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不是讲理的地方——亲子检视第35天

亲子打卡20200927

90天打卡累计天数35天

90天当前30天打卡天数35天

宣言#只有感觉好,才能做得好#

孩子第一个30天目标:写日记

妈妈第一个30天目标:晨间日记

加油小宝(妞妞+13岁)践行打卡35/90

1、早睡早起

2、先吃青蛙

3、番茄0个

4、今日闪光点:

️妈妈提出去奥森公园,一开始不情愿,在妈妈表达了希望一家人一起出行后,愉快地同行

️在公园一家人开开心心, 没有不愉快;和弟弟同吃一个棉花糖、同喝一瓶水,与弟弟的相处处理得很好

️和妈妈一起,领着弟弟玩“太空行走”的游戏,很开心

【事件】

很久没有一家人一起出门了。我一直惦记着一家老小活动一下。昨天上午妞做完了绝大部分作业。开始,我和她商量“咱们下午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吧”。她不情愿“不想去,从来就不愿意去什么公园,没意思。”她面露不悦,看起来有点嫌弃“去公园玩”这件事。我企图跟她陈述奥森的种种美景,被她的神情拒绝了。

中午饭后,到了该出发的时间,妞还是说不想去。我头脑中开始琢磨如何处理——她已经有能力自己在家,假如不带她,这个下午她会很无聊,甚至会觉得有“被抛弃”的感觉;换个地方?没想到什么地方适合下午一家人同游……我想了想,决定换种表达方式:“妞,我们一起去吧,难得能有半天空闲时间,一家人出去活动活动。”她摇头。我继续争取“你当作是支持妈妈,妈妈非常希望一家人一起快快乐乐地放松。”……“好闺女,帮帮忙”

她没说什么,但是回房间换衣服去了。

于是,我们一家人驱车前往奥森公园,一起在美丽的步道行走,欣赏野花、绿树;我和妞各用一只手拎着弟弟,弟弟腾空迈步“太空行走”,嘎嘎地笑个不停;买了个棉花糖,姐姐用嘴撕扯下一片,和弟弟你一头我一头;老小一起划船,我去完成我的线上10公里跑;我和女儿比赛跑步800米;晚上去吃臭鳜鱼,弟弟独自吃了一大碗米饭、许多虾仁和蛋羹,难得吃饭不让人操心。总之,度过了十分愉快的一个下午。

【反思】

反思我让女儿同去公园的姿态,就是一个“求人”的姿态。在我家爸爸、姥姥姥爷看来,这是十分不合适的。一个妈妈怎么可以对女儿这样呢?这不是惯孩子脾气吗?

我脑袋里也放着这个问题,究竟一个妈妈或者爸爸对孩子说话是否可以低姿态呢?

刚好跑步听书的时候听到一段话,让我的头脑一下子清楚了。

里边讲到一个案例——父亲处理女儿和吸毒者交往的事情。父亲跑去和女儿谈话。如果父亲直接要求女儿远离他的吸毒者朋友,一定会引发大量的争吵。因为孩子很叛逆。他问女儿”能不能告诉我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跟我多说一些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女儿说:“你关心的只有你自己,你只不过不想有一个吸毒的女儿,因为那会让你没面子。”女儿这样讲实在是很不公平。但是父亲放下了公平的想法,说“真难为你了,我知道你真的受了很多委屈”。女儿说“我觉得很孤独,你们都很忙,我没有朋友,他俩是我唯一可以说话的人”父亲本可以反驳,说谁说的,我们不是陪着你呢吗?但他没有,而只是反映了女儿的情感说,“所以你真的很依赖他们俩,对吗?”然后女儿接着说了自己对于吸毒的看法,说他们吸毒的样子很可怕,很担心他们。父亲说,“看到朋友受苦,你一定很难受。”这个父亲从头到尾就是在不断的反应情感,其实女孩什么都懂。我们的生活里面也是这样,很多我们劝不服的人实际上比我们自己还明白,但是只要我们去劝他,他就会说没你说的那么容易,我都试过不行的。故事中的父亲和女儿就这样,在父亲不断反映女儿情感而不纠结于是否是事实、是否公平、是否女儿足够尊重自己的问题下逐渐达成了协同。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发就是在我和我在意的人之间,尤其是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指父母对孩子,不要谈什么公平,我们首要反映的是情感。我们爱彼此、关心彼此,先要去照顾彼此的心情。尤其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小心呵护孩子的心灵,我们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最需要依赖和依靠的对象,我们要想办法让他们把真实的声音,而不是情绪下的语言表达出来,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和他们一起度过,而不是让他们向外界寻求支持。

这才是家。家是谈情的地方,不是说理的地方。

【行动】

继续和女儿保持亲密的关系,放下自己是成人和长辈的姿态,与女儿探讨所有青少年可能遇到的问题,认真的倾听她的声音,把爱和支持给到她,保持和谐的母女和亲子关系,让女儿快乐健康无忧的长大。

【感悟】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不是讲理的地方——亲子检视第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