来反抗,那么霸王的霸业也会像秦朝那样如昙花一现般消失。
以上观点只属于个人想法,或许有些片面,各位朋友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诚然,历史人物是多面性的,我们不能抹去他们的功劳,只看到过错。对于这些功过参半的历史英雄,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这就留给世人自己去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