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1

时隔近一年再次登上梁晓玲船长的船。当初推我上船的人也走了,这次的船我自己上。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人为中心,着眼点在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非人的问题行为,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以大团体学习氛围推动成长的进行。


今天用时1.5个小时认真读完了《论人的成长》第八章,孤独。感触很深。

第一印象是,好的心理咨询是懂得聆听的。作为咨询师,不为来访者排忧解难,那你的职责又是什么呢。咨询师的关键点就在于倾听。从来不用过多的逻辑去分析问题,最多的事情是让来访者讲,然后敏锐的抓住那些躲闪的情绪爆发点。今天,看到Ellen West的案例,我真的很为她惋惜,她遇到的咨询师没有真正的帮助到她。

第二印象是对孤独的分析。我常常以为内心的孤独来源于独生子女家庭,没有适龄的玩伴可以相互倾诉。然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提出了孤独的两个要素:个体与自我体验的分离,以及缺乏可以交流上述矛盾的关系。这个方面,又产生了让我惊讶的点。个体与自我经验的分离,用目前比较流行的网络术语,其实就是讨好型人格。我以为这也只是极个别的现象,没想到可以广泛到可以被总结。而且1950s年代就提出来。很多人责怪原生家庭,因为他们不懂教育,对小孩太多的责骂和批评,才使得小孩的性格参杂了讨好的部分。

其实Ellen West的经历我身边就有发生,一对都对未来没有清晰认识的人走在一起成了恋人,在父母的催促下慌慌张张的一步一步发展,在还不稳固的恋情中,在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的裹挟下,他们两个人纷纷把目光投下父母,听从父母作为过来人的意见,帮助他们判断眼前的人是否能够继续相守。他们之间有爱,但他们害怕,慌张,怕自己的选择是错的,而怕是哪里来的呢,是因为听不见自己内心的声音,或者不敢面对内心的声音,或者是对父母依赖惯了,不记得怎么听从自己了。他们也许曾经和自己在一起过,但那个自己太弱小,不足以支撑外在的干扰。而父母越强大的外援,越能让人在独处时感受到内心的慌张和无奈。我最喜欢奇葩说的付首尔,她可以为圣女果不是蔬菜而是水果,不能拿来做汤而和别人吵架,她说,她吵架是为了维护她内心的秩序。而这个所谓的内心的秩序,其实就是和真实的自己在一起。相信自己的体验,认为自己认为的是对的。当自己可以和自己和睦相处的时候,内心的充盈应该会让自己不再孤独吧。

第三个印象是,接受自己的过程充满着风险与刺激,而人是可以自我引导。有时候我们需要抵抗很多外界的压力来放大我们内心的真正体验,这些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甄别父母的爱是不是道德绑架,社会的舆论压力是不是价值观单一造成的。这不一定是容易的事,常常会伴随内心的冲突矛盾,然而,一旦我们成功的和自己站在一起,我们的内心会指引我们对我们来说正确的方向,这往往不需要大脑精密的计算,这就是情绪的价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