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

“做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循天理是合天道,天助之;顺人心是合人道,人助之。天人都喜欢,自会自在无忧,这才是真善美。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

明白这句话,活着不再累。

有多的就减少一些,不足的就补充一些,总是尽量均衡,这就是天道。

老子说过"上善若水"。水在老子眼里就是最接近"道"的一种事物。大家来看水,如果满了后继续注入,水就会溢出;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同一个容器中的水,总是会持平,不会一边高一边低。这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便是人性,人的自然之道。

人之道,是和天之道相反的。人性是损减有所不足的那些人来奉养那些有富余的人。

什么意思?就是说人性的本质是巧取豪夺的,有所富余的人不会满足,仍然要去夺取那些本来已经有所不足的人。

人性贪婪啊,老子对人性看的透透的,一语道破之。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那么谁能用自己的富余来奉养天下(众生)呢,只有通晓天之道的圣人啊。

道者,指天之道,天道一直都是"有余以奉天下"的。但是此处更指通晓天之道的人,即老子在《道德经》中所反复提到的"圣人"。


老子在《道德经》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从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