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读书笔记P166~P199

金句:

①  其实每个人的思维都包含着两大要素:第一是“想什么”,第二是“怎么想”,创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怎么想”的问题。

②  当我们的思维陈旧时,头脑就容易陷入习惯的思维怪圈,不创新即灭亡。

③  所谓不破不立,就是处于绝境之时,在我们认为没有可能的地方创出一条路(哥伦布思维)。

④  当我们专注于问题本身时,我们好像就看不到别的选项了,其他那么多思维方式似乎派不上用场,这时候我们就要赶紧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用立体思维把握全局。

记录:思维导图(下图所示)

具体新知:

今天的内容介绍了两大类思维,一类是具体、分化的思维,如逆向思维、创新思维、自我突破思维(拿破仑思维和哥伦布思维)、光明思维和激励思维、增值思维和杠杆思维、正向思维(上节内容所讲);另一类是不受约束的立体思维,即空间思维。

①  锻炼创新思维的策略:加减乘除策略。

所谓“减法思维”就是去掉那些重要但并非关键的元素,将剩下的元素组合成新的产品。回想曾经的教育以及自己的经历,“减法思维”似乎并未以理论知识的姿态呈现出来,我认为这里存在一个心理现象,普及一下。心理学有个词叫“损失厌恶”,即损失的痛苦和获得的快乐是不对等的,丢一百元的痛苦远大于捡到一百元的快乐,尤其是中国人体现得更多。所以当思维局限时人们可能会用到加乘除策略,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或者不动,但几乎想不到“减法策略”,其实“去掉”之后展现出来的是一种精简、干净和落落大方,比如苹果手机的外形,这也是苹果公司的理念之一“精简”。与此同时“减法思维”完美的论证了“简化思维”。

②  突破自我常用的思维技巧:拿破仑思维(敢想敢干)、哥伦布思维(不破不立)。

③  开如何开发潜力:自我发掘(增值思维)和他人发掘(杠杆思维)。

我认为突破自我所用到的思维是为了把浮在冰山上的知识和技能发挥更好,充分利用,而开发潜能所用到的思维是发掘冰山水面以下的潜能。所谓“增值思维”是不断为自己增值,打开思路,我个人理解就是多输入,接受多元思路和认知,接收自己没有的。而“杠杆思维”是放大,做好自己有的,我概括为“做好小,产生大”。用在未来工作当中就是做好小事、本职的工作,当好企业的一颗螺丝钉,于自己、于公司才能产生更大的效益。

④  如何达到空间思维的高度:遇到问题保持质疑的态度;多思考“为什么”而不是“做什么”;增加思维角度(我认为可以是昨天所讲的六个视角)。

在对“思维”的掌握还是处在知识积累阶段,不能融会贯通,而且不能熟记自己所学知识的情况下,我又该如何在实践中迈出对“思维”知行合一的这一步呢?

①  把知识点重新整理记录在读书笔记本当中,但内容不会冗长,只是记录知识点、当下自己的理解以及具体实践方法,尤其是新知和实践(中会记录自己的新旧认知对比以及之前经历过的、熟之于心的案例,笔记本中只保留重点);

②  随身携带读书笔记本,当看到自己周边发生的某些事情或者遇到问题时可记录在知识点旁边,作为案例的补充。因为我自身案例有限,而且可能会带有主观思维的认知性偏差,因而多去用自己之外的事情做理论的论证,看是否行之有效。(如果某个知识点一直都找不到论证或者很牵强,或许就不太适合我目前的处境,留作为问题再去请教别人);

③  每天晚上都可以去翻看、整理,如果当天有记录就可以进一步地思考,或许还有会认知上的迭代和创新。(就目前来看开始养成了每天看书、记录笔记的习惯,所以每天再去看前面的内容不会是很困难的事情)。

④  知识的补充。《加速》讲了很多“思维”的干货,我觉得讲得很对,但适不适合我还要打一个“?”。因为目前学习地知识仅局限于张萌萌姐的知识,就“思维”这个模块而言,广度还很窄,更别提达到深度了。所以我从图书馆以及网上选择了一些有关思维的4~5本书籍,作为这本书之后的书单,以此来补充我的知识框架;

⑤  “逻辑思维”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书(理论)+实践+思考+时间积累起来的,革命尚未成功,我仍需努力。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加速》读书笔记P166~P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