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读后感

从某种层度上来说,我觉得我婆婆不对。她常常说她培养了她的大儿子,说她为了她大儿子上大学花了多少钱。后来他大儿子大学没上完,毕业证都没有拿到,她的钱都打了水漂。后来她大儿子年龄大了,又要求他赶快成个家,找个媳妇,生孩子,说这是她的心愿。后来在她的不断催促下,大儿子结了婚。可是婚姻生活却不如她想象中顺利,媳妇没有顺利怀上孩子,大儿子对媳妇不冷不热,最后媳妇跑了,彩礼钱做酒的钱也没要回来,鸡飞蛋打。

她像个怨妇一样将这一切都归罪于媳妇,对媳妇恶语相向。对大儿子也没有好脸色,大骂他不争气,浪费她这么多钱。大儿子离婚后心情不振,在家待了一两年才出去工作,她总是没完没了问他要钱。每次她提出要钱时,大儿子总是回避,他都怕了他的妈妈了。

婆婆的思想是传统的中国父母的思想。自己没有靠读书走出农村,便将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上。辛苦将孩子培养长大,就是为了他能读书读出去,光宗耀祖,给她脸上增光。孩子从某种层度上来说,成了他们为达成一种目的的工具,就像天才少年魏永康的妈妈一样。

在这一点上,我更欣赏谷爱凌的妈妈,她不会给孩子过度压力,自己的人生理想也不会强加在孩子身上。她将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她的爱好与选择,鼓励他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去发展。他们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尊重孩子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失败,不会给他们过度的压力,而是一直在身旁以朋友的身份陪伴他们的成长,引导他们做自己。

所以他们根本不会陷入像我婆婆一样尴尬的境地,心都替孩子操碎了,可孩子偏就像和你作对一样,你让他打动,他偏打西。我婆婆的做法显然就是劲没用对地。她可能也是为了孩子好,从某种层度也是为了让孩子成才为了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可她错就错在从未尊重过孩子的感受。她为他安排的,都不是他当时想要的。

大儿子也在后来离婚时说过,自己之所以没有读完大学,是因为当时有个心结,母亲当初送他读的高中,是一个并不怎么好的高中。他的成绩配的上当地任何一所优秀的高中,可母亲却因为某些原因,将她留在一所较差的高中读书。他当时没有反对,因为年纪小,尊重母亲帮他做的选择。这也成了他后来大学辍学的原因。我能体会到他当时的那种心态,因为我的印象中,婆婆一直都是比较强势的人。她总是给别人她啥都比别人要强的感觉,特别不会尊重别人的意见。

而大儿子的性格则比较软弱,有时候面对母亲的强势,他并不懂得如何去维护好自己的自我边界线。也就这样,造成了后来学业未完成,媳妇跑掉的悲剧。

这是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再次说明,尊重孩子的重要性。

正如网友所说的:她的案例证明了热爱驱动的力量,比金钱驱动、苦难驱动有效得多!

他们不会懂得他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成就。

你可能感兴趣的:(公众号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