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挨了爸爸两巴掌……

周末,孩子和爸爸约定写完作业再玩。

傍晚,爸爸回来了,问正在玩积木的上一年级的儿子:作业写完了吗?

儿子继续玩:还有一点了。

爸爸有些不高兴了,走到儿子房间顺手拿起儿子已经写完的作业本,发现书写潦草不说,错字错题也是满纸飞,明显的心不在焉。

爸爸有些生气了,走出来问儿子:这是你今天写的作业?这都写了些什么?!

儿子可能沉浸在积木里了,并没有觉察到爸爸情绪的变化,还是一幅无所谓的样子。

爸爸火冒三丈了,上去就是两耳光。

妈妈听见了,刚要开口,却听见了公公说话的声音:是该管管了,被他妈都惯坏了,说话不算话,我们提醒提醒他还不愿意听。

妈妈听了很难受,也没敢再说什么,领着孩子出门了。

妈妈认为爸爸做的不对,认为公公的一番话是在煽风点火、火上浇油,而自己又敢怒不敢言,还有其它补救办法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妈妈,你怕什么呢?

从描述来看,你似乎在努力为自己营造一种善良、正直、柔弱、被欺负的人设,就是在这件事上,你的老公和你的公公都做错了,儿子是脸上挨了两巴掌,而你却是痛在心底。

问题是,如果你真觉得他们做错了,你的孩子受了天大的委屈,你又没有挺身而出保护孩子,那作为一个母亲还合格吗?

是不是细思极恐啊?

我倒觉得,在那种情境下你忍住了没冲出来,是对的。

爸爸教育孩子,这没错。用耳光教育,就有点错了,或者说有些过分了。

孩子爷爷的一番言语,虽说听着也有些过分,但绝不是煽风点火、火上加油,反而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

如果爷爷当时反过来说:你怎么能打孩子呢?他不还是个孩子吗?孩子哪有说话算话的?孩子哪有愿意写作业的?你小时候不也这样吗?

试想一下,爸爸听了火气会更小吗?

爷爷这样说,更大的正确性体现在和爸爸保持了一致。孩子犯错在先,虽说爸爸的教育手段有些过分,但却是在明确的告知孩子,你做错了。这个时候最怕的就是一个打,一个帮,最怕的就是爷爷奶奶出来护着,因为这会让孩子产生冲突:我到底是作对了,还是做错了?

如果这时候你冲出来,跟孩子爸爸唱反调,这样孩子的俩耳光真就是白挨了,也会显示出你的没头脑。所以,你要感谢你的“怕”。

事情已经发生,俩耳光也确实重了,所以需要补救,而这个工作最适合妈妈。

先要抱抱孩子,问问孩子还疼不疼,来自妈妈的体贴与关爱是孩子最好的安慰。

还要问问孩子,知不知道爸爸为什么发火,为什么打耳光。爸爸已经唱了红脸,这时候你就必须唱白脸了,要用柔和的方式让孩子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以及今后如何改正。

最后要找爸爸聊聊,告诉他,打耳光很可能是不解决问题的,只会显示出他的无能和粗鲁。


蓬勃育儿社,应对有方,育儿不愁!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或喜马拉雅收听音频内容,有不一样的精彩!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挨了爸爸两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