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精打细算的人越来越穷?

今天讲《稀缺》,虽然这本书算是商业类畅销书,但它不像一般的商业畅销书写的都是“组织管理创新”、“商业模式”这些宏观的东西。它讲的是,为什么在商业社会中我们活得这么累?为什么整天忙忙碌碌,最后还很穷?

本书的作者一位叫塞德希尔·穆来纳森,是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研究行为经济学。另一位是艾尔德·沙菲尔,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这本书整体的感觉是一本学术类型的书,有很多实验、学术证据、特别庞杂的论证,读起来确实不是特别有快感。

穷人为什么会这么穷?

关于人的穷富,我有个不知道是否带有偏见的感觉,越是精打细算的人往往过的特别穷。如果一个人花钱精打细算,通常是从家庭环境继承了这个消费理念,也就是他父母那一辈往往不太富裕,所以他从小就知道钱要省着花。长大后还是这样,花钱非常克制,能省则省。

这就会导致一个结果:这个人一定不愿意承担风险,投资要立马见到收益,只要是远期才会得到的收益,他一定不愿去投。

在投资市场上,机会和风险是对等的,机会永远藏在风险里,机会越大风险一定越大。很多时候做投资,本质上都是在搏概率。如果特别算计本金的安全,必然不会冒险,投资理财策略就会非常保守,比如把钱存银行。但把钱存银行就要承担通货膨胀的风险。因为钱会贬值,从财富上来说会越来越穷。最终成为死循环,越是精打细算,日子过得越穷。

比较大胆、激进的人怎么做?肯定是看成本收益比,只要收益足够高,就值得不计成本地去投入。比如逻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他在90年代就开始炒房,当时从银行贷款买房,这在当时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没人从银行贷款买房。而且,罗振宇知道要买市中心的房子。所以房子升值之后卖掉,然后去市中心换一套小的。这样一直换,手头的房子越来越值钱。创办逻辑思维前,他手里的房子已经价值几千万了。

罗振宇是不是个精打细算的人呢?接触过逻辑思维这家公司的人都知道,肯定不是,只要有钱,该花的地方绝对不会省,员工的工资都是远超同行业水平。从办公司的风格可以看出罗振宇对于金钱的观念,一定不是个斤斤计较、精打细算的人。

所以,精打细算很难发大财。太看重钱、太重视成本,就可能会忽略潜在的巨大收益。这就是穷人越来越穷,而富人越来越富的秘密。按照《稀缺》的说法总结,稀缺的东西会把你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会让你没有多余的注意力去看其他事情,会忽略很多东西。

书中讲了一个实验,关于穷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对于钱的不同概念。实验是找了一堆孩子,有穷人家的,也有富人家的,让这些孩子凭着记忆去估计五毛钱的硬币大概有多大。结果是穷人家的孩子估计出来的尺寸比实际尺寸大很多。

是不是他们见得少,所以估算的不准确?不是,是因为他们的家庭环境让他们从小对钱的重要性认知的特别深刻,对钱倾注了特别多的注意力,也因此无法客观地评价钱的大小,高估了金钱的尺寸。

这个实验后来做了一些调整,把真正的五毛钱的硬币放在孩子面前,再让他们做评估。结果,穷人家的孩子做的评估仍然与实际差距非常大,而富人家的孩子就没有这个问题。这就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刚才的分析,穷人家的孩子对金钱有特别不客观的评价,甚至是高估。

经常看到有理财专家给大家科普理财知识,给很多建议,尤其喜欢推荐保险,告诉大家一定要有保险意识,要利用好保险这个金融工具去规避风险。从理论上来说都对,但问题在于穷人根本听不进去。

我做记者时去过很多农村,知道现在很多保险公司做了针对农业的保险,比如天气险这样的,能在旱或涝后弥补农民的损失。为了鼓励农民买保险,很多地方还提供了补贴,补贴之后买这种保险,一亩地其实花不了多少钱。即便是这样,绝大多数农民都不愿买,他们会说买不起。

真的买不起吗?不至于。但对于农民来说,最迫切的需要是解决吃饭问题、住房的问题、孩子的学费问题……买保险不仅解决不了他们眼下的困局,而且可能还会让他们更加拮据,所以他们不买。

我们很多时候也是这样考虑问题。

比如大家都有过手头活儿特别多的时候,需要加班,这时一般都会牺牲和家人共度时光的机会,如果有些特别重大的计划都往后推。再比如我自己,因为工作忙而没有参加公司组织的例行体检。我就是因为时间特别稀缺,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怎么省时间上,把体检这种大事pass掉,这其实是完全不理性的。

除了个人,公司的很多策略也会受到稀缺心态的影响。

比如很多公司在淡季时收入低,所以会削减营销预算,更愿意省着花钱。但实际上,淡季的时候大部分公司都会这样考虑,因为大家都缺钱,都特别在意压缩成本。所以,如果在淡季的时候反其道而行之,加大营销费用的投入,市场上没有竞争,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效果反而更好。但是,现实中几乎没有公司会这么干,就是因为稀缺转移了注意力,只盯着成本和预算,忽略了其他东西。

再比如,消防员死亡率最高的场所不是火灾现场,而是消防车上。因为火灾出现之后,消防队员是和火灾赛跑,争分夺秒,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尽可能短时间内到达火灾现场,而忽略了上消防车之后系安全带这件事。所以,一旦消防车在路上发生事故,消防员的死亡率非常高,甚至比火灾现场还要高。真是血的教训。

通过几个例子,我们就容易明白,越稀缺的东西越容易捕获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忽略其他的事情。

以后遇到“稀缺”的时候,是不是注意一下就行了?其实根本做不到。

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群志愿者一上午都不吃饭,到了饭点,一半的人去吃午饭,另一半的人不吃,之后把他们叫到一块儿去做一个任务。任务中,让他们看一个屏幕上闪过的字,他们要认出这些字。这些字闪过的速度非常快,只停留33毫秒(1秒的1/30)。

你觉得是饿肚子的人成绩更好,还是吃饱的人成绩更好?很多人下意识的会觉得,肯定是吃饱的人成绩更好,因饿肚子的人为了对抗饥饿,已经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了,肯定无法集中注意力。

但结果是,饿肚子的人和吃饱的人成绩一样好,但是当屏幕上出现的词汇是与食物有关的时候,饿肚子的人成绩更好,认得又快又准。

根据稀缺的道理,缺什么,注意力就会关注什么,饿肚子的人反应很快是因为饿,更加关注食物,所以认得又快又好,这倒是符合逻辑。但是问题在于,字只停留33毫,这已经超越了人类意识能够控制的范畴。人脑要进行比较复杂的高阶运算,一般需要300毫秒以上的时间,低于300毫秒就无法有意识地做处理了,只能依靠潜意识的功能做判断。

所以,饿肚子的人能识别出跟食物有关的词汇,识别得更快,并不是因为他们选择把注意力集中在这儿,而是根本来不及选择。是稀缺捕捉了他们的潜意识,把与食物相关的概念放到了思想的中心,所以容易认出这些字。这说明,稀缺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我们是无法刻意抵制的。

稀缺捕捉了我们的注意力之后,不仅会影响我们做判断的速度,还会影响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

有一个实验是专门针对自闭症患者的,科学家给自闭症患者很多人脸的图片,图片上是常见的表情,恐惧、愤怒、快乐、悲伤……实验目的是想看自闭症患者基本的社交技能到底有多差,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到底有多弱。结果非常意外,得自闭症的人识别人脸的表情没有任何障碍,而且比一般人成绩更好。

一般人会觉得自闭症患者肯定是情感、情商这方面有缺陷,不知道怎么去理解别人,所以才没有朋友。但并不是这样,实际上得自闭症的人,特别稀缺的东西是人际关系,所以他们会特别关注为数不多的几个亲朋好友。于是,这些亲朋好友的表情中流露出来的情绪,自闭症患者就特别敏感。他们也特别善于记录和他人互动的细节,所以识别表情的能力比一般人要强。这就是稀缺带来的影响。

类似的事在普通人身上也经常发生。比如,很多人都有过离婚或失恋的经历,跟情人分手后,你会不会特别关注到在公共场合牵手的情侣?这就是稀缺让你注意力集中到这里。再比如,当你跳槽到了一个新单位、新岗位,是不是觉得每个新同事给你的微笑或者表情都有特殊的意味?这就是因为到了新环境,还没有建立起人际关系,这种稀缺让你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解读别人的一颦一笑。


你可能感兴趣的:(稀缺:精打细算的人越来越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