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15“一印解千愁”到底对不对?

图片发自App

一、撒钱的方式

政府发行货币主要有两种形式:

1、铸币/印钱,再通过购买商品和服务 (或支付雇员,转账汇款等) 在支出过程中创生货币;

2、让 (中央) 银行通过购买资产或发放贷款发行其货币负债。

二、“撒钱”或QE的本质是什么

央行买国债,(向政府-TGA财政部存款)发现金。

1、这类央行购买操作的实质是一种置换(Swap),比如央行买入国债以后,实际上是用央行无期限负债(准备金)换取了财政部的有期限负债(国债)

2、央行的资产端多了一笔国债,负债多了一笔财政部存款

3、财政部的负债多了一笔国债,资产端多了一笔存款

====>资产负债表并表,央行失去独立性

(“直升机撒钱”和央行资产购买 (QE,以无息准备金融资) 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是永久性的,不可逆的操作。)

(详细过程参见笔记#7 美国财政部作为货币市场的参与者)

三、看似很完美

财政部把债务管理外包给央行,央行则把刺激政策外包给财政部,理论上两者分别排解了对方的困难

1、财政部担心付息成本和负债管理,央行通过降息和久期转换来服务

2、央行头疼流动性陷阱(Zero Nominal Lower Bound (ZNLB)问题)和私人部门杠杆抑制,所以希望财政部作为“最后借款人”来刺激经济,服务自己的政策目标

四、真的有效吗?

1、央行买入了政府债,财政部的TGA账户中多一笔现金==>财政支出==>私人部门净值上升,但可能存在分配不均问题(又可以回到普惠的意义,也是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所以又可以回到近期LPR调整的目的),也可能存在产能跟不上---私人部门将所得净值继续回存到银行,仍然有流动性陷阱问题

2、私人部门净值增加,仍然是为了“养税”---撒钱发债,虽然久期被拉长,但未来任然需要通过增税来回到财政平衡的状态。

所以,无论1、2,发出的钱又回到了流动性陷阱问题,或回到税收融资方案,那么无限撒钱是不存在的,有边界。

过多的撒钱实质上还是进行了再分配,因为央行的负债成本很低(联储为例:银行准备金付息50个bp,ONRRP 25个bp),资产端SOMA收益超过2%(所以,联储可以每年转移给财政部盈利1000亿+)。

五、可以持续吗?

结束的方式:央行真的要求财政部做偿付

1、财政部需要集资,集资最终减少整个体系内的准备金;

2、财政部拿准备金(中央银行负债)换取自己的国债(财政部负债)

(中央银行资产端少了一笔国债,负债端少了一笔财政存款)

那么顺利吗?QE退出为什么那么难?

缩表可能会引发财政部的付息成本失控。从而引发对债务问题的担忧,作为整个私人信用体系内最重要的抵押品,一旦美债偿付出问题,整个美元信用体系奔溃。

六、风险是什么?

在下次经济危机来临之前,没有谁可以很清楚的回答,但问题可能出在:

1、通胀失控--太多的货币

2、债务崩塌--太多的负债(利息)

3、始终无法提振的产能(科技)、需求(人口)--自然利率持续下滑

附录:关于 “直升机撒钱”的两个故事

1、“在一个假想的世界中,纸币是唯一流通的交换媒介,首先设想一个恒定的状态,即在很长时间内货币的数量是一个恒定的常数,当然其他状态也一成不变。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面临足够的不确定性,因此他们觉得很有必要持有现金余额,以便应付在收入和支出之间可能出现的难以预料的缺口......在这种情况下,显然是货币的数量——即各种面值纸币的最终数量——决定着价格水平。如果仅按照假定水平的一半来供给货币,所有价格就会打对折;如果翻一番供给货币,所有价格就会翻番......让我们设想一下,某一天一架直升机飞临假想的长期稳定的社会,然后从空中撒下额外的与流通数量相等的货币......当然,从空中撒下的货币很快就会被人一抢而空......如果每个人都只是决定继续持有这笔飞来横财,那么什么事都不会发生......但是人们不会照此行事......最终的结局显而易见。人们试图超支消费的意愿将受到当头棒喝,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这些消费意愿却哄抬了商品和服务的名义价值。这些凭空多出来的纸币并没有改变这个社会的基本状况。它们没有增加可用的生产产能......所以,最终的均衡状态将会是[翻了一番的]名义收入......而实际流通的商品和服务与之前的水平完全一致。”——弗里德曼,1969年

2、如果财政部在旧瓶子中填满纸币,将它们以恰当的深度埋在废弃的煤矿中,然后用城镇垃圾填埋到地表,并运用久经考验的自由放任主义 (laissez-faire) 原则,将挖掘纸币的权利(当然首先得通过招标承租埋有纸币的土地来获取相关权利)交给私人企业。失业将不复存在,而且在对相应产业的带动下,社区的实际收入及其资本财富可能会比原来好上许多。当然,拿这些钱去建造房屋等更为明智;但如果在这方面遭遇政治和操作上的困难的话,开展上述活动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好。——凯恩斯,1936年

参考:《中国金融》|孙国峰:对“现代货币理论”的批判

你可能感兴趣的:(笔记#15“一印解千愁”到底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