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民国三十六年生人,今年七十岁了,她现在仍生活在农村老家。虽然还没过七十,但母亲却早已是白发斑斑,与同龄人相比,她显得更苍老,身体更是大不如前了。

        母亲有一个兄弟和两个妹妹,但在那个政治热情过分高涨的年代,一个兄弟却因饥饿而夭折了,只留下了三姐妹。虽然如此,但还是应感谢上天的眷顾,因为三姐妹能存活下来在那时已经是奇迹了。每当回忆起自己的小弟弟在临终前唯一的愿望仅仅是喝上一口粥,母亲便眼睛里含着泪花。当时谁家都缺粮,饿死人的事不断发生。等姥爷好不容易借到一点米回家时,母亲的小弟弟已经闭上了眼睛,静静地躺在姥姥的怀抱,眼角还挂着残留的泪珠。这件事对母亲的影响很大,现在母亲看见我们浪费粮食就会唠叨上一阵子,直到我们口头上保证下不为例为止。

        中国农民是一个忍耐力特强、性格坚强的群体,但却经受不住连绵不断的天灾人祸的折腾。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群体的生存状态从侧面往往折射出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的好坏及政治生态的正常与否。如同整个国家的命运一样,农民的命运也是艰难的。也许是痛之极点,或是目睹了太多的死亡而对死亡已麻木,弟弟的去世在母亲心中并没留下多大的印象。其实事实也如此,当时全村人包括母亲的近亲属中已经饿死不少,饥荒之后死亡是必然的,流泪是无补于事的,重要的是如何安葬逝世的亲人们。

        病魔好象和贫穷是相随相伴的。贫病交加一旦降临在一个农民家庭,将具有毁灭性。在兄弟夭折后不久,更大的不幸降临在这个可怜的家庭。姥姥却因丧子之痛、操劳过度,忧郁成疾而去世了。临终前姥姥抓住母亲的手叮嘱她一定要带好两个妹妹。更让人心酸的是当时尚未断奶的我们的小姨因饥饿仍趴在已去世的姥姥身上试图吮吸乳汁。是年,母亲才十三岁。每言及此,母亲都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我们也无不动容。这所有的一切能怪谁呢?作为一个农民家庭除了默默承受这一切还能怎么样呢?有位伟人曾说过: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可如今又有多少人知悉那段往事呢?又有多少人愿意甚至于有勇气回忆那段往事呢?悲剧的上演是不幸的,但遗忘这段悲剧是极为不幸的,更是可耻的!今天我们无意去重演历史去推究悲剧产生的根源,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无实际意义的!无论我们今天怎样亡羊补牢,也无法去唤醒那千万个已逝去逾半世纪的饥饿的灵魂!无论我们今天怎样努力呼唤,他们都不会再重生,永远无法象我们一样感受着太阳的温暖,感受着人间的亲情!

      母亲在二十一岁那年和父亲结婚了,开始了她新的生活。但这新的生活只是新的磨难的开始。四个孩子的相继出生及念书开始让母亲操碎了心,每天都起早贪黑忙里忙外,但一年下来,除去必要的开销就所剩无几。虽然日子过得很艰难,但母亲却很乐观。每当我们学业上有进步,母亲便很开心。随着我们逐渐升入初高中,家里的开销越来越大,母亲的头上也出现了白发。到了我念初中时,家里实在承受不了我们四人的学费开支,在经过无数次商量后,父母决定只供给我们兄弟俩读书。手心手背都是肉,母亲的心碎了。有选择就得有放弃!在这落后的农村,这是无选择的选择!谁让我们是农民呢?在这广大的中国又有几个人会真正去了解农民的疾苦、真正去关注一下农民的子女教育呢?卢梭曾说:人生而平等,却又生而不平等,而社会的不平等加剧了自然的不平等。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农民只是被人为排除在以城市为主的社会福利保障体制之外的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它仅仅是数量大而已,并不意味着这个群体和其他社会群体能生而平等。也正是它的数量庞大、个体力量细微才更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所遗忘,不能和其他人群一样作为公民同样平等地享受国家的医疗卫生、教育、劳动的权利。这些他们都不可能得到,只因为他们是农民。

        哥哥考上大学对于我们家是件莫大的喜事,母亲脸上也开始有了笑容,不管怎样多年的辛劳也算有了好的结果。一家人都在憧憬着不久的将来的幸福生活。

        但命运是无情的,造化是弄人的。在我考上大学的那年,父亲病倒了,一病就是两年,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并欠下了不少的债务。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母亲的身上,外边的农活让母亲疲惫不堪,回到家里还要照料病中的父亲。母亲头上的白发一天天的增多,身体也大不如前了。幸运的是不久哥哥毕业了,这给母亲减轻了不少的压力。为生活所逼,哥哥选择去了沿海。在哥哥走的那天,母亲哭了。其实哥哥也放心不下母亲,放心不下家里人。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自古以来背井离乡之人何曾是自愿的?但为了家,哥哥还是去了,这一去就是十年多。

      在我念大二那年,父亲病情因经济拮据不能及时医治,病情恶化去世了。母亲一下子老了好多,孤独的她从此言语更少。侄儿的出生让母亲兴奋不已,好象精神了许多。在哥哥那的几年里,母亲很开心,哥哥也陪她游玩了不少的地方,这些都成为母亲回来后和邻居们津津乐道的事情。也许母亲真的已经老了,身体的机能在逐渐地衰退,手脚关节开始变形和疼痛,经诊断证实是患上了难以根治的类风湿。随着季节变化,病情不断反复,看着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母亲,我们做子女的感到特别的无助。现代医学如此发达,能为人移心换血,却不能为我的母亲解除病患确为人生憾事。后在网上查询,知悉鄂东某镇有一医院能治此病,于是陪母亲去了一趟。一个疗程下来,母亲的病情确有好转,已不需要依*激素类药物了,我们和母亲都期待着更多奇迹的出现。

        母亲的几十年的人生是平凡的人生,也是命运坎坷的人生。她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太多的生离死别,承受了过多的人生痛楚,感受了太多的世态炎凉。父亲的逝世是我们心中永远无法抚平的痛,是刻骨铭心的痛。只有感受了鲜活生命的骤然逝去,才能感受到生命的价值,感受到那种血肉亲情失去对灵魂深处的震撼。亲不在,无以养。我们永远无法对父亲尽孝,所有的爱与感激只能奉献给我们至亲至爱的母亲,无论我们自己承受什么,我们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在母亲有生之年,好好孝顺她,让她幸福地生活着。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