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读《教师阅读力》有感

初次知道刘波老师的《教师阅读力》这本书是在2019年4月23日,第24个“世界读书日”那天,区进校刘老师举办的“区首届数学教师阅读与写作培训(第一期)”的活动之中,这本书是刘老师给他当时的课题组成员规定要看的书目之一。在后面两期的活动中,陆续又有多位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阅读这本书的心得体会,对我触动很大。之后,我在网上搜索了有关刘波老师的信息,并购买了《教师阅读力》这本书,静下心来慢慢地阅读。

这本书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教师要成为真正的阅读者,是刘波老师对教师阅读现状的分析和认识,同时指出教师应成为全民阅读的“先行者”;第二部分:阅读是成长的必由之路,是作者追溯自己的阅读促进自身成长的经历;第三部分:推进教师阅读的路线图,是作者描述自己所在学校及地区推动教师阅读的做法和经验;第四部分:读写结合加快成长,是作者自己曾经的一些读书心得和体会。

读了刘波老师的这本书,除了惊叹作者的成就之辉煌的同时,我也羞愧于作为教师,自己阅读经历之贫乏。我如梦初醒,想着从现在开始阅读,还不算太晚。这本书成为了我阅读启蒙的第一本书,在我心中播下了阅读的种子。我不但知道了教师为什么要阅读,教师阅读的重要性——阅读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读书是最便捷和最经济的拜师方式”,我也知道了教师应该读哪些书,同时也明确了如何写读书心得体会。正如书的封面所说的,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是一种启迪,还有一种力量,我要用行动起来,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根据刘波老师书中所提及,我了解了相关适合教师阅读的期刊,也关注了相关期刊的公众号,同时知道了该读哪些书,知道了一些教育品牌图书,如大夏书系、源创图书等,以及通过哪些途径获取好书的信息,最重要的是知道了许多教育名家,他们的经历、成就以及经验和理论高度让人心向往之。

刘波老师说:魏智渊在《教师阅读地图》一书中提到,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专业性知识”和“人类基本知识”需要各占50%、30%和20%。本体性知识,即所教学科知识,是从事教育职业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知识,不同学科的教师有不同的本体性知识的要求;专业知识,是从事教育职业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实践教育学及课程理论、教育视野、教育管理、职业认同、心理学等;人类基本知识,则是不仅针对教师而言,乃是应该具备的人类基本知识,构成了专业阅读更广阔的背景,这也就是其他分类中所说的通识。由此可见,教师所需的三类知识构成了一个三角形,最下部的也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是本体知识;中间的是专业知识,有利于提升三角形的稳固性;最上层的是人类基本知识,虽占比重少,但有助于提升整体的高度。

相应的,教师的阅读也应该分为三类:学科阅读,专业阅读和通识阅读。对于学科阅读,比如我的数学学科,首先要读的就是本学科的教材以及课程标准,其次是有关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育,数学史,数学科普等方面的书,还有相关的数学期刊等等。对于专业知识方面的书,刘波老师在书中说,按照《教师阅读地图》一书所分层次,应先读案例型书籍,如《第56号教室的奇迹》,再读经验型书籍,如《给教师的建议》,接下来是分析型书籍,如《中学课堂管理》,接着是原理型书籍,如《民主主义与教学》,最后是哲学型书籍,包括一切哲学大师的作品,也就是,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阅读。对于通识阅读,亦即人文阅读,我们可以读自己喜欢读的所有书,开卷有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可以从中有所收获。

知道了自己要读哪些书以及怎么读之后,我不再迷惘,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建立了自己的读书清单,给自己的读书清单开始买书、阅读。同时,利用零碎时间阅读《教师博览》、《中国教师报》等相关公众号里的文章,随时汲取营养。

刘波老师指出,教师阅读的意义,是把阅读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在不间断的阅读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实现服务学生、服务学校和促进自身成长的多赢。故而,阅读之后进行反刍,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再进行实践以提升自己,才是我们阅读的目的。

以前读过数学教育方面的书籍,也读过魏书生老师的相关书籍,更读过很多自己喜欢的书,曾经也有些许想法,但从来都没有写下来,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迫切地想要写下自己的感想,于是有了这篇读书心得,这是我成长的开始。

刘波老师说,我将把阅读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克服“本领恐慌”。这,也是我的觉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自足于自己教学实际,边阅读,边写作,边成长,让自己不再恐慌。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