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顺平《兴趣的秘密何在》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第21篇《兴趣的秘密何在》,文章的开头就有三个问句,怎样才能把课上得有趣呢?是不是所有的课都能上得有趣呢?兴趣的源泉何在呢?

    针对以上三个问号,引发了我对教学的思考,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愿意去钻研。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一堂科学课,我上的是四年级上册的科学《小车的组装》,那一堂课,孩子们的兴趣是高涨的,简直对小车的组装入了迷。每一位孩子都积极的投入到课堂中,他们甚至忘记了下课,40分钟过去了,有几组的孩子把小车组装成功,有几组的还未完成。当孩子们听到我喊下课时,孩子们都说:“老师,请您让我们把小车组装好了才下课,行吗?”我看到孩子们祈求的眼神,我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当全班都把小车组装成功时,我看到了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那种欢乐的表情。我也感受到一种成功后的欢乐是无比的重要。

      文章中的一段“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一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离开了脑力劳动,就既谈不上学习的兴趣,也谈不上他们的注意力。” 是的,我们的课堂应该是让孩子们感趣的,热爱的课,才使他们集中注意力。

      通过那一堂科学课以及今天所读的这篇文章。使我深深的体会到,兴趣是学生们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不管你去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兴趣,才会使人集中精力,去积极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艾顺平《兴趣的秘密何在》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