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品创联网文纵横公会与你同行(83)头脑风暴

3月27日20:21,壹品创作者联盟(以下简称“壹品创联”)网文纵横公会头脑风暴公社准时召开“武林大会”,集结各路“英雄好汉”到场“听海观潮”“一览众山小”“一语道破天机”。

经过一天的投票,3月27日公社心灵捕手——“四大名捕”评选结果已揭晓,他们依次是:悟莘斋主人、胡巴老不、小桃爸爸膏膏、诗少(每月获评心灵捕手次数最多者自动成为月度心灵捕手,每年获评心灵捕手次数最多者自动成为年度心灵捕手)。

头脑风暴(2021年3月27日):

一、思考与探讨课题(胡巴老不命题)

今天的话题是“教育”——

1.当父母的该如何教育子女?

2.如何面对子女青春期对异性的渴望?

3.子女拒绝父母的要求是否为不懂事?

4.父母通常希望儿女如何孝顺自己?

二、思辨与华山论剑(按出场顺序)

胡巴老不:

父母是儿女的榜样,如何把榜样做好是需要研究和学习一辈子的事。

那就自己把自己造就成为别人的榜样。父母教育儿女要先理清自己的“三观”,逐渐过渡和成长,与孩子一起成长。通过打骂教育不出来孝子,有的只不过是顺服,不建议打骂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心理阴影。性格是很难改变的,性格不同造就独一无二的你我他。

“我这是为你好”——这是中国千万家庭、千万父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座”的父母基本上都说过。

小桃爸爸膏膏说得对,很多年轻的父母都喜欢打拼事业,就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或者其他长辈照看,自己却完全没时间陪伴儿女,儿女就会因此缺失父母的关心、爱护和教育。

吸收正能量,去其糟粕。人有正确的“三观”才能有更好的路可走,如果说父母的“三观”不正,那没得办法,教育出的孩子也容易是“三观”不正的。

量力而行就好,但前提是先正视自己,然后才能更好地面对儿女。

那你就要安排好自己的作息、工作和陪伴孩子的时间,要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某些国外的父母会把作息、工作和陪伴孩子的时间安排得很明白,比如说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陪伴父母、子女,什么时候休息等。做不到均衡自己的全部时间,但是一定要努力实现大部分时间的均衡,就像法律一样。

说得对呀,越逆反越可怕,你越打越骂孩子,孩子会越逆反。你应该讲道理,告诉他到底是哪里错了、为什么错了?而且要告诉他应该如何做正确的选择。

我提倡人到18岁以后再谈恋爱,但恋爱的前提是不要耽误自己的学业,如果是真正的喜欢可以谈恋爱,但是不能把学业荒废了。

爱国的前提是要爱父母、爱子女、爱长辈。其实在言传身教的前提下,沟通是最重要的,要多与儿女沟通,多了解儿女。

我今天晚上出门,看见一个母亲辱骂孩子,听着那不堪入耳的侮辱式语言,我心疼孩子。我说,“你错了就是错了,还哭,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都比你懂事……”孩子的母亲连扯带拽地说,“跟我回家,真让我丢人,回家我打死你,我让你哭”,啪啪又是两巴掌。当我看到挨打挨骂的孩子,仿佛回到自己小时候。对于开放的国家而言,打骂就是虐待。

从孩子五岁开始培养他们正确的“三观”是父母的责任。如何面对处于青春期的子女对异性的好奇和渴望,比如早恋、早恋影响学习成绩、早恋失败会闹情绪等,这些大家都可以讨论啊。

若冰姐是不是当时被怼了,我也被这么怼过,这不就是老年人的想法吗?生怕孩子冷到、饿到,或者出其他方面的问题。

哇噻,太聪明了,好棒啊。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破坏式玩法”,就是在破坏和修理的过程中边玩边学边涨知识,真的很好玩。小孩子不淘气的时候是天使,淘气的时候是魔鬼,就比如说小孩子把饺子扔到地上后用脚踩,应该及时制止,并问清楚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

今天的讨论大家都涨知识了吧,呵呵,芝士牛奶——我突然想喝芝士牛奶。其实很赞同若冰姐说的话,就是每个孩子都不同,每个父母都不同,父母的教育方式、性格等各方面也都不同,只能对孩子因材施教,这是对的。

对呀,他这不就是在探索世界嘛,不就是在通过这种方式了解世界吗?通过这次行为实践,就知道了什么是面、水、蔬菜、肉、馅儿和调料等,对这些了解得更多了。

不要崩溃,千万不要崩溃,要忍住,要坚持住。你要是非得进行区分的话,只能说是把孩子区分为好孩子和坏孩子,但是这样区分太宽泛了。好孩子有很多种,坏孩子也有很多种,统称为好孩子和坏孩子。你只能尊重他或是了解他,然后根据他表现出的规律,并抓住这个规律,慢慢进行引导和教育。

我看过一个特搞笑的视频,就是一个小孩在自己的床上“画地图”了,然后他不懂什么叫“画地图”,然后他拿着被单说,“妈妈,我不小心弄湿了。”他也没说是怎么弄湿的,很可爱的一个小孩,跟妈妈的互动可有意思了。小孩捂着小嘴巴说,“这就是‘画地图’啊,太好玩了,以后我天天‘画地图’。”真羡慕小孩的世界,天真无邪。我真没想到他居然说要天天“画地图”,但是天天“画地图”孩子的妈妈不得愁死了,一天洗一次被单,多累呀。

当然不同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更有不同的凶人的方式。

潇子雯:

之前看过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好——教育首先要做的不是教,而是相信;其次也不是教,而是激发;再次还不是教,而是让孩子自由“绽放”。

育人先育己,把自己弄好了,孩子自然会有样学样。

盛唐气象NO1全民K歌歪果仁:

如果连父母都做不了孩子人生励志的榜样该怎么办啊?易子而教?腾笼换鸟?好办法。问题是能不能来得及?能不能同步?别像路遥一样,自己拿到矛盾文学奖,孩子却木已成舟了。

那得先有个前提?比如到底是教育哪一阶段的孩子。对于幼儿的哺育,怎么才能向即将懂事的大孩子的教育过渡好?幼儿不听话则哄,弱冠忤逆就揍,揍完给他做一顿好吃的。孩子有孩子的纯真世界,大人有大人的利益江湖,完全不在同一个界面。

寓教于乐,开个玩笑。中国实行的是爱国主义教育,我喜欢。这是根本。孩子需要春风化雨,需要思想的阳光解药。把做人基调的大框架塑造好了,家长就算尽力了,至于孩子能不能成为学霸是他们自己的事儿。每个孩子和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小“乾坤”,父母尽量变通,途经授予其方向和方法即可,如何打开“锦囊”也是他们自己的事。

说得对,这个世上还是庸常人多。拼了事业,丢了孩子;亲得其子,丢了饭碗。矛盾怎么解决?问题是,人都是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自以为是;成人的“三观”不见得都端正,倘若将其对孩子悉数传授,那不就是以讹传讹了吗?

《风筝》——孩子似只风筝,线在父母手中,你若拉得太紧,他便难以飞腾,你若放得太松,也许挂在树丛,风筝如何借力,轻扬自由凌空,世间都比高下,三观何去何从?你说体制好吃,他想孤鹜图腾,不如授罢渔法,任他飞向长空。

黄油加大棒伺候,我赞同后者。我也实践过,确实立竿见影,管用。要不怎么说“美法”戴个口罩都这么难呢?法律已把他们惯成“逆臣贼子”了。我说的也是国外的教育问题,自由是因,公民任性不戴口罩就是果,有啥可歪的啊?从疫情和事实证明,中国的家国教育是世界上最成功的。

幼儿需要哺育,我也喂过饭,抱过她,她还揍我的碗,抓我的脸。

谢谢,跟大家探讨问题增见识。才煮好的饺子端上来,我去烧水一不留神,她全给我倒地上并用脚踩了。在我这儿两个多月,已经让我身心俱疲了。闺女跟我说不要我生气,她说这是孩子在探索世界,总这么探索下去,我都要崩溃了。

我对有教无类的说法是认同的。可她一直这样下去,都快把我探索死了。后来孩子的奶奶进京,我可算找到“接盘侠”了,娃儿她奶奶接手了。

我是个半老头儿,只是爱好多些,城门失守,你也好久不唱了。

借用华春莹的那句话——人之不存,权将安附?教之不存,育将安附?古句引申来的。

主持人是公推的,感觉气氛融洽,非常好。

小桃爸爸膏膏:

我觉得教育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共同学习进步的过程。还是之前说过的那句话,每个人的性格都不是完全一样的,世上并不存在对所有人都适用的教育方法,即使有过养育孩子的经验,哪怕是成功经验,也未必能够适用于另外一个孩子,所以与孩子的相处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应当设法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

曾经我也迷信后天培养论,相信正确的方法一定可以影响和改变孩子的性格,但现在我觉得自己错了,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基因的强大,有些孩子天性懦弱,而有些孩子生下来就敢于冒险,如果我们妄想通过书上或者短视频上教授的方法改变其习性,有时候难于登天。

我的想法是为孩子设置一个行为界限,只要不做出超越限度之事,便可任其自由发展。老实讲,我不认为有什么早恋,真正危险的是早期性行为,而不是孩子懵懂的感情,这些事情出问题往往是因为教育的缺失——没有人告诉孩子和他人接触时的限度在哪里。我觉得现在的社会观点有点“跑偏”,不从教育着手,而是舍本逐末地干涉孩子的情感。

的确,孩子会因为恋爱影响学习和心情,严重时可能会引发事故,但同样的结果在与同性朋友接触交往的过程中仍然会发生,难道要禁止孩子与其他人接触吗?现在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恋爱问题采取高压态势,说白了就是一种“懒政”,都懒得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只是为了自己的方便强硬阻止。

很多孩子的悲剧发生后,采访家长时往往听到的回答都是“不了解”“不知道”“我以为他如何如何”,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孩子缺乏了解。当然,所有的问题都不能只看一方面,家长们有时候也有自己的苦衷,现在很多人其实为了养家糊口已经竭尽全力,往往没有额外的精力多去关注孩子。

这里只是讨论,不是着手解决问题,所以我只说问题。我觉得这是家庭和社会双方的问题。所谓教育,不单单是孩子学业上的教育,家庭教育不是要让孩子成为超人,而是要让他成为正常的人。一个心理扭曲的人,无论对个人和社会来说,危害都是巨大的。这就是我说的社会问题,一方面父母不得不为生活奔波,另一方面幼儿园和九年义务教育制学校的教育又存在缺失,而且当前教育日趋精英化,不同的阶层也开始出现分化和割裂的现象和问题。

所谓教育,不是灌输,父母需要教给孩子的是做人的底线,而不是个人心中认为的顶点,要教育孩子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不能做什么。其实社会对道德的要求也是一样,不需要盲目地树立榜样让人们学习,而是应该让每个人都守住道德底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如我赚不了几个钱,我也不会教孩子怎样能够赚钱,但是我会告诉他通过偷、抢、骗等不正当手段获取钱财和利益是绝对不可以的。

看问题不能太过极端,中西方的文化存在差异,社会环境也不尽相同,国外的方法放在国内也不一定适用。其实“打”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偶尔是可以使用的,只要不是太过火。

比如美国人的孩子从生下来就被单独安排在一个房间里睡觉,中国好像没有几个人这么干吧?父母从孩子小时候没有给他们独立自主的环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依赖父母或喜欢撒娇是很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给予一些惩罚是必要的。孩子从出生开始环境就存在差异,教育方式自然也存在不同。

藏文翻译问题,西藏不是有个地名叫尼玛吗?我觉得藏族人也会骂人,但是用词肯定与我们不一样,这就是个音译的问题呗。

主持人可以离场了,活动还可以继续。

现在都叫“宝可梦”了,“口袋妖怪”这个称呼已经过时了。

这也是引用的,原话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并安说: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有良好的“三观”。

人的性格很难改变,但行为模式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渔火炼憎人:

物各有其性,各得其所,不要过多地干涉。

圣人行不言之教。

诗少:

教育讲究因材施教,就像学习打乒乓球一样,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习惯和偏好,有人习惯削球,有人习惯反手。教育好比是一场耐力的考验,也是一个发现亮点与长处的过程。找到了这样的亮点和长处就不断让孩子学习、吸收和坚持,培养一颗积极勇敢和乐观向上的心。父母可以帮孩子找到想要到达的目的地的方向,让他们在风雨中奔跑,为心之所向而出发。

小五哥的家:

俺的孩子基本属于放养。孩子现在大学毕业了,在外地工作,找上对象了,回不来了。俺在儿子小时候只是告诉他,“你想飞就飞吧。”结果等他长大了,真飞没影了。

我告诉过儿子,“苹果是甜,可不熟时吃是涩的。”说实话,我没教过儿子什么,也许他从我身上学到了许多。我在儿子小时候只是对他说,“你觉得对的,就去做。错了不怕,你年轻有“本钱”和有改错的机会。

不需要这样,逆反更可怕。我觉得就好比放风筝,线在你手中牵着,孩子相当于是天上的风筝,他有啥不对了?你稍微拽拽那条线,他才会有个方向。

1.当父母的该如何教育子女?

不用教,别老当子女是长不大的孩子,当朋友对待即可。我儿子小时候经常蹲在我头上撒尿的。

2.如何面对子女青春期对异性的渴望?

只需提醒一次。苹果看着诱人,但熟了才能吃,季节不到,吃到嘴里全是涩的,他不信,可挑个春风浩荡的日子,让其选几个异性好友,一道采摘。

3.子女拒绝父母的要求是否为不懂事?

商量着办即好,有时结果出乎意料。

4.父母通常希望子女如何孝顺自己?

有样学样,儿女以你为模板。风筝飞得再高,绳在你手里攥着。我只是希望孩子有倦了的那天,这一天不会太晚。

鸿蒙一叶:

放养比圈养好。对小孩子从小就要进行吃苦教育,不能太溺爱。孩子小时候吃过苦,长大后则不怕苦。

烟火易谋生:

1.当父母的该如何教育子女?

我羡慕写儿童故事的老师,因为他们比我更懂孩子的心理。我想懂女儿的心理,不是因为我想教她,而是我想知道她小小的脑袋里在以什么方式看世界,她怎么区分对错,她什么时候会哭,她什么时候会笑,这样我可以作为朋友与她沟通。教育孩子不是告诉她怎么去做,而是如何从孩子的认知角度把自己的认知传递给孩子。

2.如何面对子女青春期对异性的渴望?

青春期的懵懂不可避免,如果有一天我的女儿早恋,我希望我们能一直维持朋友的关系,至少我和爱人有一个和她是朋友。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起谈她喜欢的男孩有多帅、多优秀、多招人喜欢、多值得,这样我们可以告诉她——对于美好的东西,只要自己足够优秀就可以获得。

3.子女拒绝父母的要求是否为不懂事?

看是什么要求。如果父母只是要求子女每天打个电话、报个平安或者多久回家一次,子女明明可以做到却不满足这种要求,我觉得就是不懂事。如果是涉及到认知差异方面的要求,则可以探讨。

4.父母通常希望子女如何孝顺自己?

陪伴。

早恋怎么就错了?从小让孩子把自己当朋友就行了。

倚浮木:

“三观”正的人对社会的态度会有所不同,不容易走向偏激。教育孩子也是家长的责任。

云端游者:

1.当父母的该如何教育子女?

答:这是个开放题,我没有生育,没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对于我父母而言,吃饱穿暖,不要干坏事就行了,对于我的学习,他们没有什么要求。

2.如何面对子女青春期对异性的渴望。

答:要学会引导,让孩子知道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让他们自己承担自己的后果。

3.子女拒绝父母的要求是否为不懂事?

答:要沟通,理解孩子出于拒绝是什么目的,孩子有什么其他想法,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4.父母通常希望儿女如何孝顺自己?

答:父母的行动,就是还有最好的老师。父母孝顺长辈,孩子都会看在眼里。

外国是素质教育。

悟莘斋主人:

这个话题如果能碰撞出非常实用的观点和理念很有意义。父母与子女之间是永恒的话题,契合现实且意义长远,因为父母与子女之间是相处最久的亲情。

父母对子女而言是最亲近的榜样,教育子女要用爱来推动。作为父母,要把自己的爱化成“上善之水”去包容和理解子女,水无常形,顺势而变,水在流动时不管前面有什么阻碍,有缝隙就可以流进去,哪怕在教育过程中出现重重障碍,也要多倾听、理解和包容,当爱之水流动不过去的时候,就一直在那里守候着,总会打开阻碍的阀门,让爱之水畅通无阻起来……

只要子女不存在性取向方面的问题,当遇到青春期或者情窦初开时对异性产生好感,则要顺势而为。怎么做到顺势而为呢?不是纵容也不是阻滞,而关键在于引导和沟通。子女在感情问题上尤其是在刚起步阶段是一个敏感期和迷惑期,也可以说是一个窗口期——心里喜欢某个异性或者是在暗恋,常常会有很多疑惑和困扰,如果父母及时发现或是与子女进行有效的沟通,最好的方式之一就像烟火易谋生说的“与孩子成为朋友”,这样才好沟通。要学会引导子女敞开心扉,也要善于发现子女在敏感期的种种异样表现,并善于尊重子女的人格、喜好和选择,这其实是一门艺术,很多父母在这方面都是不过关的,但是作为过来人,还是要多一些耐心和宽容……赞同,这方面的确要加强,并要产生实实在在的成效。习惯了就好了,也没别的办法,只有尊重和把握孩子的成长规律。

若冰_68765:

1.当父母的该如何教育子女?

这个问题很宽泛,没有统一答案,因为孩子作为个体千人千面,父母的阅历、知识储备、文化基础、教育理念等都不尽相同,所以教育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做父母的首先要给孩子做表率。正所谓“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父母首先要让孩子学会做人。其次,如果可能的话,父母应该学习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这样比较能跟得上孩子成长的步伐,能够和孩子平等对话。

2.如何面对子女青春期对异性的渴望?

青春期阶段的孩子出现对异性感兴趣的问题,或者对异性产生好感与渴望,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作为父母不能草木皆兵,不能一味地压制束缚,也不能放任不管。

至于这方面的知识有很多,做父母的可以学习一些,然后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因人施教,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及时给孩子打好“预防针”,提前告知青春期的孩子一些注意事项;第二,父母可以巧妙转换孩子的情感注意力;第三,父母应该正视孩子早恋的问题,要把孩子的目光往长远去引导(没有一个孩子的教育是可以套用公式的,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3.子女拒绝父母的要求是否为不懂事?

这个问题要看父母的要求是否合理,如果是不合理的要求,那么拒绝是正确的。如果父母的要求是不合理的,父母要分情况对待孩子的反应,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等。如果孩子很小,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那就不存在孩子是否懂事的问题;如果孩子年龄较大了,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了,也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看。总之,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不好做。

4.父母通常希望子女如何孝顺自己?

世界上最是付出不要求回报的可能只有父母,父母对于孩子“孝顺”自己的要求很少 。

很多时候只要孩子发展得好,做父母的就高兴了。如果一定要孩子“孝顺”什么,也是不尽相同的,比如缺资金、缺陪伴等,总之是因人而异的。父母希望得到什么,孩子就给予父母什么,这就是最好的“孝順”(父母的无理要求除外,也很少有)。

总之,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个大难题,没有统一答案,也没有统一的公式可以套用,因人而异。

我想,作为父母更多应是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学会如何做人,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这就足够了。至于孩子的学习成绩,父母不必过于操心,那是学校教育及孩子个体智力、努力的结果。

这份卷子没有统一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关键是圣人有几个?圣人的观点、做法我们得有能力学习才行哦。对于孩子的教育方法各有不同,有的人推崇“春风化雨”,还有人推崇“狼爸虎妈”。总之,把孩子教育好了才是目的。

看看那些留守儿童,再看看那些“小皇帝”,这个社会上哪里有均衡?在我老家,老人们有一种很“经典”的教育理念,那就是“树大自然直”。其实也不无道理,想想我自己小时候,父母没有刻意去如何教育我,我顺其自然地长大了,还算可以吧,虽不优秀,但也没有成为社会的累赘。

您的观点很正确,现在很多父母只注重教育孩子去做什么,却少有告诉孩子什么事情不能做。民间有“棒头出孝子,娇养无好儿”之说。我就看见过很多家长,特别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端着碗满大街追着孩子喂饭,通过这点小事,就能从侧面看出教育上的问题。孩子小时候需要大人喂饭很正常,五六岁、六七岁甚至更大了以后,大人还端着碗追着孩子喂饭,这就不正常了。我曾经劝说我一个亲属,“孩子不吃说明他不饿,如果身体没有什么毛病,不用追着喂,饿了他自然就会好好吃了。”亲属当时好不生气啊,意思貌似是“那不是你的孩子,你当然不会心疼”。

江南深白:

教育是父母心头的大事。好孩子都是别人家的,自己的孩子都是“神兽”。在教育的路上,我赞同顺其自然,引导疏通,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进步。

孩子到十几岁(初中以后),要像对待身边的朋友一样尊重他,这个时期的孩子很敏感,对父母的言行很在意。

不反对恋爱,以引导为主。孩子在青春期对异性关注是正常现象,越堵越会有事,把利害关系和严重后果对孩子讲清楚。

三、后记

广大优秀的简友们,经历了一场曼妙的头脑风暴后,你是否有对其中的些许文字产生共鸣或有更加精彩的论述在脑海中灵光浮现,欢迎在下方留言区域留下你的精彩观点和感受,同样欢迎优秀的你加入网文纵横公会之家,共同推进壹品创联建设发展,为注入生生不息的人气和能量,让你我行走在文字江湖中充满力量。


往期回顾:

壹品创作者联盟

壹品创联网文纵横公会与你同行

我在《菲斯杰龙凤书香岛》小岛等你来继续华山论剑,头脑风暴思考与探讨课题开放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壹品创联网文纵横公会与你同行(83)头脑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