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华一一玉树中摧,壮志未酬

今天看了一篇关于吴兴华的长文,这篇文章称吴兴华文学才华可与陈寅恪、钱钟书相提并论。

这是一个之前闻所未闻的名字。

看完全文,配合资料,人物生平梳理如下:1921年出生,1937年考入燕京大学,1941年毕业,之后在北京的中法汉学研究所工作,另外做一些家教,补贴家用。抗战胜利后,燕京大学教英文,49年后,北大、清华、燕京三校的一些院系合并之后,吴兴华出任北大西语系副主任及英语教研室主任。1966年8月3日离开人世。

吴兴华父母因病早逝,在太平洋战争到日本投降,是吴兴华和家里弟妹们接触最多的一段时间。他们在一起看书、写诗、讨论问题。吴言(最小的弟弟)的五姐写过一首诗,得到了吴兴华的赞扬:

忆昔当垂髫,无忧终日嬉。家人聚一堂,欢歌奏竹丝。呀呀父执前,学唱咏怀诗。何期父母逝,复与兄姐离。寄居依亲戚,拘谨寡言辞。一夜弦歌响,起听有所思。星月照邻院,荧寒异儿时。忽然曲声止,唏嘘难自持。岂徒哀身世,兼为歌者悲。欢娱去不返,流年逝若飞。方看春草生,瞬息秋草萎。从此愁如草,交纠无尽期。

生活虽苦,学习氛围很浓。

吴兴华没有出过国,可他不但精通英语,法、德、意等语言一学便会,全班第一,还能阅读拉丁文和古希腊文。他曾在信里跟好友宋淇说,不论是英、法、德、意哪一种语言,只要是好诗,别人一提起,他便能立即说出它形式上的细节、内容的好坏。

他校译了朱生豪的《莎士比亚全集》, 为杨宪益校订《儒林外史》译稿,为罗念生校对文稿,为李健吾翻译了拉丁及希腊文戏剧理论……

然厄运在1957年降临,这一年,吴兴华被划为右派,被停课。更大的厄运于1966年降临,8月2日,系里让他去一趟,这一去,再也没能活着回来。

据其夫人谢蔚英所述,吴兴华是被红卫兵虐死的,太悲惨了。

吴兴华已经基本完成的但丁的《神曲》的译稿,另有他已经近于完成的一部关于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小说,还有他翻译的一本希腊文艺理论,是本来计划要出版的一套外国文学理论丛书中的一本。像吴兴华这样的懂希腊文的人很少,这本书是特别要他翻译的。这些稿子统统被烧成了灰烬,何其可惜。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文革后恢复高考,吴兴华的大女儿吴同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小女儿吴双考入北大。毕业之后她们又双双考取了美国研究院的全额奖学金赴美深造。如今这两姊妹均在美国常春藤大学任教,可谓没有辜负父亲对她们的期望。

你可能感兴趣的:(吴兴华一一玉树中摧,壮志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