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拆解文章课堂笔记

齐帆齐微课

文/潇清妩玉


柳叶叨叨老师讲了一下逻辑的重要性,她说做选题和大纲的时候,既要有理科生的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论证充分,还要有文科生的感性思维。把自己的情感沉浸进去,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简单的写文章的逻辑链条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也就是第一部分抛出一个观点,第二部分去论证,第三部分就是告诉大家怎么办?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套路,其实还有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就是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常常用到的起承转合。

这个开头,或者叫切入点,通常通过新闻或者热搜话题切入,然后承接话题,抛出作者的观点,然后再用案例证明观点,最后总结归纳统领全文。这其实就是一个串珠子的过程,把我们的散点知识和逻辑这条线串起来。

任何文章都有一条线,就是我们的核心观点,这个在我们落笔之前都该弄清楚。新媒体文章最好不要自嗨,灵感来了,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必须得考虑读者的感受,所以,文章的核心非常重要。

我们根据核心这句话去开枝散叶,不能忘记主线,不会写着写着偏离,然后收不回来。只要我们把这个起承转合布局好了,整体的逻辑就能站住脚,如同盖房子,搭好框架,才能继续考虑增砖添瓦,以及装修的问题。

我们这个逻辑的整体其实是比较简单的,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拆解拾遗文章《周润发: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开篇问周润发出道以来赚了多少钱?后面进行了回答很多钱,但是呢,转折点就是都捐了。捐了以后怎么过日子呢?然后又有回答,就是简朴地过。用金句来回答,就是做回普通人。适用的郑伊健这句话,说的很到位,当很多很多明星整天想着如何炒作自己的时候,发哥已经做回了普通人。这样的日子有意思吗?回答是发哥觉得有意思。

用他的金句是,他觉得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烟火气才是生活的真谛,没有了烟火气,生活就是一场孤独地修行,然后还有一句就是,人间最有味的就是这清淡的欢愉。

都说周润发活明白了,那怎么来证明他是活明白了呢?后面用了几个方面,来并列的论述了这个论点,捐款朴素的生活,以及友情爱情事业生活各个方面。

友情他是用的吴孟达的这个素材,然后最后用了金句,他当面批评你时却在背后说好话,他从不阿谀奉承,却时常雪中送碳。

爱情用的是什么素材呢?就是31年零绯闻,有人问发哥,你觉得爱情是什么呢?他说是感恩与陪伴。

事业方面是有兴趣才有意思,金句就是我想起了一句话,人无癖便无趣,人无癖就活得百无聊赖,人有癖,功夫花在所爱之事上,物我两忘,不是高人便是妙人,而发哥就是这一妙人。发哥的爱好是爬山。

最后结尾又紧扣了这篇文章的核心,周润发是一个活得明白的人,然后金句就是,人活着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活着,第二个层次是体面的活着,第三个层次是明白的活着,而周润发就活到了这第三个层次。

这篇文章就是用到了比较简单的逻辑,把一个核心的观点拆解成了一个个的小问题,通过大家的求知欲来层层的深入,这样的好处就是别人会跟着你的节奏走,有时候甚至会沉浸其中,而忽略掉了要反驳你。

这就是一个逻辑链条在人物稿中的体现,上一次的作业,同学们不止提到了关于那个人物稿大纲的书写,还提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人物特质的提取,也就是说很多同学面对素材,不知道怎样去提取人物的特质。

我们看一下这篇文章,《朱一龙,一辈子红一次就够了》写的是朱一龙,我想在座的肯定有不少认识他的,他是一名演员,然后我们写演员的话,我想大家常规的写法,一般就是说写这个演员努力做事专注,演技好,肯吃苦,我想大家第一个念头想到的这个演员的人物特质,或者是说写的角度一般就是这几点。

而这篇文章完全没有从这样的角度切入,他的观点是什么呢?如果看到最后的话,我想大家应该能提取出这个核心的观点,也就是说这篇人物稿的底层的逻辑是什么?就是胡适这句话,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在这篇文章中,朱一龙其实就是成为一个工具人,通过他的经历,他的故事,作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我们来看一下朱一龙这篇他是怎么写的?开头肯定是用朱一龙红了这个切入的,因为当时是2019年的这篇文章,当时朱一龙特别红。

第一段和第二段都写到了朱一龙红了,但为什么是朱一龙呢?为什么是朱一龙红而不是其他人呢?后面正文,其实就是写朱一龙的人物故事。朱一龙整个的经历这一块儿,中间的还是以时间为限。

他先是怎么写的呢?先写朱一龙是一个很普通的人,都是哪些地方普通呢?刚开始考电影学院,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就像这个老师说的,他就是一张白纸。

在后面,又说到朱一龙是一个天分,非常普通,你看啊,连普通话都说的很一般,然后性格呢,也不太适合表演。

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他是怎么日拱一卒的呢?后面作者以时间为限,通过几个方面来体现了朱一龙的日拱一卒。

时间上肯定是在学校里,朱一龙是一个特别肯用功的学生。毕业以后,朱一龙又是怎么做的呢?并没有好高骛远,虽然就是说试戏的时候屡屡碰壁,但是,他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踏踏实实地找了一个毫无名气的小公司,然后接下来,选择了一个很务实的路子,在奔跑中找机会。

毕业以后又开始说他演戏再演戏,他是怎么表现呢朱一龙的呢?肯打磨演技,全情地投入释放天性。后面朱一龙肯定在演戏,是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沉淀期,也就是说不红。

不红的时候,他又用什么来体现了朱一龙的人物特点呢?也就是说,面对不红的态度,他从来不抱怨,这有引用的一句那个他的原话吗,我不喜欢抱怨,如果你选择去做了,又去抱怨这是逻辑问题。

朱一龙也有自己的目标,因为有自己的目标,所以可以忍受每天去拍小电影,每天去拍各种各样的烂角色,然后这里有一个金句,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努力,而是努力才有希望。

这十年的沉淀最后一下子爆红,那朱一龙面对爆红以后的态度,作者是怎么体现的呢?这里有一个他写到朱一龙让我很佩服的一件事情,就是退回了粉丝筹集的全部应援费。

除了前面用了朱一龙退回粉丝筹集应援费的素材,后面又提到了朱一龙对于自己比较红了以后的态度,用的是2018年国剧盛典上的这一段对话。

这句话是,我一直觉得一个演员要走远,不是单纯的需要很多东西去辅佐这个事情,朱一龙已经31岁了,但他依然不停地在学习。

朱一龙整个的人物故事已经讲述完,结尾这个地方作者是怎么写的?我为什么要写朱一龙呢?因为我觉得他是一个可以做榜样的人。

我们常常说,结尾升华要跟读者有共鸣,如何让读者有共鸣呢?其实有一个办法就是和读者产生联系。让读者看完这篇文章以后,感觉与我有关。

那我们可以看一下作者是如何让朱一龙和读者有关的呢?他是用了这样一个一句话,我想起了胡适先生说的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然后这样一个相貌平平的少年,就像是象棋里面的卒子是那样的普通,那样平凡,和我们普通人一样。

读者就是普通人,朱一龙就是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是那么的平凡,但是呢,却因为在日拱一卒当中获得了惊人的收获。

通过朱一龙这一篇人物稿,给我们这些天资普通的人提供了一个模板,只要有信念,只要肯努力,我们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通过这样一个层次的升华,会不会就让我们读者感觉到呢?原来是朱一龙这个人物给我们的启发,就是虽然我们是普通人,但我们同样经过努力可以成为他这样的人。

如果只是用单纯的论述来结尾的话,感觉还是缺一点韵味,所以作者,又用了朱一龙和记者的这段对话,朱一龙大红以后,记者问他,你不担心掉下来吗?朱一龙回答了一句话,然后作者又说,我觉得这个娱乐圈的慢行者一定还会红很多很多次吧,感觉比说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在这里结尾,有了更多的韵味。

其实无论是人物稿还是观点,在结尾这个地方,一定要给到读者一个正向的反馈,一种正向的情绪可以安慰人心,抚慰人心,这种细腻的感情才会让读者愿意去转发。

一篇人物稿,搭完框架其实是完成了最难的一步,剩下的就是你不断去修复你的细节,比如说素材的选择,然后是每一章节之间的节奏,语言的表达,金句的提炼,这些对于一篇文章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他决定了一篇文章是否具有可读性?能不能带着我们的读者一直走下去,这也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



齐帆齐年度基础写作营打卡作业第76篇,3190字数,共累积144462字数

 70后理工女,高级机械工程师,现在公司做后勤管理。业余时间喜欢读书,写字,瑜伽,修行。已在网络平台发表文字逾百万,并成为签约作者。愿意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希望明天能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逻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拆解文章课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