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过一部剧情电影,名为《壁花少年》,“壁花”意指在总是待在人群边缘,不太有存在感,仿佛墙上的装饰一般存在的人。
电影主人翁查理就是这样一位“壁花少年”,他天性敏感,在人群中很不起眼。
因为内向、害羞的性格,小查理的高中生活非常不顺利,不断受到来自同学的排挤和欺负,新学期明明才刚刚开始,他却已经不住地计算还有多长时间才能逃离。
所幸的是,后来查理有了交心的朋友,遇到了好的老师,在他们的帮助之下摆脱了不幸的阴影,并于故事的最后,勇敢地去追逐了自己的梦想。
然而在现实之中,却有一些笼罩在校园欺凌阴影之下的壁花少年们,他们很多人都没有查理那么幸运,甚至其中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走出童年的噩梦。
他们哭喊,却受到嘲笑和变本加厉的欺负。
他们呼救,却被老师家长们要求“别淘气”、“和同学好好相处”。
校园欺凌形式多样,覆盖面极广,根据新加坡作者陈爱花,在校园欺凌应对心理书《阻止欺凌,你可以做到》中提到的数据,因受到欺凌所导致的低自尊学生,甚至会在一个班级中达到四分之一左右,是相当高的比例。
在传统的观念里,普遍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可是为什么校园里那么多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会有欺凌他人的举动?
这是一个相当难以回答的问题。
在阅读了社会心理学权威著作《偏见的本质》后,我发现,这一问题的特质和作者奥尔波特的偏见理论高度重合,校园欺凌说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缩影和投射也不为过。
《偏见的本质》是人格心理学家、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戈登·奥尔波特于1954年创作的偏见理论著作,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人们对于“偏见”已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大量的实验研究不断地证明了奥尔波特观点的正确性与普世性。
01 无处不在的偏见
奥尔波特在《偏见的本质》中解释:
“偏见”的含义是“在尚未知晓、审查并考虑事实时,就仓促做出了不成熟的判断”,并且伴随着“喜爱”或“厌恶”的感情色彩。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偏见,大概要属刻板印象了吧:
温州人都特会做生意、四川人都很能吃辣、新疆人都擅长歌舞、成都人天天打麻将、广西人都住竹楼、上海本地人都看不起外地人……
这样的例子随便能举出一大堆,好的坏的都不缺。
偏见带来的刻板印象容易让人产生错误的判断。
漫画家夏达曾经分享过一次她的童年故事:
小时候住大院有她和另一个淘气的小男孩,有一次夏达不小心打碎了体温计,为了“毁尸灭迹”,就把残骸扔进了院子里的大鱼缸,因为体温计有水银嘛,爷爷的宝贝鱼都翻了白肚皮。
然后小男孩的爸爸就在众多街坊邻居围观之下教训小男孩,不论男孩怎么哭叫“不是我干的!”都没有用。
夏达也是个有担当的,立即冲过去表示:“不关他的事,是我干的!”
不料男孩爸爸更气了:“臭小子,还让人小姑娘给你顶缸!”
为什么街坊邻居和男孩爸爸都不相信呢?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偏见:小男孩很淘气,干坏事的肯定是他!
即使当事人说出事实,也一时无法扭转。
偏见就是会让人“把人往坏处想”,或者是“把人往好处想”。
在《偏见的本质》问世之前,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只有品行不好的人才会有偏见,其他大部分人都是善良、正直、不偏不倚的。
但奥尔波特的研究证明,偏见并非一种个别现象,而是人类认知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必然产物。
那么校园欺凌和偏见的关系就明朗起来——校园欺凌的直接和间接相关方,都存在着偏见。
也正是基于偏见,大人们在处理校园欺凌这个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时,反应往往速度慢,效率低,还经常抓不到重点。
“男孩嘛,淘气点没事”、“变得不爱说话?女孩就应该文静点”、“这么小的孩子哪会拉帮结派啊”……
偏颇的观点深入人心,让大人们忽视、甚至否认校园欺凌的存在,孩子被推向孤独的深渊。
02 偏见与侵略行为
那么偏见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原来,偏见是一种大脑偷懒的常态。
人的大脑几千年来学会的最重要本能,就是节约能量,为了这个目的,大脑发展出了多种思考模式,“分类”就是其中之一。
分类能够帮助大脑快速识别对象,但是同时,也会给归为同一类的事物,染上同样的感情色彩。
例如:他成绩那么差,肯定是坏孩子!
虽然实际上成绩差和坏孩子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是成绩差的孩子很明显无法享受到成绩好的孩子所获得的偏爱,于是他们只能自己摸索对待世界的方式,很多时候,成绩差的孩子就会比较有棱角。
于是我们时不时会遇到一些成绩不佳的孩子出现一些大人认为是“坏孩子”才会有的行为。
大脑在分类形成的过程中似乎是不做区分的,曾经遇到过“成绩差”的“坏”孩子,于是下一次再遇到“成绩差”的孩子,大脑就会想都不想就将其归类到“坏”孩子的范畴。
于是遇到一个成绩垫底的孩子,即使人们完全不了解他,也容易下意识产生不好的观感,这就是偏见的产生。
偏见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完全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
就校园欺凌来说,欺凌行为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任何性别的人身上,女孩之间的欺凌通常是言语伤害或孤立、造谣等社会性方法,男孩则更多是身体攻击,但是也只是比例有所倾斜。
奥尔波特在《偏见的本质》中阐述,某种形式的侵略行为,实际上是人在面对挫败感时的本能反应,此时人们攻击的并不是挫败感的来源,而是出现在面前的任何人或物品。
从婴幼儿时期起,人就会在需求不被满足时,本能地奋力尖叫、哭喊、踢腿、扔东西。
我们通常称之为“迁怒”,将不满发泄在方便的,而非合理的对象上。
在校园欺凌中,孩子们从家庭、他人或社会中获得挫败感,其中部分更富有攻击性、更缺乏同理心的孩子就很容易演变为欺凌者。
欺凌者将愤怒发泄在体格明显不如自己、性格弱势的“好欺负”对象身上,用带有明显敌意的言语或行为实施伤害,以受害者的痛苦取乐,这就是校园欺凌的基本逻辑。
03 如何减少偏见及其影响
偏见和人们的其他感受一样,是会动态变化的。
但是要扭转偏见往往很不容易。
有多不容易呢?想象一下扭转别人的“第一印象”的困难程度吧。
我们不是经常会说第一印象很重要吗,如果用偏见的理论来说,就是:
第一次见面时,对方在脑海里已经根据第一次见面的感受,快速地给你做了一个分类,这决定了以后用怎样的态度对待你。
我们都知道,扭转第一印象不是不可以,只是需要花费相当多的精力。
奥尔波特认为,想要解决偏见造成的问题,就需要探究和改变偏见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我们不仅要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也要改变导致不平等的社会机构和制度。
首先是制定并执行规则
规则应起到这样的作用:能平衡优劣条件、限制偏见公开表达、减少歧视。
在校园中,老师和家长等权威制定的规则,以及制止欺凌的行为,就能起到限制偏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老师、家长会说“管不住”、“不听话”,没错,制止不一定有效,但是不制止肯定会使情况愈演愈烈。
即使对欺凌者收效甚微,但规则能对摇摆的中立者产生震慑作用,对受害者起到鼓励作用,有益于在长远意义上改善偏见。
其次是教育
奥尔波特经过大量的实验,认为不同群体在不同情况下,产生偏见的程度是不同的。
在有的领域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产生偏见,但在另一些领域,情况又可能相反;有时候大城市的人更容易产生偏见,但另一些时候小城市的偏见又会反超。
但是只有在教育上,无论是任何群体,受教育水平的提升能伴随偏见的显著下降,当然还有前提,是教育本身不带有偏见。
小学生群体中经常有取外号、嘲笑体态的问题;一旦到了大学,虽然问题仍然可能存在,但数量和明目张胆程度会显著下降。
态度的根本扭转需要的是耐心的教育,需要付出时间、努力和耐心。
最后是接触与结识
加强友善互动,有助于建立友善关系。
但是必须注意,仅仅是双方被迫聚在一起,进行表演式的握手言和,这样形式主义、虚伪刻意的接触反而会激化矛盾,加深抵触。
只有在日常有目的性的、现实的接触,避免虚假刻意、倡导平等社会地位的情况下,接触和熟人方案才能获得最大成效。
一起打一场需要配合的比赛、一起劳动、一起进行体育训练,都会一定的正面效果。
简而言之,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是深入和真诚,效果越显著。
不得不说,现如今网络发达,各路媒体为了博取眼球倾向于夸大事实,强调矛盾,制造冲突效果,长期处于这样的舆论环境之中的,不利于人与人之间消弭偏见,减少隔阂。
总结
奥尔波特的《偏见的本质》不仅仅是偏见心理领域的必读经典著作,同时也是认识自我和社会群体的指南书,虽然这本书写成于上个世纪,但是对现在的我们来说,依然相当有指导意义,能提醒我们发现偏见、分辨偏见,以及应对偏见,如果你对相关知识感兴趣,推荐阅读。
The End
我是聂梓吟,分享原创书评,欢迎与我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