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家庭》共读1

1.前言不要让孩子成为你唯一的创造。

前言里李雪老师描述的痛,我以为我没有,我之前第1遍看的时候并没有感受到,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女生,没有期盼过别人的拯救。就像我不喜欢给睿睿读童话故事里的王子公主的故事,因为我相信公主是不需要被拯救的,应该都是爱莎那样勇敢追随自己的内心。

但是今天再读,我突然发现“我不想直面人生,我恐惧冲上前线后,可能遭遇的风险,我害怕挫折导致我自恋破碎,我躲在男人背后做个谋臣,他成功我沾光,他不成功也不等于我不行,我既享受了他的荣光,又避免了自恋受挫的痛苦”突然明白我跟睿睿爸爸的相处,其实我是有这样的心态的。我和他谈恋爱的时候,我们是在同一个单位,而且那个时候我的政治前途应该更好,但是我选择了,我出来换工作。

女人最大的不幸是,是以为有一条更容易的路等着自己。在我女儿的世界里,希望她不会有这样的潜意识。

2.第1章足够好的妈妈

01足够好的妈妈是怎样的?

足够好的妈妈能够在最初满足婴儿的全能幻想,顺从婴儿,及时回应他,跟他同调,当婴儿的全能幻想被充分满足后,妈妈又能适时退出,让婴儿经受适当的挫折,从而获得成长。

我生睿睿的时候,大人就告诉我:不要经常抱,会抱成落地响。而且我有一个朋友家,真的就是孩子在半岁以前都是自己躺在床上玩,基本没有抱过,而且那个孩子就真的没怎么哭过。所以我就都相信了呀,然后那个时候也很懵圈,没有想过去看书去查资料。但是睿睿好像是高需求的孩子,不抱等他自己止哭,根本就不行。也许就因为我在抱和不抱之间纠结过,所以最后成功的弄成落地响。

足够好的妈妈能忍受孩子无情的使用和攻击,他们都只是一种运动而已。

其实就是在孩子婴儿时期给足足够的爱,婴儿就会发展出真实自己,保有蓬勃的生命力,与这个世界建立和谐的基础关系。但这里李雪老师让我们更加明确了,无条件的爱是怎么做的,满足婴儿的全能幻想,及时回应,跟他同调。

02不在爱中,就在恐惧中。

我们在面对孩子,面对亲人说话之前,可以先缓一缓,觉察一下自己的心,是在爱的位置还是在分裂的位置,话说出口,会让关系更亲近还是更疏远。

李雪老师用最简单最直白的方法,让我学会了非暴力沟通的本质。

那天看到这里,正好我爸爸打电话来,当有一些话要出口的时候,我突然停了一下,感受了一下,这些话是在爱的位置还是在分裂的位置,说出去是会跟爸爸更亲近,还是更疏远,我突然就停住了嘴。我们不要总是“正确”地伤害别人。

如果一个人能修炼到对任何人包括自己在内,都没有改造欲望,那么他就是所谓的“觉醒”的人。

所以父母应该是希望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父母想象中的人,不需要改造。

爱带来如期所是,带来对事实的臣服和行动的智慧;而恐惧带来分裂,带来对错和评判,带来应该与不应该的较劲。

在生活中慢慢觉知内心是合一还是分裂,是在爱中还是在恐惧中,这就是解脱之路。

当时就是这一段深深的打动了我,需要跟大家一起共读。觉知一下自己的内心是在爱的位置还是分裂的位置。

樊登老师说孩子做对事情的时候,是塑造行为的时候,做错事情的时候拉近关系。贺凌峰老师说,不要因为任何事情去伤害自己的亲子关系。《正面管教》里说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这些育儿书里相近的说法,其实“根”都在李雪老师说的这句,“觉知一下自己的内心,是在爱的位置还是在分裂的位置”,只有自己的心在爱的位置,才能顺其自然的都做对。

所以我说感觉这本书像老中医一样要推荐给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限责任家庭》共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