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8-重新理解世界

世界就像一张大网,各种结果就像是网结,由各种因素因缘际会,相互交织引起的。这网可不像我们日常看到的渔网,分布均匀,而是各种形状都有,网眼也有大有小。怎么理解这张网呢?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结果不是单一的某一个因素引起的,而是各种看得见看不见的因素互相作用产生的。

理解了这一点,再看万维刚这周讲的《为什么》,因果关系的科学,就很有意思了。从纯粹理性客观的角度来说,这个世界不存在因果关系。比如,我这会码字的时候,感到肚子饿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早饭没吃好,这是原因,但只是原因之一。还有可能是现在已经中午,到饭点了。还有个原因是,码字是个脑力活,能量消耗大,所以饿的快。还有可能是,我上午没吃水果给自己加餐,所以饿的快,我能说这不是原因吗?

假如我们把这些原因都排在一起,这下总算找齐了吧?别急,还有许许多多你根本不知道也暂时无法知道的原因。比如,你的肠胃消化规律,你的身体其它机能是否在正常运转,这都会影响“我现在饿了”这个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哪个是因呢?这些都相关。所以,相关性比因果关系更准确。

世界是错综复杂,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听起来好理解,但是实际生活中却常常陷入单一因素决定论。比如,打开微信,常常看到这样的标题党,“做到这一点,半年成富豪”,“这点做不好,影响孩子的一生!”“夫妻不和谐,罪魁祸首都是它!”“睡前喝一杯,皮肤就变美”,这些标题句句刺激人的神经。婚姻,家庭,事业,育儿,件件都是大事,可又岂是哪一个因素就能决定的。就像吴伯凡讲的那样,这些都是“云形事件”,就像云朵一样,充满了变量,妄想做到哪一点就一劳永逸,太不现实了。

但是,难道说我们要陷入不可知论,什么都不做,听凭命运的安排吗?不。尽管我知道有很多因素导致我现在饿了,而这些因素我不可能全知道,但是,从我的主观经验出发,我认为早上没吃饱对”“现在饿了”这个结果影响最大,我就把它当做因,这个因造成了一个结果,这个就有实践指导意义了。我不想挨饿,那么只要我早上吃饱吃好,大概率上,早早就饿了这个结果就不会出现了。所以万维刚说,因果关系只是一种思维工具,它能帮我们解决问题,尽管它并不完全客观准确。

学完本周的课程,我想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想明白两个问题。

1. 学习是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学习有它的规律性,这个规律可以理解为清晰明了的因果关系,如果你认真努力方法又对,基本上都可以获得进步,这是。但是,生活是很复杂的,不是单一努力这一个因素就可以决定的。所以,如果有一个机会可以改变你的生活,而这个机会只需要认真努力就可以获得,这是多么大的幸运和恩赐啊,怎么还不赶紧抓住呢?或许,只有经历了生活的复杂,才能深刻理解到学习是多么的简单,又多么的珍贵啊。

2. 破除对知识的迷信。我把知识分为两个维度,真实性和实用性。真实性是否这个知识是否客观,反映了真实的世界和规律。实用性是指这个知识能否指导生活,给生活带来积极的改变。但是我曾经困惑的一点是,为什么有的知识并不一定客观,但却很有用呢?比如,宗教。更严谨的说法是,宗教不可证伪,所以不知道是不是客观,但是它有用,很多人的生活因为宗教而更加积极,也确实给人带来心境的平和。那么,我要不要也信仰宗教呢?可是,我还是更想相信科学。

现在,我又明白多一点了。无论是科学还是宗教,都有主观性。也就是说,科学也有局限,我们今天的科学认识也有可能是错的,是对相关性的错误总结。宗教无可证伪,但它也会抓住一些关键的影响因素,比如道德仁爱,这都是影响一个人的重要因素,给予人启迪。宗教和科学,都在帮我们认识世界,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它来指导生活,解决问题。科学帮我们严谨客观,避免认知盲区。宗教能够给予心灵的慰藉和信仰,这不都可以为我所用吗?所以,认知是基础,核心是解决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0038-重新理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