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系列」《孟子》(万章下)第三、四、五节

前言:为何把第三节与第四节合并在一起写,是因为这两节内容与今时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即如何交友以及在交友过程中如何对待他人送给自己的礼物这件事。

说明:对于此节而言,一些有社会阅历与经验的人应该会比我有更有认识,会有更好的选择以及判断,在此也不多班门弄斧,只是就原文所谈及的东西做一些推介,点到为止。

赏析(合):

第三节中,分为贵人与贤人的一种有上下阶层等级的交友状态(贵人在此间其实是指有身份地位的贤人,此两者都是于“圣贤”立场来论的交友状态),也即,圣贤之间该如何交友(在某种意义下,贵人与贤人的存在是奠定在周朝的政治制度之上的)【理应在第二节内容中穿插一个有关一部电影的实例来让大家理解一下制度文化在于今日的重要意义,但是第二节并没有牵扯到所谓的贵人与贤人之说,所以就在第三节内容中增加对在政治制度下贵人与贤人的特征以及交友状态,而其所表达的内涵即是与孟子所表达的意思相符(只是其中的爵位属性并不是古中国的而是古西方的)——贤人对贵人的恭敬,贵人对贤人的尊重】:这是一部半动画片电影——《纳尼亚传奇3》的开头一幕,


图中的老人是现国王之父时期的勋爵(对国家有贡献的爵),图中的年轻人是现国王。这位老人即是当下意义中的贤人(对国家有贡献),而年轻人是当下意义中的贵人(既贤且贵,换句话说,贵人的前提是这个人一定是个贤者)。老人年迈,但还依旧保留对王的绝对恭敬——下跪;年轻人正值(正直),随和、亲切,把老人看作是自己的前辈、恩人等(且以圣贤之礼待他,所以,在这里多说一句,真正意义上的制度文化中西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存在,中方的制度是为了保护国家的统一,西方的制度是为了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国家统一但人与人之间不和谐,就会引来战争;人与人之间和谐而国家不统一,人民就会流离失所,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几千年靠征伐更朝换代,西方历史文化会断链的原因,而若能够真正的中西结合,不再有征伐,而文化不会断链,则真正的属于全人类的文明(文化)也应运而生)……(更多的感受大家可以在一些影视剧中去体会)——而,为什么要提及制度文化,原因就在于,制度文化的基底是圣贤,而若能跟着制度文化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尊重以及下位者对上位者的绝对恭敬,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属性就是圣贤之间的交往了,就算无法做到,只是学着去恭敬或是学着去尊重,都也是向圣贤靠拢的举止(当然对于我以及我志同道合的人而言,这些行为举止都是再普通、正常不过的了,也不一定需要完全意义上的爵位制度的管控,对圣贤的恭敬之心油然而生)。

引申:时下的交友,应当如是。否则,只能算是人格与心性的倒退。因为,在古时真正意义上拥有所谓的爵位系统的时候,人们尚且能够真正的做到上敬下尊,而在如今若只能做到交友当中最为简单的标准,这就真还不如古时了。

引申2:退一万步来说(凡人角度),若还能以凡人之礼来作为交友的前提,是如今社会生活必须做到的事情,否则就真的会违背人伦常理。

第四节(提及的是交友过程中的送礼与收礼问题):

0、前半: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也?”~于今为烈,如之何其受之。

1、第四节是第三节被包含的关系。

2、原文内容其实就是在说与送礼与收礼有关的各方面问题。

3、接受还是拒绝(说是接受与拒绝的标准)。

标准(在绝对意义下无需考虑礼物来源的时候):其实就只有一个标准,(礼物送出以后(或送出之前))有无下文(或上文),换言之,这份礼物是否充当交友实质中左右交友话题、过程、结果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是,则拒绝;如果不是,则可以接受)。

另:不要觉得不收礼物是对对方的不恭敬,只能说自己有自己对礼物的判断力以及对交友的判断力,若是盲目的接收所有的来自“朋友”的礼物,期间的可选择性就消失了,而消失的同时自我的判断力也随之消失。

综:如何交友,交友当中该怎么对待朋友所送的礼物等等(包括所有待人接物、处世为人的主动认知),这两件事情,的确在涉世过程中能够由社会来教会你如何选择与判断(社会对于人的被动性能够激活人类身上被动的选择判断力)。但是,若能在做出自己的被动选择与判断之前,有主动的认知,那么,在社会中就会少走弯路,省下不少不必要浪费的时间。而这些认知在哪呢?其实都在历史、文化的传承实质中,需要大家自己去发掘(我的作用也最多只是给大家点到为止,若要处世,还得大家自己去感受)。

另(后半:今之诸侯取之於民也~公养之仕也):除最后一段外,与古法习射有关(并为历史)故不多展开,只对最后一段做一些说明。

原意:孔子做官的原因在于至少三点:1、孔子有见行可之仕(可行其道而做官);2、有际可之仕(君主对自己的礼遇不错而做官);3、有公养之仕(君主养贤而做官)。

(跨:原本是第三节与第四节合并,但是要说明白第四节中的遗留问题,得把第五节提前)

第五节(由第四节转):第四节中,文末出现的季恒子、卫灵公、卫孝公三人对于孔子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在季恒子时期,孔子作为大司寇实现了一部分自己的思想理念,但也因为某些原因不了了之;在卫灵公时期,孔子因为得罪季恒子等人,并没有多少自我贡献的权利(也即,卫灵公时期的情况紧接季恒子时期。然而,因为季恒子与卫灵公都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圣贤,故不像《万章下·第一节》那样给大家一个一个罗列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了);卫孝公时期,在词条中是为卫出公,关乎于孔子的旧事多半失佚。就其实而言,不管是季恒子时期(孔子平生做过最大的官),亦或是卫灵公、卫孝公时期,孔子的仕途一直颠沛流离,其终生的政治抱负未曾有过实现,所以,孟子在第四节(后半(文末))中所提及的“与季恒子~公养之仕也”也仅仅只是一番说辞而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说明孔子真实获得了某些君主的重用,反而是从侧面对万章所说的“奚不去也”的对孔子所遭受的礼遇的无奈。

反观第五节,若第五节真是作为第四节的延伸(史实赏析):那么,“仕非为贫也”与“娶妻非为养也”其主人公应是孔子,则“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是为孔子“是以未尝有所终三年淹也”的不二证据(此间牵涉到许多关乎于孔子仕途、生平、事迹等历史问题,在国学浅析方面不多做展开)。

大意赏析(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与《道德经》第二十八节内容中的“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可相互理解):前者,为何“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以《道德经》之语相换,即是:知其尊,守其卑;知其富,守其贫)?尊卑、贫富只是一种生活状态而已,而所持有的生活状态,定然有其当下的属性特征(在此状态之下,人类所拥有的优良品格与特定心性(正面),包括谦逊与勤劳;德高望重与乐善好施),换言之,若要使得尊卑、贫富的立场互换,则必须在自己的位置上修炼出符合当下境地的最高尚的人格魅力,使得自己的身心在此刻升华,从而才能上升到另外一个境界(真正的境界,是为中庸之道,因为尊卑、贫富都会因为境界的提升而转化)。后者(道德经),也可同理分析(方向之一),即,可雄而雌,可白而黑,可荣而辱,老子其实是在等雄、等白、等荣,而这雄、白、荣并非世俗所给予他的,而是天地、万物、自然或是道给予他的,而当其在雌时、黑时、辱时所积累的能量,即是为雄、白、荣做先决准备。而,若当这些能量在完全意义上累而不发的时候,也就复归于婴儿、无极和朴了,即,回归天地、万物、自然——返璞归真。

引申:有的时候,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求而不得,欲而不满,更多的原因不仅仅在于贪而且还在于浪费或是愚笨。只有当自己眼前所拥有的东西其价值被自己完全意义上发掘出来后,与其相关的或是胜过他的东西才会出现,这是宇宙平衡之理,刚刚拿到的东西就想要更多的,换句话说,它们在你手中的存在意义与其本身的意义几乎为零的存在,谁还会给你更多更好的东西?这不是暴殄天物的存在吗?

引申2:所求东西的维度(范围)应与自己当下所真正需要的跨度相符,若不相符,只能束之高阁而焚琴煮鹤。换言之,天地所给予人类的东西是有限的,若有人、有事、有物出现在你的身边,这不是你所求得到的,而是天地给予的,唯一的做法就是成全其所拥有的最大意义,若自身无法完全驾驭,还请归还于天地,归还于自然,让真正的有缘人因为它的存在而为地球造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析系列」《孟子》(万章下)第三、四、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