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渐渐走出妈妈包办控制的阴影......

今天案例的来访者叫她的化名小华,16岁。到中心之前在当地医院诊断过抑郁,经过药物治疗,父母对效果不满意,希望从心理的角度得到疗愈,带着这样的心态从网上找到了我们中心。

当时是我们中心杨老师主要调理的,据小华妈妈说她胆子很小,什么事都畏畏缩缩,刚到中心的时候,我么也观察到小华整个人的眼神漫无目的,十分空洞,也很胆怯,无论任何人跟她说话她都不敢直视,回答也只是简单的对或不对,让人感觉像在和机器人对话。

在调理小华的时候,无论杨老师让她做什么,她都会听话照做,有的时候无意说错一句话她也会执行,自己的判断和主见很少。

小华的妈妈对小华现在的情况非常担忧,她希望小华能够变得灵动勇敢一点,像个正常的孩子那样,能够有眼神的对视,能够对其他人的回应多说那么几句话,有点自己的主见。

小华这种状态是怎么形成的呢?

经过了解得知小华的妈妈从小对小华的教育是极端包办和控制、情绪化的,无论小华做什么妈妈都要去指挥。小华该不该喝水?该吃什么东西?

小华妈妈只要觉得小华该吃小华就得吃,比如有一次,小华两岁半的时候,妈妈在旁边洗衣服,小华趁着妈妈在洗第二盆衣服的时候,把第一盆里已经洗干净的衣服,一不小心倒进了很多的洗衣粉,气急败坏的妈妈看到了之后,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当时的小华还小,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上来就对小华踢了好几脚,小华吓得连哭都没哭几声,吓得小华也不敢哭出声.

在这种控制和情绪化的妈妈面前,小华根本就不敢有自己的主见,在学校同学面前,无论对方怎么欺负自己,小华基本上都不敢反抗,但每次他都把这种难过的心情压在了心里,因为无处诉说,心结越积越多,痛苦的情绪也压的小华喘不过气来,终于最后爆发生病了。

通过中心的调理不断地消除小华对妈妈的心结,释放对妈妈的恐惧和愤怒,小华越来越勇敢,接着小华练习表达,遇到难过的事情不憋在心里,慢慢的她的表达沟通能力越来越强,能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同时,杨老师也带着妈妈看到自己当年模式的影响,练习更多的尊重和允许。

当小华有了自己的想法,并且被妈妈允许之后,小华发现沟通并没有那么困难,慢慢的小华的眼里充满了自信。她的眼神也慢慢的可以和别人接触了,整个人也看起来精神了不少,心情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通过小华的这些转变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创伤记忆,得不到疗愈,特殊时期产生的扭曲过度的模式,就会一直存在,影响她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后阻碍她的成长和进步。

相反,如果我们处理了那个创伤记忆,就会改变她的反应模式、思维和性格。从而赢得自由轻松愉悦的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她渐渐走出妈妈包办控制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