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也就是说,孩子们不仅仅是受教育者,他们更多的时候应该是能够在各种活动学习等领域里完成自我教育。
然而,现实中我们常常却面对这样一种困境,不论是幼年儿童,少年甚至青年,孩子们几乎是被圈养在完全相同的校园里,用种植温室的方法强行灌溉,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急切地想把很多的知识、科学真理,道德准则灌输进学生的头脑里去。在这个成绩决定一切的时代,知识变成了灌输的教条,独立思考和个人意识被弃若敝履,这些靠死记硬背的知识随时间而流失,而错过了这个年纪真正该学的东西,有些孩子或许就成了跑道边上陪跑大军中的一员,跑道上的人也不必窃喜,最终也将落入生活的俗套,过上平庸的生活,因为他们接受了很多知识,却根本不了解自己。
就拿我所任教的语文学科来说,语文课堂常注重大的方面,如主要情节的概述,结构的把握主要人物的分析,主旨的提炼思想的挖掘而往往忽视了细小的方面,比如细节的精巧修饰,词语的精妙,意向的运用,句子的变形等等,这种粗枝大叶的教学观,让语文教学变得僵化,一个套路,一个模式,使得教学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接受一个结论,把让学生获得已有的结论作为教学的任务,这种教学过程甚至是直接将现成的结论传递给学生,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扮演了知识搬运工的角色,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被动接受现成的结论,使学生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感受不到丝毫的乐趣和成就感。又能何谈自我教育?
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我们却忽略了孩子们在认识了许多事物和了解了许多知识的时候,他们却并不认识和了解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说:要知道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我们时常对一些顽劣不恭的,不爱学习的孩子语重心长的说:“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应该好好考虑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前途。”
可是要一个人考虑自己的前途,就他就应该有自我教育的能力或者体验,能够通过某一件事情去考验和尝试自己的力量,锻炼自己,但是我们的孩子在精神生活中这种自我检验和锻炼又有多少呢??
在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多次强调,劳动是最有力的教育手段。但我们,作为家长作为老师,又是如何来对待劳动的呢??我们有时会有意无意的,这样跟孩子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得去扫大街,就得到农村种田,怎样怎样??或者是在学校里,我们常常会见到很多老师,将劳动当做一种惩罚的手段,只要有犯错误的学生,就让他去干活。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对于这些都是带着冷漠的态度的。甚至是团队共青团组织孩子们帮助残疾者,帮助老年人这类活动中,孩子们也冷漠地看成是索然寡味的事情。不能说他们不愿去做这件事,但是这种劳动经常收不到,使人变得高尚起来的效果。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直到十七八岁,还只是感到自己是个受教育者,只是有人在教育他,而他并不教育任何人,也不教育自己,因为他并没有在与别人的多重关系中来造就自己。
那么我们到底什么时候做?如何做才能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应当在童年时期和少年早期及7到11岁就交给一个人,自己安排自己的事,并在要的时候能够克制自己。
俗话说战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在童年早期就引导他们做一些有益的必要的事,父母或者老师引导孩子以游戏的方式开始进行自我观察,区别和评价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让孩子们开始认识到战胜自己的弱点,如懒惰散漫等是一种锻炼,一直的光荣的事。以前我们上学的时候,砖瓦房前面有一片不大不小的空地让孩子们自己种上花草,甚至是蔬菜,孩子们兴致勃勃,带着自家拿来的种子,看着自己种的植物,一天天长大,感受到独立完成这项劳动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但是现在的学生没有这种条件,学校仅有的几片大花园都要用栅栏围起来,害怕孩子到里面见她草坪毁损花草树木采摘果实。老师们则像盯贼一样,盯着孩子们。这看起来似乎有些可笑。但是关于向苏霍姆林斯基书中提到的劳动教育那样的伊甸园,对我们来说,实施起来总感觉那样困难!
其次,帮助学生制定好合理的学习计划,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例如寒暑假尝试在早晨六点到八点完成,所有的家庭作业,此后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空闲时间。一天从劳动开始,当孩子强制自己完成任务,并在自己良心面前做自我汇报这件事,在道德教育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少年时代就懂得了劳动的欢乐,体验过,由于能够强制自己按预订计划进行工作的自豪感和满足感的人才会珍惜和善于利用空闲的时间,不是单纯的劳动,而是在劳动中进行自我教育,才是治疗无理智的消磨时间
第三、必须交给孩子们会读书。
关于阅读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在整本书中多次强调过,他说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是我教育信念中的一个信条。我认为关于读书的重要性如何夸大它的作用都不为过。
但是渐渐的我们会发现,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智能手机的普及,碎片化阅读,快餐式的阅读方式对孩子们阅读经典作品带来很大的冲击。我们的孩子常常喜欢读一些轻浮的冒险小说或者像浮游一样,短命的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的低劣作品。比如上学期我就在班级里面看到孩子们手里流传好几本《十宗罪》。他们宁可读类似这样的警察、强奸杀人犯、毁容者、恋物癖、异装癖、非主流少年、碎尸凶手、流浪汉、卖肾的人、变态杀手、色狼、乞丐、精神病患者、一天到晚跪在街头的人等等毫无意义的内容,也不愿意去读《三国演义》《简爱》等经典作品。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少年们往往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阅读,不善于深入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含义,没有开动智慧的力量,不会欣赏作品的艺术价值,青少年精神空虚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真正的阅读,这种阅读应当占据人的整个理智和心灵,引起他去深入思考周围世界和自己本身,迫使他去仔细观察和了解人的灵魂的复杂心,迫使他去考虑自己的命运和前途。
孩子们只会走马观花的读,而不会深入思考,这是他们不喜欢读经典作品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引导他们喜欢上经典,真正读懂经典是语文老师应尽的责任。关于如何阅读经典,如何带领学生深阅读,则需要每一个语文老师潜心研究。让名人传记成为青年进行自我教育的百科全书,让阅览室成为丰富精神生活的策源地,让学生们的笔记本和摘录本成为孩子进行自我对话的媒介,在英雄人物的道德财富中,为自己找到了榜样,希望从人类经过艰难困苦而获得的精神财富中汲取自己的养料。
除了带领学生深阅读以外,还必须严格地挑选书籍,指导青少年怎样去读这些书,苏霍姆林斯基说,必须严格的挑选书籍,指导青少年怎样去读这些书?我们应当跟每一个青少年进行个别谈话,以便替他们找到一本合适的书,使他读了这本书,就好像在生活中出现了一个转折点,经历了人生的一大段路程”
第四不仅要教给孩子认识自己,更要让少年去关心别人。让他在某件事情中把自己的劳动智慧,意志和技巧的一部分分享给同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一个少年在别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精神,美的一部分的时候,他才是真正的开始了自我教育。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活动过程中,以分小组的形式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把自己对书籍和创造性劳动的爱好传递给别的同学,把自己劳动智慧抑制技巧的一部分和别人分享,从而让自己感受到自尊感。
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的本源,学生学习不只是学习知识,也不只是训练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从教育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丰富自己。
最完美的教育就是鼓励学生做梦,然后帮助他们实现他们的梦想,最重要的教育过程,无非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然后成为他自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