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写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我们这一生,会认识很多很多的人,但是真正能成为知音好友,不会有太多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其实大都还是泛泛之交。
正如中国近代政治家曾国藩所说:“与人相处,疏疏落落。”
就像秋风乍起的时候,随风飘落的那些树叶,一样稀疏零落,一样松散平淡。
我们都要懂得,千万不要跟任何人熟得太快、走得太近。
那是对别人心理距离的侵犯,更有可能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的心理安全。
【1】
熟得太快,是一场灾难。
学者梁实秋说:“与朋友交,久而敬之,敬也就是保持距离,也就是防止过分亲昵。”
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认识一个人的方式实在太多,扫一扫二维码、搜一搜微信名就能“添加朋友”。
但并不代表躺在我们的通讯录里的一个头像、一个昵称,就能成为彼此的知心好友。
曾有一位在医药行业工作的年轻人小黄,为了能够拓宽产品销路,经常参加各种聚会,想要借此认识更多的人。
那一回,在一次朋友带朋友的聚会上,一名儒雅的中年人对小黄很是关照,不仅让小黄少喝点酒,还特意加了小黄微信,说以后常联系。
小黄特别诚惶诚恐地表示“一定一定”,一周后对方就联系小黄,要带小黄参加一场私人招待宴会,给小黄介绍更多的人脉。
这以后小黄就把对方当成大哥一样对待,也因此对方让小黄在一份供销合同上签字的时候,他都没有过多地审核。
小黄就这么陷入了一场纠纷,对方在拿到货款后跑了路,小黄被裁定负有连带赔偿责任,可是他哪有能力赔付大几百万啊!
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刚认识的人对你超乎常理的热情,一定要小心这背后有其它的算计。
我们要牢记梁实秋的话:“友谊不可透支,总要保留几分。”
凡是没有经历过时间的检验,认识之初就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掺杂进别的因素,很有可能让自己陷入一场灾难之中。
毕竟,人心隔肚皮,我们不知道对方揣的是什么心思,打的是什么算盘。
唯有适当保持距离,才能不让自己蒙受更大的损失,也才有可能让彼此的关系经受得住岁月的考量。
【2】
慢慢寻找,与真心的人相处。
作家三毛说过:“朋友再亲密,分寸也不要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而疏离。”
当我们初识一个人时,很容易因为物理距离的靠近,导致心理距离的不设防。
但我们把对方当成能说心里话的好朋友,对方却并不一定能够保守秘密。
甚至有可能,对方一转身就把这些话散播到无法收场的局面。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位名叫“爱提问的莉莉安”的讲述。
莉莉安刚上大学的时候,与分到同一个寝室的一个室友,感觉莫名地投缘,没过几天两人就非常熟悉了。
她说自己是个外向的人,什么话都跟室友说,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没过一周的时间,班里一名同学就来找莉莉安借钱,而且数额还不小。
她觉得很奇怪,明明跟这位同学并不熟悉,她是怎么知道自己有钱的呢?
于是莉莉安拒绝说:“我没有啊,钱都花完了!”
谁能料到,这名同学很不高兴地说:“谁谁谁告诉我了,说你每个月都有花不完的钱,你父母还给你好多钱的,不借就不借呗,还装穷!”
那一刻,莉莉安说自己都傻了,根本没有料到自己像个傻子一样,居然什么话都跟室友说。
结果室友转头就把这些话告诉了别人,让自己陷入了被动的境地。
莉莉安总结教训说:“如果别人过于了解你,就知道你越多的弱点,这些都有可能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莉莉安当初与室友相识的时候,应该先不跟对方掏心掏肺,而是慢慢相处,了解对方的为人。
在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我们才能明白哪些人只能是点头之交,哪些人可以成为知心好友。
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孟子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从相识到相知,是一个逐渐了解的过程,需要时间的积淀,这个过程一定不能省略。
只有在慢慢地了解对方的人品之后,才能决定能否成为自己的至交。
【2】
保持距离,是社交准则。
作家毕淑敏说:“亲近地保持距离,或许才是最恰当的交际方式。”
行走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人世间,与朋友相处的准则,就是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要太近。
我有一位处了近十年的好朋友,当时是在送儿子上幼儿园的班级门口认识的。
因为经常遇见,于是我们俩从点头到聊两句孩子,话也越说越多,发现我们上班的地方也很相近。
后来因为两家孩子进了同一所小学,我们互相留了电话号码,说要多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
因为有了吐槽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艰难,还有抱怨老公工作太忙的共鸣,我们俩之间的友谊,逐渐发展成隔三差五就要聊一番。
但我跟她都很清楚,除此之外,我们之间有太多的不同点。
她是外省人,我是本地人,她不喜欢的本地菜,却都是我的最爱;
她的工作是设计,我的工作是文字,她特别感性,而我则更加理性。
这么多年来,我们就保持着一年聚餐三、五次的样子,其余都在手机上热聊孩子跟老公。
我不会跟她吐露家庭财务的规划,她也不会跟我分享最近的设计灵感。
我们之间一直保持着一种不远也不近的距离,一个电话打过来我随手就接,但这个电话肯定不会响在半夜三更。
我们都很清楚,这样的相处方式,让彼此都非常自在,也不用担心会有什么心理负担。
都是成年人了,需要朋友的支撑,但更需要的是保有自己的一份安全感。
想起明代学者陆绍珩在《醉古堂剑扫·卷一》中说过的一句话:“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与其令对方对自己产生初交的欢喜,倒不如相交久了而不会令对方产生厌恶感。
或许这才是社交的最难以掌握的秘诀吧,保持适当的距离,彼此吸引却又彼此独立。
【4】
曾经读过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本就是一个认人、识人的过程。
有的人,起始于相逢,终止于相处;有的人曾经入了眼,如今离了心。
深以为然。
漫长的一生之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气场不和,有的人三观一致。
但这些不是一眼看得出来的,而是需要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相处体会出来的。
只有当我们时刻记住,不跟任何人熟得太快,才有可能过滤掉与自己不同路的人,找到同行人。
因为,唯有蹚过岁月的长河,我们才会最终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若即若离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