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危机中育新机,企业要以四个抓手“开新局”

随着新冠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和经济社会秩序逐步恢复,全国“两会”于5月下旬召开,传递出全国人民抗击疫情、战胜困难的信心。

广大企业应按照“两会”部署,用全面、辩证、长远眼光分析当前形势,深化抗疫、化危为机、守正创新,推动企业改革与发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这场百年未遇的疫情,造成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国内市场需求恢复乏力,消费动力不足。社会融资增加并没有带来更多的投资和消费,市场期待的报复性消费尚未出现,全面复业复市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二是国际疫情不确定性依旧,外需恢复艰难、国际关系严峻。到目前为止,国际疫情形势仍然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伴随着全球经济艰难恢复过程的,是全球市场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甚至还出现污名化中国和甩锅中国现象。可以肯定,中国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

三是我国面临经济转型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双重挑战。眼下,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方式、优化结构、转换动能的时期,传统动能还在调整、新动能尚未形成,行业调整存量压力巨大。而疫情又进一步对经济增长形成冲击。经济转型和经济下行正面相遇。

四是市场主体信心不足。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经营发展影响的跟踪调查分析报告》(第二期)显示,企业界对2020年上半年经营收入预期同比下降29.4%,其中个体工商户预期营业收入下降39.3%。市场上弥漫着浓郁的悲观情绪。

历史经验表明,如果对预期管理失控,就会导致企业在困难的时候因为看不清、看不到、看不远而丧失信心。

我们的广大企业应该看到,每一场危机也是一次机会。比如前几年一直想迅速发展的“数字化、互联网、线下线上融合业务”,在疫情之下很快得到普及。

技术革新在加快,不选择拥抱变化,不主动进行改革升级,等待和旁观只会让我们更加落后和衰退,甚至被无情淘汰。

企业要想按照“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要求,真正发现机会、开创新局,需要以四个方面工作为抓手。

以满足需求为抓手,构建内外市场新格局

尽快恢复需求和市场体系,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核心内容。

首先要立足扩大内需、推动国内大循环。我国有超大规模市场和内需潜力,要以满足内需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新发展理念,平衡解决好当前矛盾,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

政策上要发力,完善配套、精简手续、优化服务、适当补贴,为市场主体保驾护航。

企业要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人才优势,促进供给侧提质升级,激活消费潜力。

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协调、平衡、处理好政府与市场边界关系、国内规则与国际标准对接关系、国际技术与国内市场交换关系、扩大进口与巩固出口互促关系。

积极利用“一带一路”建设、跨境电商、贸易结构化差异,在国际抗疫合作、产业链修复再造、市场恢复、金融合作、数字化及互联网等优势技术和产业推广方面寻找机会。

不断强化专利规则话语权、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乘势而上,实现从产品走出去到企业走出去的转变,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以投资机遇为抓手,挖掘“两新一重”新商机

党中央、国务院对当前形势作出了全面分析、出台了全方位政策、推出了重大项目,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规模性政策资金近6万亿元,以“两新一重”为重点的投资资金2万亿元。这8万亿元是水源、财源、信心源,能够带动数倍级产业发展。

党中央表示,在此基础上,财政、金融政策还有空间,会因时因势毫不犹豫推出新措施。

各级政府将持续推出减税、降费、减免、缓缴、补贴等“助企纾困”措施。乡村振兴、城市圈建设、区域大战略、生态经济等战略如火如荼推进,我国在资金、产业、项目上还有很大空间。

“两新一重”投资,不仅包括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包含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背后配套产业规模非常之大。广大企业应有效利用政策,把握机遇,实现自身市场开拓和可持续增长。

以产业创新为抓手,积蓄“四新经济”新动能

“四新经济”,就是和我们现在密切相关的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

“四新经济”已经充分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帮助我们开启新生活、实现新梦想,成为我国产业发展新抓手、经济增长新动能。

“四新经济”主要通过系列创新来实现,科技创新是根本,技术创新是途径,产品创新是手段,模式创业是加速器。但是,核心还是思维创新。

广大企业应顺势而为,创新发展,尽快实现“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抓住“数字经济”和工业互联网等机遇,实现自身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以完善机制为抓手,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越是困难越需要改革创新,用改革创新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国家对改革的决心和支持坚定不移,近期出台了多部重磅文件:

5月18日,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5月30日,国务院国资委出台《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工作指引》;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

可以说,这些重要文件出台时间之密集,政策力度之大,都是比较罕见的,其总体效果和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支持空间也是值得期待的。

这些锐意改革的信号和行动,像一股春风,可望唤起大家改革热情和激情,对我国企业激发活力、抵御风险是一场及时雨。

改革的实质就是不断优化完善机制,摆正企业效益和经营者、骨干员工利益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实现企业利益和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

改革的核心动力,是大力弘扬以“创新、坚守、责任”为主的企业家精神。疫情上半场是政府主导,并且党中央已经给下半场工作铺设了很多有利条件;下半场则需要企业家带领企业克服困难、振兴经济、建功立业。

总之,困难和挑战是暂时的,我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很多发展指标相比发达国家还有空间,这些都意味着机会和增长。

企业家要树立“四个思维”,即底线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以“强信心、平常心、上进心”打好持续战、硬核战、胜利战。“熬过去、活下来”,大家已经做到,也已逐步复原。希望大家准备好行囊再出发,开创更好的新局面。

来源:行动教育

你可能感兴趣的:(宋志平:危机中育新机,企业要以四个抓手“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