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对话》,三个模型,从难以启齿到畅所欲言

想和老板谈加薪,却担心被驳回甚至被穿小鞋;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庭,伴侣指责你一点都不顾家,两人激烈地争吵起来……在工作与生活中,你是否也面临着类似的棘手问题?说,可能双方会爆发激烈的争吵,带来更大的伤害;不说,解决不了问题,自己退让也咽不下那口气。

每个人的人生中,似乎都会遇到几次这样的“关键对话”。不想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逃得了一时,却逃不了一世。

《关键对话》这本书,为陷入困境的你,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正文』

我们将从:价值、解决方法、习得三方面来解构这本经典书籍。

一、为什么要阅读这本书?

在前文中我们列举了一些例子,那到底什么是关键对话?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已经处于或即将面对关键对话?

关键对话的三大特征:双方观点分歧、具有强烈情绪,并且处理不好有潜在的风险。

每一天,我们面对着客户、上下级、同事、父母、伴侣、子女等等,这样的关键对话发生频率会有多高?

而在我们经历这些关键对话时,如果没有经历特意训练,作者统计90%以上的人都无法正确处理。要么是逃避对话,要么是强烈的对抗。就像前文的例子,家庭争吵,要么是直接和妻子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要么是避而不谈,绅士忍让或者夺门而出,但长期来看,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为什么我们会或战或逃?这是千百年埋在骨子里的本能。

在茹人饮血的时代,当面对其他部落的攻击或猛兽时,无法通过沟通解决问题。血液流向四肢,大脑一片空白,要么逃跑要么全力以赴地拼。

而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一种方法:不逃不战,在不伤感情的同时还能把事情沟通好。那这种方法是什么?接下来看

再回顾一下,为什么要阅读这本书?价值在于:

1、我们经常面对关键对话,但是传统的处理方式却不能正确解决

2、本书提供了一种方法,能不伤感情还把事情沟通好

二、如何解决关键对话?

按其来有自深度阅读三步法,先抽取出本书最重要的三个模型:

模型一:沟通双核模型

情绪为先,内容为重!要想沟通好,需要先处理好情绪;但要想达成沟通目标,就不能忽视沟通的内容。

很多时候,情绪的作用会被忽视,觉得无关紧要。但试想一下,当你很生气、愤怒时,你是否还能听得进去别人在说什么?同理,当对方很生气、愤怒时,是否还能再继续说事?

提情绪就不得提另一个词——情商!什么是情商高?就是让你感受到很舒服,没有情绪,然后再开始沟通具体的事情。想搞定沟通,当然需要先搞定情绪,搞定你以及对方的情绪。

那情绪是怎么来的?再看第二个模型。

模型二:情绪模型


我们都很清楚,负面情绪会诱发不理性的行为,而负面情绪来自于哪里?来自不好的认知/想法,而这种认知来自于你看到的一些事实。这种认知的背后有什么样的共性呢?——你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你也可以理解为:情绪是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产生的。在本书里,需求包括两种:尊重以及共同目标。

通过两个例子来看一下:

在这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失去尊重比失去共同目标更为严重。尊重,在马斯洛需求里占据着第四层的问题,就像空气一样。有的时候,并没有觉得有多大的价值;但一旦失去了,就会发现不能容忍。

拼命工作是为了多赚钱,多赚钱是为了买房或者买车,买房是为了证明我自己是有价值的。做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尊需求。而一旦我感受到不尊重,情绪就会立刻爆发。

在了解负面情绪的来源后,如何消除呢?

找到不良情绪的特征,找到情绪的来源,通过有效的倾听和表达方式来改善行为状态。这会贯穿整个沟通专题,我们会在后续的书籍解构里再重点谈。

模型三:观点库模型

情绪好是沟通的第一步,但不意味着情绪好就能沟通成功了,还有第二步:内容为重!

解决问题需要双方奔着共同的目标,分享彼此的事实、看法、动机,相互分享相互弥补。此时对于事物的认知更加全面、深刻,并且可以消除误解。如果能做到,很多时候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浮现出来了。

从这个模型看为什么或战或逃都不是好的选择?因为,战,意味着双方都有强烈的情绪,是在向观点库添加错误的内容。就好像往珍贵馆藏库里丢了火苗,会把所有有价值的都烧个精光;逃,意味着有一方不再愿意向观点库里添加自己看到的信息。

一个通用方法:关键对话式沟通方法

关键对话式的沟通方法一共分为六步:

1、判断

2、确认共同目标

3、确保自己安全

4、确保对方安全

5、构建共享观点库

6、决策

第一步:判断

判断自己是否要开始一场关键对话,很多时候,问题并不一定非得要通过对话来解决,有很多问题也是通过对话无法解决的。一旦你决定要开启谈话,就需要先梳理自己的情绪。这一部分的内容在后续《高难度谈话》的解构中会有更多的涉及。

判断自己是否处于关键对话?如何判断?别忘了我们之前提过的关键对话的三个特征。


第二步:确认共同目标

在确认双方共同目标时,会出现一个常见的误区:我和对方只有一个是对的!

当陷入这种误区时,就极容易引发负面情绪。因为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错的,对话的目的就会转变为:我要证明自己是对的!而这对于解决问题并无益处,反而容易变为无聊的口舌之争、意气之争!

事实上,大多数事情本无对错之分。多数时候,总有第三种选择,能同时满足你以及对方的需求,也即找到你们的共同目标。而找到共同目标,

摆脱非对即错的误区,再加上尊重、坦诚、自信和谦逊的心态,你才可能找到双方的共同目标。

第三步:确保自己安全

在前面的模型中,我们说了要情绪为先。在关键对话中,往往是自己的情绪先处理不好。比如,在你和老板谈加薪之前,内心是不是会先有一些负面情绪?不满、愤怒,你凭什么不给我加薪?自己带有情绪的对话,大概率会激起对方的情绪。

如何破除自己的情绪?三种方式!

我的情绪我做主:情绪是由自己的认知决定的。同样是看到半杯水,有的人看到半满,情绪很好;而有的人看到半空,情绪会不好。

打断情绪链条:书里会到人们往往会有三种不好的想法:一是受害者情绪,认为自己受到别人的伤害;二是无助,认为自己真的没办法了;三是大反派想法,认为对方是坏人,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对方。当自己有负面情绪时,反思一下,自己是否陷入这三种不好的想法中,以此打断情绪链条。

以终为始,目标导向:牢记沟通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解决问题还是为了发脾气?发脾气能否有助于解决问题?

第四步:确保对方安全

当我们消除了自己的负面情绪后,也需要让对方没有情绪,处于安全状态中。

通过对方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语气等,来判断对方是否有情绪。有情绪要消除情绪,没有情绪要避免引起情绪。实现这一步的核心是:好的表达及倾听的方式!

好的表达方式包括:综合陈述法、对比陈述法以及道歉。


如何避免引起对方情绪?

综合陈述法:当出现敏感话题的时候,观点有很大分歧,我们往往是直接说观点,这样就容易引起分歧、争执。因此,作者建议:从第三者的角度分享你看到的事实经历,客观地聊你的看法,再去征询对方看到的事实观点,并且邀请对方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并且对于某一个话题进行深入探讨。《非暴力沟通》核心讲的是这个,如何从原来的讲观点指责对方变成分享观点事实感受,引导对方。这是最不容易引起对方情绪,并且可以实现共建观点库。

当对方已经有情绪,怎么办呢?

一是道歉,觉得自己做得不好的时候,向对方真诚地道歉,“我可能刚才的话伤害你”;同时要结合对比陈述法,“我并不是想指责你,我只是想解决问题。如果有什么做得不好的,请你原谅。”

结合道歉和对比陈述法,最大程度地消除对方的情绪,在这背后是坦诚真挚的心,如果你的心不真诚,对方能感知到,这两种方式基本是失效的。

倾听方式也是针对这两种情况:


当对方已经有情绪时,不是忽视他的情绪,而是询问观点、感受。尝试去理解他,前文我们说过情绪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当对方想要被理解、尊重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情绪自然就平静下来。

当我们与对方观点不一致时,如何表达来避免引起对方的情绪?三步曲:赞同、补充、比较。传统的方法是立刻否定对方,我觉得你说得不对,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就会进入到你对我错的状态里。可以先肯定对方与你相同的部分,让对方感受到你们不是敌对的状态。再进行补充以及比较时,就不太容易引起情绪了。

第五步:构建共享观点库

还记得我们的第三个模型吗?观点库模型。成功的沟通需要共同的目标和共享观点库,那如何构建共享观点库?

依旧是来自于我们的倾听和表达。

好的表达与倾听方式既能有效处理对方情绪,同时也鼓励双方分享了更多的观点,一石双鸟。

上一步骤中提到的表达、倾听方式里,对比陈述法基本只有消除情绪,其他三种方法是可以同时实现构建共享观点库的。


第六步:决策

真正的问题解决除了双方就沟通达成一致以外,还需要把沟通的内容落实到实际的执行上。涉及谁来做,什么时候做完等等内容。这一步在本书中几乎没有展开描述,在此也不再赘述。

三、习得总结

总体回顾一下,在《关键对话》这本书里,我们抽出了三个模型及一个通用操作方法。

三个模型:沟通双核模型、情绪模型、观点库模型

通用方法:判断—确认共同目标—确保自己安全—确保对方安全—构建共享观点库—决策

模型和方法能不能习得呢?如何习得?这个问题,也许很多人都没有想过。

从学习的四个层次来看我们如何习得这些内容:

意识:需要意识到沟通不是简单的加分项,不是可有可无。是除了专业之外的另一轮驱动,并且如果能正确应对关键对话,这对我们人生的幸福度和职业生涯的升职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理解:理解三大模型,理解情绪在沟通中的重要价值。

掌握:真正地想要把这些模型和方法都掌握,需要学会表达方法、倾听方法、感识情绪,需要不断地调节我们的内心等等。

迁移:抽取的模型和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关键对话的场景,其他关于沟通、关于人的场景也同样可以使用。

作者有话说:

在过去的三个月时间里,我们阅读了上百本经典著作。【沟通情商】专题将作为我们推出的第一个专题读书系列。后续还将推出【高效工作】、【高效学习】专题,敬请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键对话》,三个模型,从难以启齿到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