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张悦然的小说课《顿悟的时刻》。虽然是一家之言,对我认识小说帮助很大。张老师在精读60部外国经典小说后,解读作家,顿悟小说写作方法。
现在就跟随张老师的视角,从人物、冲突、情节和视角四个部分来揭开小说面纱。
人物(一)情感的支点
促使一个作家决定去动笔写一篇小说,是希望和小说里的主人公共情。作者要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在这个人物身上,想借助于这个人物来倾诉自己的某类情感。
何至于写小说。观点文、情感文、故事文,想动笔的支撑点无不是作者饱满的情感需要找个出口。那么,在文字当中,如果读者体验不到你的情感,那就是一个失败的写者。
前天大作业,写一篇观点文。班班说我的文章里读不到我想要表达的情感。观点文不长,不过2000字左右,想把情感渗透进去,用一些修辞手法可能就解决问题。一部中篇小说,10万字左右,不是一个修辞手法就能解决问题的,需要大量的笔墨来渲染。小说就是通过描述来刻画人物性情的,通过围绕主人公发生的一些事情,引起他心理变化过程和性情变化的过程。这些描述,一定不要忘记是倾注了作者情感的描述。
人物(二)敌人的馈赠。
我对这个章节的理解是:人性都是不完美的,都是有缺陷的,这个不完美的有缺陷的人性,必然招致对手的攻击。在和对手的交锋当中,会有伤害、痛苦、失败,但最终会一步步成长起来,改变自己,修补不完美和缺陷的人性。
张老师在这里举了《圣经》中雅各和天使脚力的故事。这个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因为没有名字不得而知。人总是在和不为所知的力量在较量,在抗争,遍体鳞伤。
在故事营的时候,班班说,一个故事要想吸引人,得热闹,得有人打架,这样才有人围观。
一部小说,同样是有抗争有搏斗,这种抗争和搏斗的对象,可能是迥异自己人性的对方,也可能是自己人性两面性的厮杀。
一个完美的人性是没有斗争的。一个不完美的主人公站在大家面前,才有戏看。
冲突(一)不稳定的关系
人的内心是渴望维护一个平衡的、稳定的关系,这种平衡是自己认为的平衡,比如一种人际关系的维护、一种情感的依托等,平衡的存在,看似一种完美,但又让主人公小心翼翼,因为,这种自设的平衡,似乎很脆弱,像三角支架中的一只脚架,一只有了裂痕,需要时时警惕和小心被折断。
这种平衡,维护的是主人公的一种人性,可能是美好的,也可能是丑恶的。就是说,这种看似的平衡似乎隐含着危机,隐含着不稳定。一旦这种这种平衡被打破了,主人公的人性可能就发生了改变,美好人性可能变成了丑恶,丑恶的人性可能变成了美好。
冲突(二)魔鬼的名字
前面讲到,一个不完美的人性会吸引来敌人的窥探和斗争,这个敌人看似是外界的,身边的人给予自己的一击,最终是内心自我与另一个自我的斗争。自我的对立面,我们称之为魔鬼。
狭隘、自私、阴暗、堕落、残忍等。它们藏在内心世界的某个角落里,可能自己都剖析不到,借助于其他人的表演,刺激着自己的内心世界让它们显露出来。因为隐藏着,不知道存在的是哪一个魔鬼,力量十分强大,而一旦显露出来的时候,它们有了名字就会变得脆弱,就有了反击它们的力量,主人公才能战胜它们,才会成长。
情节(一)内心的共振
书中说啊,小说的情节,不同于剧本的情节,它必须与人物的内心形成共振,这个情节才会彰显出丰富的意义。有时候,情节不一定是一个外部事件,而是主人公内心的震动。一个微不足道的情节,如果对主人公带来冲击和改变,它也可以变成主要的情节。
刚读过的《白轮船》,故事的情节比较简单,但孩子的内心震动却非常强大。整个小说就是以孩子内心变化过程为主线展开的。
哪个情节改变了主人公的人性方向,这个情节,必然是个主人公内心形成共振的一个情节。
情节(二)顿悟的时刻
主人公是作者的代言人,传达着作者的思考。主人公的行动,加上复杂的精神世界,才能呈现更加深入的思考。顿悟,就是精神世界被照亮的某个时刻。
一次顿悟,是一个人物,一种形式或一样物体的本质的“一次突如其来的精神显现”。特别适合于短篇小说。
突然醒悟,突然照亮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视角(一)较远的观察者
视角,就是观察世界的角度。
叙事视角是从哪里开始的?是由近及远,还是由远及近?是全貌?是局部?是集中?是发散?是单一视角还是多视角?
世界是无序的,视角帮我们建立一种秩序,它是作者意志的体现。
视角(二)被蒙蔽的心
亨利.詹姆斯,从传统的上帝视角转向限制性视角。
把视角固定在谁身上?从谁开始,又转换到谁那里?
结尾:虚构世界的合拢
小说的这种形式,始于讲故事,所以它也像故事一样,其结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小说所要表达的意义。
小说的结尾,并不是逐个安置人物的命运那么简单,它其实和小说的整体结构有关,
《红楼梦》,没有结尾,一点也不影响它的伟大性。
《早来的鹤》的结尾,戛然而止,不知道主人公最后命运如何。
结尾不过是对前文的否定。你相信这个结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