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最美老旦”段亚军

        文/罗汉

      大西北秦腔舞台上名角璀璨,新人辈出。在陇原大地上,活跃着一个主攻老旦行当的演员。她生于梨园世家,从青春美丽到年长退休,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同形象的舞台老旦。近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岁的增长,不仅没有淡出我们的视线,反而愈来愈火。从秦腔舞台上退下来的她近年来却更忙了,走进电视台的戏曲栏目做评委,给艺术院校学生授课,归集录制自己的表演专辑,总结传承自己从事老旦行当表演的经验和技巧,还应邀在诸多影视剧中塑造了多个性格鲜明的母亲形象,真是忙得不亦乐乎。她就是国家一级演员、享誉西北秦腔界的“最美老旦”、原甘肃省秦著名老旦演员段亚军老师。

      段亚军出生于梨园世家,少年学艺,六岁登台演出,七O年十三岁进入武威剧团,秉承其父段益民的秦腔人生生涯,以现代戏起家。开始主要演武旦,文革后恢复传统戏,演过须生,她父亲为她排演过《祭灵》、《辕门斩子》、《法门寺》等,还演过小生、媒旦、丑角等行当。让她懂得了如何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情感,从而塑造不同人物形象,这为她以后从事老旦表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老旦这个在京剧中是大行当,而在秦腔中无专门应工老旦的行当,秦腔界普遍重视正旦和老生行当,老旦行当不是主要行当,老旦最早由老生或小生演员反串,以后又由正旦兼演。其实老旦的台步、道白、唱腔都有自己的特点,台步走大八字,唱念用真嗓,重做工,完全不同于正旦的演唱。从考进省秦开始专攻老旦的二十年至今,段亚军就发现,由于老旦在大部分剧目中都处在配角的地位,至今不被同行和外界认可,很多时候都是由旦角演员客串,几乎很少有专职从事老旦行当的。再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好多年轻漂亮的旦角演员也不喜欢去演老旦。就连她当年开始演老旦时,总有人惋惜道,这么漂亮这么好的条件怎么去演老旦了?团里尽管不是很重视老旦,但几乎每出戏都少不了,她这一演就停不下来,一直演了二十年,演到退休。

        慢慢地段亚军认识到,要演好老旦也不容易,这个行当在秦腔界长期不被重视,因而缺少系统知识和基本规律,一些前辈的经验和技巧都支支离破碎,没有得到传承和总结,就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学习。她借鉴了文武须生尤其是衰派老生对唱腔、情感处理及表演的一些技巧,从众多行当中吸收兼容,又用心揣摩,从人物内心来刻画人物个性,从人物的表情、唱念、台步、动作等各个方面来塑造人物外型。她还在生活中观察捕捉老人的神态举止及生活轨迹,把现实中老年人的点点滴滴融入舞台老旦的演绎之中,达到了内与外的高度统一,从而完美塑造出一个个至善真美的舞台老旦形象。也逐步形成了她个人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被戏迷称为“最美老旦”。

        见过段老师的人,都知道她是圈内少见的低调谦和、不争不抢的演员,脸上永远挂着和善的微笑,像一位洗净铅华、云淡风轻的大姐,更像寻常百姓中一位普通的中国母亲。她曾亲口告诉我:演了二十多年老旦,把我也演老了,演累了。退休后本想回到家中,柴米油盐、含饴弄孙,安度晚年。可是,真退下来以后,时间一久,却感到若有所失,还是离不开舞台,离不开秦腔,离不开戏迷。

      在担任“名师出高徒"的评委时,段老师发现很多学员连老旦的表演规律及基本常识都不清楚。有些人神态动作像老旦,一张口却还是青衣,有些人演唱和神态都还行,可动作台步却不到位,很少有人能够把老旦的唱念做及神态情感都协调统一起来表演,这让段老师感到焦虑,她深切认识到老旦行当表演艺术的理论基础还很欠缺,这是秦腔的一快短板,必须尽快补上。艺校请她去给学生上课,授课中她也发现从西安到兰州,艺术院校里讲授秦腔老旦这个行当角色的老师也很短缺。

      有一段时间,段老师经常回过头去反复看自己曾经表演的视频及录音,零零散散、不完整、音像效果也不好。 重新审视那些资料,也是在回顾自己的演艺生涯。她不甘心看到自己二十多年专攻老旦行当、曾为之付出全部心血、反复揣摩、演练得到的那些经验、体会以及表演技巧付之东流。她萌生了一个想法,要把自己认为最能代表自己表演风格及演艺成就的作品重新录制归结成辑。一方面给自己半生辛劳的付出及热爱自己的戏迷观众一个交待,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自己多年在秦腔老旦这个行当中的表演经验和塑造的人物形象能得到传承和发展,同时也为一生酷爱并为之付出全部心血的秦腔做点贡献。于是,从2015年开始,她就开始梳理唱词、找录音、录伴奏、录音等等。

      动手付诸行动以后,段老师才发现这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作,靠她一个人的能力几乎无法完成。直到去年,她参加陕西电视台“名师出高”的评委,电视台的舞台音响灯光及制作水平比以前演出的摄录条件好很多,为她录制的几段视频播出后,得到了好多专家的认可及周围同行和戏迷的好评,连她自己也出乎意外,很多朋友鼓励她出个人专集,说这么好的表演唱段,要不保存下来真是太可惜了。

        由于版权等原因她最后还是决定重新录制,先是自掏腰包请兰州本地一家影视制作公司来做,由于制作人员不懂秦腔,做出来的东西不伦不类。后来又请“秦之声”的专业团队策划制作。为了节省费用,一开始计划在庆阳录制,去了后发现地县的设施条件与省市院团差距实在太大,最后又搬到甘肃省秦的7.7剧场录制完成。先前兰州录制了部分伴奏,然后分别在西安和兰州完成了录音。到2018年12月31号,在2019年元旦前终于录制完成。恰逢春节,所以直到最近才剪辑完成。这期间,段老师说,她所耗费的时间、花费的精力、付出的辛劳以及花销成本,真是一言难尽。

        这次一共录制完成了了十八个唱段,包括《杨门女将》三段、《清风亭》三段、《金麒麟》两段、《岳母刺字》、《汲水》、《杨八姐盗刀》、《八件衣》、《辕门斩子》、《探窑》、《锁麟囊》、《红灯记》、《陇上的梦》、《狸猫换太子》,不但有传统戏还有现代戏。这十八个唱段由于经费、条件等限制,并不尽如人意。戏剧舞台艺术总是遗憾的艺术,况且基本上代表了段亚军老师从事戏剧表演的总体成就和水平,看得出,能有这个结果她还是满意的。她说录制时省秦腔剧院、省陇剧院、市秦很多同行及戏迷还去7.7剧场录制现场为她助阵,让她感觉不是她一个人在战斗。她曾供职过的甘肃省秦艺术剧院的崔院长和昔日的同事们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鼓励,让她很感动。

      看了段老师这十八个唱段,她的老旦戏,已自成体系,风格独特,穷,穷的有志气,富,富的有气质,形成了独特的“段师”门派。她把老旦的行当以精,准,细为表演中的突破口。精,力求在表演中要精益求精。准,从做功上,刻画人物姓格上,心里装有一把尺子,那就是量体栽衣。细,从唱腔、音韵要唱的声情并茂,细腻感人。她从这三个不同的方面,把老旦行当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唱腔宏厚有力,大气磅礴,深远悠长,表演干净利落,洒脱大气。

      每个人都会老,但老旦演员不会老,反而随着年岁的增长,艺术经验、生活阅历、人生感悟、外形气质更加完美统一。段亚军老师退休后,并未显老,精气神十足,她所专注的秦腔老旦行当的表演艺术事业正当青春。她所塑造的一个又一个的舞台艺术形象“母亲”已深入人心,从《清风亭》中的贺氏到 《血样年华》中王孝锡母亲以及戏曲电影《陇上的梦》中的张母,《倒水湾》中的严母及电视连续剧《大西北剿匪记》中饰演土匪母亲等,段亚军老师把一个个在舞台角色中的母亲演绎的淋漓尽致,塑造了众多老旦型像,或者雍容华贵,或者贫寒志坚,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母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伟大的母亲。可敬可叹。近年来,她还被邀多次在影视剧中客串扮演母亲这样的角色。这是戏剧之美,也是戏剧的魅力。

      段老师说,她做这些事情,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只希望老旦这个行当在秦腔中得到认可和重视,对这个行当的表演特点、技巧、经验给予归纳总结,能让这个行当和其它行当一样得到传承和发展,不要留下遗憾。她还说她将尽自己所能,通过教学及带学生,把自己在老旦行当的一些经验和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承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秦腔“最美老旦”段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