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第二十五章 唐代散文 )


编辑 | 考文学

排版 | 考文学


一、名词解释


 1、古文:古文之名,始见于司马迁,指汉时先秦文字。古文作为文体,始于韩愈,指上继先秦两汉、奇句单行的文字,是相对于盛行于六朝、在唐代仍占据主导地位的骈体文而言的。


2、骈体文:骈文:指讲究对偶、声韵、辞藻华丽、多用典故的文体,又称之为骈俪文或四六文。它的出现,突破了早期散文过于古朴简单的格局而向形式美方向发展,但到后来,弊端也随之而生,华美的形式往往成了表达思想、反映现实的障碍。


3、古文运动: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有“韩门弟子”参加的, 以“文以载道”相号召,以古文反对骈文的一场运动。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它带来了散文创作的大繁荣,造成了中国古典 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古文运动扭转了六朝至唐初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在散文的思 想与艺术发展上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二、论述题  


1、“古文运动”有哪些基本主张? 


(1)主张“文道合一”,即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文为道服务。一方面 “文以明道”,强调文章要贯穿儒道的精神,具有阐发儒道的作用。

(2)主张文体革新。既充分意识到“文”的作用,博采前人遗产,又强调创新。指出学习古文辞应“师 其意不师其辞”,反对模仿因袭,主张“词必己出”。

(3)提出不平则鸣的思想。


2、韩愈散文创作取得哪些艺术成就?


韩愈是司马迁以后最大的散文家。感情充沛、风格豪迈、笔锋犀利、气盛言宜,形成特有的雄奇恣肆、浩大奔放的气势和充沛的逻辑力量,是韩愈散文的基本风格。而不同类型的散文又有不同的风格。

(1)论说文气势磅礴、纵横开合,论证雄辩有力, 善于通过对比、排比、比喻、反讽等手法增强文章的论辩力量。

(2)杂文嘲讽现实, 揭露矛盾,犀利精悍。或长或短,或庄或谐,嬉笑怒骂,怪怪奇奇,具有一种反流俗、 反传统的力量,并在行文中夹杂着强烈的感情倾向。如《杂说》《进学解》等。

(3) 记叙文继承和发展了《史记》、《汉书》记事写人的传统,善于选择典型的真实事件和细节来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在客观的叙述中寄寓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如《张中丞传后叙》、《柳子厚墓志铭》。

(4)抒情文主要见于祭文、书信。这些作品融抒情、叙事和议论于一体,感情强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如《祭十二郎文》。


3、柳宗元散文创作取得哪些艺术成就?


⑴政论文:表现了对各类哲学、政治、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逻辑谨严, 文笔犀利流畅。如《封建论》、《天说》等。

⑵寓言:共 20 多篇,大多以虚构的动物故事,讽刺社会的病态现象,揭露和批判当权的旧官僚。想象丰富奇特,细节刻画生动, 语言犀利幽默,结构短小而极富哲理意味。使寓言由先秦散文中说理的工具,变为独立的文学样式。代表作有《三戒》等。

⑶杂文: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正话反说,借问 答体抒发自己被贬被弃的一怀幽愤,深刻透露出作者对混浊世事的强烈不满;二是巧借形似之物,抨击政敌和现实。语言辛辣,笔无藏锋,嘻笑怒骂,痛快淋漓。

⑷传记文与抒情文:通过人物本身的活动与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⑸ 山水游记:是他散文中成就最高、最有特色的。奠定了我国游记文学的基础,对宋以后的散文家有较大影响。

总的说来,柳宗元思维缜密,笔锋锐利,行文周密,语言“峻洁”, 风格雄深雅健。体现出与孤高脱俗的人格相统一的散文风格。


4、为什么鲁迅说“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


晚唐小品文是韩、 柳杂说、寓言小品等类文体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和发展,也是晚唐日趋尖锐的各种社会矛盾下的产物,取得了以下成就:

(1)它继承和发扬了古文运动批判现实,文以载道的传统,而在讽刺尖锐,见解深刻方面,较韩柳有过之。

⑵形式上发展了韩柳文中幽默的一面,打破了唐代古文过于一本正经的沉闷局面,使散文题材开拓到日常生活中的琐闻、 杂感等各个方面,风格趋向于轻松活泼。

(3)对赋、铭、箴、赞等文体进行了由骈转散的革新,填补了中唐古文运动留下的空白,丰富了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代表作家作品有皮日休《皮子文薮》、陆龟蒙《笠泽丛书》、罗隐《谗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文学史(第二十五章 唐代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