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孙子兵法8—11》

九变篇第八
中心思想: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九变”曹操的解释是:变其正,得其所用九也。在曹操看来,本篇要讲的就是一个由“正”到“奇”的变化原则。九变的第一段,孙子介绍了军队在圮、衢、绝、围、死,五种地形上的应对策略,孙子通过军队接触最多的“地形”问题,来佐证“杂于利害”的重要性。一个有智慧的人,应该同时看到事物的正反两面,在考虑不利条件的时候,也要看到条件有利的一面,反过来也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把各种危机预先排除,因此,有些道路就不能走,有些军队就不能攻击,有些城池和土地就不能去占领,甚至君主的某些命令,为了军队的安全也可以不听。在孙子这里,所谓“君命有所不受”不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指挥关系问题,而是整个军事谋略的一部分。知道了“杂于利害”的道理又能怎么样?孙子认为,明白了道理,就可以按照利害关系互相转化的原则,灵活的看待敌我情况,也就是曹操所说的“变其正”,从表面现象,看到背后隐藏的利害关系,然后做出应对。“圣人者应时权变,见形施宜”——《文子·道德篇》。九变篇的最后,孙子用五种性格作为例子,再次说明了这一点,将领如果不怕死,就可能因为缺乏畏惧而被敌人利用;将领如果谨慎,也可能因为行动迟缓而被敌人俘虏;如果性格急躁冲动,可能受不了敌人的挑衅,而做出非理性的行动;如果以上这些还算是性格缺陷,那优秀的品质对将军就一定有好处吗?也不一定。如果一个将军非常廉洁,他也可能因为爱惜自己的名声,而受不了敌人的侮辱;如果一个将军很爱护老百姓,他也可能因为太爱护老百姓,而因此限制了战术的发挥;总之,没有什么是绝对有利的,也没有什么是绝对有害的,一切看情况而定,只要做到了对各种利害关系的掌握,就可以利用看着有好处很安全的东西去误导敌人,让敌人去承受事物不利的有害的那一面。所以,只要己方对情况掌握清楚做好提前准备,就不用害怕敌人的威胁。
行军篇第九
“行”的本意是人在道路上行走或者小跑,“军”的本意不是现在通常认为的军队,而是由军队围绕起来的一个营垒。按照现在的军事术语来说,“ 行”就是行进,“军”就是宿营。曹操对此的解释:择便利而行也。王皙的注解为:行军当据地,便察敌情也。总的来说,古人认为《行军》篇要说的,就是行军宿营要注意的事项。如果套用现代概念的话,《行军》篇大致可以看做春秋战国时代的“陆军战斗条令”,“条令”是用来规范军队作战和训练的法规制度。有了条令,一支军队才有了组织性,按照我军的习惯,“条令”也可以分为纪律条令、内务条令、战斗条令等等,其中不同的军兵种或者各军兵种内部不同的层级,都有他们相应的战斗条令。总之,所有人从吃饭睡觉到作战训练,都有各自要遵守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行军》篇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用原话来说就是处军、相敌和取人。
“处军”套用现代的军事术语,可以解释为部队行军和宿营的原则,孙子首先介绍了如何在最常见的四种地形上行军和宿营。一、在山区行军要沿着河谷前进,宿营地要设置高处向阳的地方,如果这个地方已经被敌人占领,就不能进行争夺。二、在河网地区宿营,宿营地必须选择在离河稍远的地方,如果必须要在两条河流中间设置营地,就要挑选最高向阳,而且背对河流流向的地方。如果在河网地区遭遇敌人进攻,就应该选择半渡而击,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要选择靠近河流的地方和敌人决战。三、应该尽可能的避免在沼泽地带行军,如果无法避免,就应该快速通过,如果必须要在沼泽地带和敌人交战,就应该抢先占领有树木的地方,因为这种地方的土质更坚强一些。四、在平原地带宿营,要尽可能的背靠高地,营区的布置要做到前低后高。接着孙子简单解释了为什么要这么做,比如,“居高向阳”:之所以选择高处向阳的地方宿营,是为了保持营区的干燥,保证人员的安全,用这些原则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借助地形地貌的帮助,尽可能的为军队争取一些优势,之前咱们就说过“战斗指挥”所面临的情况最复杂,所以任何微小的优势都得努力争取,孙子关于行军和宿营的原则,体现的就是这个思路。
第二部分“相敌”,“相”的本意就是查看,“相敌”用现代的军事术语解释就是敌情侦察。一、当军队要途径险峻的山地、水网、沼泽、山林等等地区,就必须要进行反复的侦察和搜索,因为这些都是可能隐藏敌人的地方。二、如果已经非常接近敌人,但是,却没有遭遇敌人的侦察或者搜索部队,那就说明敌人可能已经抢占了有利的地形。三、如果敌人还比较远,却派出部队进行挑衅,说明敌人希望我们继续前进,这个时候就必须加大对前方的侦察力度。四、大家都知道要抢占战场制高点,而敌人却偏偏选择驻扎在平地上,这说明一定有什么对敌人有利的条件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因此也需要进行仔细侦察,除了以上四条之外,孙子还列举了战场上的26种现象,并解释了现象背后的原因。有些是敌人的行动所造成的环境影响,比如树木乱动,说明敌人正在秘密地向我方靠近,有些则是敌人为了隐蔽真实意图而制造的假象,比如,如果敌人的使者非常客气,说明敌人正准备进攻,还有一些则是通过不经意的表现来判断敌人的内部情况,比如,如果敌人的军官动不动就发怒,说明敌人已经非常疲倦了,孙子认为以上现象需要侦察人员和指挥官特别加以关注。某种现象意味着敌人可能采取了某种行动,那反过来,通过制造某种现象,让敌人产生误判可不可以?完全可以。按照孙子灵活用兵的原则,以上可以算是“侦察工作指南”,但是也可以当做是“欺骗和伪装指南”,具体怎么做要看指挥官的临场发挥,而能把军队的能力发挥到什么程度,这个就要看“士兵”的情况了。
第三部分“取人”,“取人”在这里可以解释为军官和士兵的关系,指挥官能让军队发挥出多少能力,要依赖士兵的执行力,而执行力需要依赖平时的训练,说白了,要看部队的水平如何。同样的命令和战术,不同水平的军队来执行,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孙子认为,在展开训练之前,指挥官必须要先取得士兵的信任,如果士兵不信任军官,那当军官用纪律来约束他们的时候,他们一定会不服气,取得了士兵的信任之后,军官才可以用纪律和号令来指挥他们,当指挥关系理顺之后,才可以训练士兵的作战技能,等士兵们都习惯了纪律和号令,有了作战的技能,这样的部队才能投入战斗,军官和士兵之间相处融洽相互信任,侦察工作也做得很好,对敌人的情况能做到实时掌握,这个时候,即使兵力不多,只要能集中使用,也可以取得胜利。
《行军》篇所提出的很多细节,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军事作用,但是它所反映的作战思路却没有过时,这就是“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意思是头脑简单轻视敌人,无法感知战场变化的军队一定会先失败。而现代化军队为了强化战场感知能力,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了,为什么也还是会遭到各种挫折?这是因为在作战中“地理”的情况起着更大的作用。
地形篇第十
《孙子兵法》的九到十一篇,也就是《行军》《地形》《九地》这三篇,主要讲的是一件事就是“军事地理”,《行军》篇讲的是地理环境对“战斗”指挥的影响,所以涉及到的是行军、宿营和战斗侦察问题。而本篇要说的,是军队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作战原则,在层次上更偏向“战役”层面。曹操对本篇标题的注释就是:欲战,审地形以立胜也。算是总结了全篇的主题。人是一种陆地生物,我们的生存发展都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战争作为最剧烈的人类群体活动,当然也不可能摆脱这种限制。地理环境,咱们可以把它粗略的分为“地形”和“地物”两部分。简单来说,高山、平原、峡谷、盆地,这个叫“地形”,森林、湖泊、江河、沙漠,这些叫“地物”,至于什么样的地形搭配什么样的地物,这个是不确定的。从过往的历史来看,“地物”对军队行动的影响更大,其次才是“地形”,对人类主要生活的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来说,尤其如此。
阿尔卑斯山虽然险峻,但是迦太基的军队照样可以翻越,而海拔更低的中欧森林地带,却长期成为罗马军队的障碍,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地形”是一种宏观大环境,而“地物”却是人类接触最多,对人类行动影响也最直接的东西。以蚂蚁为例,一面围墙对蚂蚁来说简直就是一座山,但是如果我们从蚂蚁的视角来看,却可以从围墙上找到一个平面,对蚂蚁来说,行动反而是自由的,《孙子兵法》里所说的“地形”,指的就是“地形”和“地物”混合构成的整体“地貌”。在很早之前,人们就开始注意总结地理环境对军事行动的影响,《易经·师卦·六四》就说过:师左次,无咎。意思是要想保障安全,军队就必须抢先占领有利的位置。而《地形》篇的核心思想,就是阐述各种地理环境的特点和相应的作战方式,孙子认为,在战役层面上,地理环境可以分为六种:通、挂、支、隘、险、远。对敌我双方都不构成阻碍的地形叫“通”,这种地形一般都会比较平缓,因为平缓,所以行动也会比较自由,面对这样的地形,必须抢先占领制高点,掩护己方的交通线,“通”是一种对敌我双方都比较公平的地形,也比较方便军队的展开,历史上很多大兵团会战都发生在这样的地形上。进去很容易,但是很难撤退,这种地形叫“挂”,孙子不厌其烦的强调行动自由对军队的重要性,这个自由不仅包括“前进”的自由,也包括“撤退”的自由,而“挂”这种地形就妨碍了后退的自由,孙子认为,对于“挂”如果敌人没有防备,那可以进去打一下,如果敌人有防备,进去之后万一无法获胜,再想顺利的撤退就非常困难了。典型案例:夷陵之战(刘备水军顺流,进易退难)。“支”,对敌我都不利的地形叫“支”,孙子认为这种地形,最好还是引诱敌人进去,“隘”和“险”,这是两种优势最突出的地形,谁先占据谁就先取得优势地位,它们两个的区别是“隘”控制的是交通线,“险”控制的是地区。也就是说,“隘”控制的是点和线,“险”控制的是面,敌人先占领了“隘”就会阻碍我方的前进,但是,敌我双方实际上是处在同一条线上,我方无法前进,敌人虽然占据了优势地形,但是他们也无法前进。如果敌人占据了“险”,那么敌人的行动自由就超过了我方,孙子认为这个时候最好还是选择撤退,脱离和敌人的接触,这样敌人通过“险”来控制面的优势,就没有用了,“隘”的典型例子是剑门关,而“险”的典型例子就是虎牢关。最后一个地形“远”,对敌我双方来说距离都很远的地方,那就叫“远”,这种地区对敌我双方都没有什么很好的机会,既然如此,孙子认为那干脆就不要去了。“地形”只是实施作战的背景条件,它们本身不能完全决定作战的结果,在《行军》篇,孙子认为能利用地形实施什么样的战术手段,要看士兵的训练情况,最好是能做到: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这些是“战斗”层面的要求,那在“战役”层面,对军队又有什么要求?孙子认为,在战役层面,能否利用好地形,主要问题在于将领,如果将领不合格,就会出现六种现象:走、弛、陷、崩、乱、北。明明敌我双方的实力差不多,却造成了己方以少打多的局面,这就叫“走”。士兵的素质很强,但是军官的能力不行,叫“弛”。士兵的素质不行,军官的能力很强,叫“陷”。将领不清楚军官的能力,导致军官因为愤怒而不听指挥,叫“崩”。将领软弱无能,内部管理一塌糊涂,叫“乱”。将领搞不清楚敌人的情况,军队被迫以少打多,同时也没有组织精锐部队担任战役支撑,这种情况叫“北”。在孙子看来,战术实施靠“士兵”,战役实施靠“将军”。军队出现以上六种情况,原因并不是地形或者其他自然因素,而是将领的责任。如果《行军》篇是给“连排”长看的,那《地形》篇就是给“师团”长看的。在《行军》篇的最后,孙子指出要做好士兵的训练工作,得先取得士兵的信任,在《地形》篇的最后,孙子也谈到了将领和士兵的关系,他认为,将领要想在各种地形造成的危险和苦难之下,还能高效的指挥军队,保证军队不崩溃,就必须要先做到“爱兵如子”,父亲为什么要培养自己的孩子,教育他训练他?就是为了让他去承担更大的责任,创造更大的事业,这一点和将军对士兵的期望是一样的,因此,将军也应该像父亲那样爱兵如子,但又不能溺爱,否则把士兵培养成“骄兵”,就如同把儿子培养成“骄子”,这两种人对军队对家庭,都是没有帮助的。
一个将军如果能够做到:知吾卒、知敌、知地形,那么战场的情况变化,就不会再对他产生困扰,他的应对也会变得更加灵活多变,这才是“知己知彼”的完整意思。
九地篇第十一
军事地理:从《行军》篇的“战斗”影响,到《地形》篇的“战役”影响,再到《九地》篇的“战略”影响,《孙子兵法》完整的论述了地理环境和战争各个层次的互动关系,作为讲诉“军事地理”的最后一篇,在《九地》篇里,“地”所指的不再是具体的山和水,而是军队在作战时所处的“地缘状态”,在自己的国土上对抗敌人,士兵就很容易溃散,这叫“散”地,这种状态不适合进行作战,如果非作战不可,就得注意保持军心的稳定。刚刚越过敌人的边境撤退比较容易,这叫“轻”地,这种地方最好不要停留,应该快速通过,这种状态下军队应该集中兵力,各个部队之间不要拉开距离。军队进入敌国之后,那种对敌我都有利的地方叫“争”地,如果敌人已经抢先占领,就不要进行强攻,在争夺这种地区的时候,要保持军队的攻击速度。交通便利的平坦地区,叫“交”地,在这种地方要特别注意保持各部队之间的相互支援,注意防守,以免被敌人分割包围。多国交接地带叫“衢”地,谁先占领就可以控制各国之间的交通线和连接点,在这种地方得特别注意和其他国家的联系,关注他们的动态,不能让他们倒向敌人,因此这种地方必须抢先占领,但是又必须非常小心,军队已经深入敌境,在军队的背后是敌方大量的城镇和人口,这个时候,我方的后勤补给线就会显得特别脆弱,但是也因此有了因粮于敌的条件。通行条件很差,交通不便的地方要快速通过,进攻通道狭窄,撤退的路线又非常曲折,有利于敌人发挥兵力优势,一旦进入这种地区,军队就有被围困的危险。最后一个是“死”地,如果各种手段都失败了,没有在“围”地脱离险境,那接下来的局面就会非常危险,必须要拼死一搏,才有可能死里求生,这个时候就得抱有必死的决心才行。
“九地”就是一支军队,从越过边境到深入敌人国土的过程,孙子列举了九种在这个过程中,军队可能遭遇的状态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衢地”,国际斗争是一种多重博弈,每个相关的国家都可能对最终的结果产生影响,孙子认为最好的策略就是,从一开始就把敌人和其他国家隔离开,把混乱的国际纷争简化成一对一的较量,不允许其他第三方国家,在自己辛苦发动的战争中占便宜,后来秦国连横策略就是这种思想的产物,我国的外交活动,特别是关乎国土的边境争端中,始终坚持双边原则,拒绝任何第三方势力的介入,也是这个思路。如果说《九地》篇有哪句话是知名度最高的,那肯定是: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整部《孙子兵法》一直在强调趋利避害,强调防患于未然,但是,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一切都在变化中,谁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一旦面临绝境,陷入了孙子所说的绝地状态,这个时候又该怎么办?孙子认为,即使陷入绝地,将领也要保持冷静,因为还有最后一个办法:拼死一搏。不仅要死战,还得速战。正所谓: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置之死地”的思想是源于对人性趋利避害的认识,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倾向,所以一支军队要避免在国内作战,曹操在注解里说,士兵们都是想家的,如果在国内碰上危险,他们就想跑回去,当一个人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他才能抛开其他的思想干扰,专心致志的为自己的生存而战斗,只有当士兵觉得作战是为了自己的时候,他才能勇敢的面对困难和死亡。“置之死地”不是故意放弃自己的优势,这不是一个“战术”问题,而是“战略”问题,在孙子看来,只要进入敌人的国土就已经算是“绝地”了,对于置之死地的方法,孙子说的很清楚,而且说了两遍,这正是孙子两次强调的军队出境作战原则:“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只有深入敌境,才能统一士兵的思想,只有主动进攻,才能让士兵时刻保持紧张状态,军队深入敌人国土,士兵必须紧紧依靠自己的团队才能生存,只有不断的进攻,才能让士兵为自己的生存而战斗,所以孙子才说:“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军队的行动一定要快,这么做不仅是为了攻击敌人,同时也是为了维持军队的组织,一旦战斗陷入僵持,士兵暂时脱离危险的环境,心理状态就可能发生变化,在陷入死地的时候,所以强调必须“疾战”,必须在士兵的“恐惧”压倒他们的“勇气”之前,尽快发动反击,这是因为在面临绝的时候,除了拼死一搏之外,对士兵来说,投降也是一条出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七篇:《孙子兵法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