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市高陵区东南的第一中学内,矗立着一座昭慧塔,塔下有一块李晟碑,有“三绝碑”的美誉。2011年4月23日,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参观了操场内的昭慧塔和李晟碑。2018年10月13日,再一次来到这里,眼前是一座宏伟的高陵博物馆——
2017年3月30日,作为高陵区首座综合性博物馆,高陵博物馆正式挂牌对外开放。整个建筑群坐南朝北,以唐代昭慧塔为核心,形成了一亭一院、两廊两区、两馆六厅的大型仿唐寺院,中心对称,回廊环绕。
这座博物馆的建筑面积为90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为1400余平方米,陈列文物400余件。设有历史文化展厅、历史名人展厅、中共高陵历史纪念馆、经济社会发展展厅、石刻长廊和临展厅等。
1、历史文化展厅
高陵区位于西安市北部,因境内有奉正塬,塬体高隆,称塬为陵,故名高陵。这里地处关中平原,泾河、渭河两岸,素有关中“白菜心”的之美称。
著名的“泾渭分明”位于城区南五公里之处,泾、渭两河在此交汇。汛期,泾河较浊,渭水较清;非汛期,泾水相对为清,渭水相对为浊。两水清浊并流,界线很分明,成为千古奇观。
在新石器时代,古人临水而居,高陵境内的奉正和鹿苑两塬濒临泾河和渭河,成为远古人类理想的繁衍生息之地。在这里发现的马南遗址和灰堆坡遗址,以及著名的杨官寨遗址,证明高陵为中国古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高陵于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置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期间,曾经更名为千春和高陆,从隋大业二年(606)复名高陵,沿用至今。明代的《高陵县志》中称其为:“泾渭属流于前,山原遥峙于后,清谷在左,洪波在右,盖古形势之区,高明之国”。
作为汉唐时期的京畿之地,这里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从汉景帝阳陵的陪葬墓到阳陵邑遗址,从唐代重臣李晦墓到东渭桥遗址,都曾经出土众多的珍贵文物,可惜大多被其他博物馆收藏,这里只展出了一些常见的瓦当、陶俑、三彩等普通文物。
在这个展厅之中,最重要的文物恐怕就是刘欢庆造像石,北周建德元年(572)四月二十日立。1982年,这尊雕像出土于昭慧塔下,当时头部已经残缺,两旁蹲着一对狮子。在长方形的底座之侧,正面为刘欢庆及其父、母、妻的姓名和他们的线刻像,左侧为刘欢庆的弟妻、息女、侄女的姓名和他们的线刻像,右侧为刘欢庆的弟息、侄儿的姓名和他们的线刻像,背面为刘欢庆的伯父、弟、妹、女的姓名和立像年月。
2、历史名人展厅
唐宋元明清时期,高陵涌现出一大批名人。这里通过雕塑、图片、文字和实物,主要展示了唐代的元老重臣于志宁、元代的关学大儒杨恭懿、明代著名的理学家吕柟、清代才高艺精的白遇道。
除此之外,这里还展示了一组石墓门,出土于明代的刘復业墓中,此墓位于通远镇灰堆坡村西南六组。2008年,考古工作者发现并发掘,此墓由墓道、庭院和两个并列的墓室组成。刘復业(?—1617),字光祚,号“乾峰居士”,乃一位学识渊博的隐士。
3、中共高陵历史纪念馆
在这个不大的展厅之中,按照时间的顺序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高陵的活动,着重介绍了高陵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刘天章和轰轰烈烈的“交农”运动。
1918年,刘天章考入北京大学预科,随后参加领导了北京“五四”爱国学生运动;1921年,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中共陕甘区委成立后,刘天章与魏野畴共同负责区委的宣传工作,在西安创办陕西《国民日报》。
1930年,刘天章又被派往山西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1931年10月,因叛徒出卖,刘天章被捕。同年11月13日,在太原英勇就义,终年38岁。
4、石刻长廊
在博物馆周围的回廊之中,展示了这里收藏的各类石刻,包括墓志铭、石人、石马、石虎、经幢、石碑等不同的种类。它们大多搬迁自高陵的田野之中,或者出土于高陵的墓葬之内,在董国柱编著的《高陵碑石》中多有收录。
在回廊东侧的尽头,竖立着一块李晦墓碑,它原本位于马家湾乡米家崖村南。李晦(612~689),唐高祖的堂侄,河间王李孝恭的次子。武周时期,官至户部尚书;垂拱元年(685),拜右金吾大将军,改授秋官尚书。
此碑为青石质地,螭首,方趺,高3.6米,宽1.2米。碑额篆书“大唐故秋官尚书河间公之碑”,碑文为楷书,记载李晦的生平事迹。绕到李晦墓碑的身后,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碑阴竟然浮雕了一尊站立的佛像!
参观了高陵博物馆的所有展厅和石刻之后,我再次来到有“三绝碑”之誉的唐李晟碑前。此碑文为唐大学士裴度所撰,字为唐大书法家柳公权所书,而且雕工精湛,皆有极高水平,故世称为“三绝碑”。
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将《李晟碑》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晟碑》全称为《唐故太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赠太师李公神道碑铭并序》,镌立于唐文宗大和三年(839)。碑连额高一丈四尺二寸,宽五尺八寸二分,三十四行,行六十一字。
此碑原本立于高陵区榆楚乡马北村东渭桥北李晟墓西北200米处。李晟为唐德宗时期大将,朱泚作乱,李晟率兵平叛,在东渭桥畔与朱泚激战获胜,收复了京城。自唐迄今,渭水北移4公里,为防止碑没入渭水,迁碑至此,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