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王培峰|教学中的四个“不代表”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讲过得题再次见面学生仍感觉生疏,昨天练过的题今天做仍有学生出错,甚至刚刚写在黑板上的做题格式搬到作业本上就能搬错。当学生出现这些情况时,作为教师的我们这时特别需要静下心来想想这其中的“病因”究竟在哪?有可能是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也可能是教师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学生正好是学习发困时;更有可能是教师的讲授学生根本听不懂;或者刚能听明白,但由于教师急于完成当堂的教学任务,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跟不上教师。总之,作为教师要精准症结,不可简单认为就是“教不会”。今天有幸看到刘雪艳老师的深度探究“教不会”现象这篇文章,文中谈到关于四个“不代表”(讲完了不代表听懂了;听懂了不代表会做了;当堂会做不代表课后会做;今天会做不代表明天仍然会做)。特别得受启发。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讲完”只代表教师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了教学内容的讲授。学生是不是“听懂了”,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讲”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懂”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教师对知识的理解,一个是儿童对教师对知识翻译的理解,所以教师讲完了,学生不一定能听懂。

  其次,“听懂”只能代表学生当时听明白了老师所讲的某个知识点,而这个明白仅仅停留在认识层面上。而“会做”是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应用,属于实际应用层面,这就是比较高级的“懂”了。“听懂”仅是雨过地皮湿时的懂,而“会做”那才叫“真懂”,“听”和“做”是两个完全不同层次的认知领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手手巧眼眼拙的情况,所以听懂了不代表会做。

  另外“当堂会做”,可能仅仅是自己掌握了其照猫画虎的简单应用,或者是因为有老师的点拨和引导,有老师黑板上范例的参考。一旦脱离开课堂和老师,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时,学生就会感觉似曾相识却无从下手,所以当堂会做不代表课后会做,如果课堂上的知识是在老师的“搀扶”下学到的,出错就会在所难免。

  最后我想说的是,因为遗忘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会必然发生的,所以学过的知识不一定一段时间后拿出来你仍然会。特别是那些老师经常提到的“陷阱”知识点,常考常掉坑,所以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我们必须根据遗忘规律,课上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开展有效复习,课后也要布置一些回头看的作业(比如:每周末让学生看看自己的纠错本、导练中的错题、家庭本上的错题......)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也让学生保持了记忆。所以今天会做不代表明天仍然会做。那如何避免这些情况呢?我是这么想的:

一、抓住学生的眼球。

实践证明,只有学生认真听讲了,我们的课堂才会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做这样尝试:

第一、登上讲台,老师用眼睛先巡视一圈,注意你的眼神要关注到每一个孩子,让他感受到老师的信号已覆盖到了他,最终覆盖全班。

第二.当老师讲授的时候一是尽量不用课本中的例题,即使用也最好改一改数据和一些名称,彻底切断学生依赖课本的思想,二是上课有要求,不用课本,课本是用来预习和习题巩固的,不是用来配合老师演戏的剧本。

第三.当老师讲解共性知识难点时要在原讲课声音的基础上先降低一点点,然后提高一个八度,顺便再次用眼神信号覆盖全班,把全班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老师这里。让学生在课堂上劳逸结合,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可以延长学生注意力的保持时间。

二、善于及时运用对比训练。

在教学中学生公式、概念混淆,张冠李戴,会闹出一些笑话,这时对比训练就显得尤为关键,(比如:周长和面积的对比、表面积与体积的对比、分数乘法与除法的对比......)在学习完《圆》后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对比题:(1)一只钟表,分针长5㎝,一小时尖端走了多少?(2)一只钟表,时针长3㎝,一小时能扫过多大范围?(3)一只钟表,分针长5cm,时针长3cm,一昼夜,分针与时针尖端各走了多少?扫过的范围一共有多少?让学生在错误中体验,学生通过详细对比,相互区别,从而精准识记,这比教师不断地提醒或强制要求来得更有说服力。

(河曲实验小学教师王培峰)

你可能感兴趣的:(河曲王培峰|教学中的四个“不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