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之变

表达问候的礼节方式,不论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各不相同,花样繁多,但背后都积淀着人类的文化传承和习惯养成,里面的学问可多了。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诸多改变中,问候方式算是最显见的一个了。这些改变或许都是暂时的,但留下的历史记忆却值得怀念和铭记。

我们中国人最常用的问候方式,基本是握手。而在握手次数可能最多的这个春节,大多数人都宅在家里,既不见面,也就谈不上握手。

到节后,一部分人慢慢上班了,见面本该是握手的,但在特殊时期,都改用了拱手,人们双手合拢,拱手相对,表示问候和致意。笔者觉得这也挺好的,拱手中很有一股传统味,大概接近古代作揖的姿势,既没有改变问候的内在涵义,还有一种古风新起的时尚感。


有一阵,朋友们在微信圈中更发了一种可笑的问候方式,大家都戴着口罩,见面了,身子往后仰着,两人各伸出右脚碰一碰,再伸出左脚碰一碰,笑脸被遮在花色各异的口罩中。后来知道,这叫扣脚式问候。呵呵呵,看着让人笑口大开。


在网上流传的一些防疫顺口溜也很有意思,有一则说:“疫情来,势汹汹;重预防,讲细节。路相见,表真情;不握手,莫见怪。一点头,二拱手;三会意,四问候。礼虽简,情不减;学古人,传礼仪。”是的,只要情义在,什么样的问候方式并不是最主要的。

看媒体报道,世界各地也是一样。为避免握手,各国开始使用口头问候、目光接触、轻拍背部、扣脚、挥手等新的问候方式。

阿联酋和卡塔尔都建议本国民众见面问候时,不要行传统的碰鼻礼,阿联酋政府还提醒民众,不要握手和亲吻,挥手致意即可。


还有一个小故事,德国内政部长泽霍费尔在开会时拒绝与总理默克尔握手,随后反应过来的默克尔马上收回手,两人相视一笑。默克尔之后告诉泽霍费尔,他的做法是正确的。


更具历史记忆的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出席王室授勋仪式时戴着长手套,据悉,这是英女王执政以来首次在授勋时未摘手套。


美国也很特别,他们的卫生局局长呼吁人们用肘击的方式来问候,并且可以一边洗手一边唱《生日快乐》等歌曲的方式清洁手,以帮助预防冠状病毒在美国的传播。


最新的一个情况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夫妇欢迎西班牙国王夫妇来访,用合掌鞠躬代替握手,用飞吻问候王后,取代了本来应有的握手和亲吻礼。媒体的用词很有意思,“‘防病毒式’问候方式”。


所有这些,虽然细小而微不足道,但大概都是一种绝唱式的历史情境,背后刻印着大自然带给人类的某种刻骨铭心的指责和惩罚。同时,它也提醒着人们,人类本身要友好,人类与大自然也要友好,只有友好,才能和谐并存。

现在,全世界都在盼望疫情早点结束。等疫情结束了,一切可能又都归于常态,该握手的握手,该碰鼻的碰鼻,该拥抱的拥抱,该亲吻的亲吻。

不论怎样,在这个非常特殊的时期,疫情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特别的历史记忆。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是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礼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