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因效应:留下最好的“最后印象”

“近因效应”同样是由落钦斯提出的,但指向却和“首因效应”恰恰相反。

落钦斯把“首因效应”的实验流程做了修改,他让AB两组学生阅读詹姆的其中一则故事,然后中途插入了一些其他不相干的作业,例如做一些数学演算、听历史故事,之后再让他们读第二则故事。最后让AB两组学生描述詹姆的性格。

这时候,实验结果就和“首因效应”反过来了,两组学生都对最后一个故事印象深刻,并影响了他们对詹姆性格的描述。

所谓“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呈断续性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最近一次出现的刺激。

表现在人际交往中,也就是我们对他人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

“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的区别之处在于“多种刺激呈断续性出现”。

落钦斯认为: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连续被人感知时,人们总倾向于相信前一种信息,并对其印象较深,这个时候起作用的是“首因效应”;而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断续被人感知时,起作用的则是“近因效应”。

同时,也有心理学家指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区别的前提条件在于: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起较大的作用;而在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起较大的作用。

这也是最符合常识的一种解释,当我们和陌生人相处时,最看重的是首次见面的感觉,而和朋友分别后,最怀念的往往是分别之前的情景。

也就是说,“首因效应”能影响两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是否会成为朋友,而“近因效应”能影响两个许久未见的朋友,是否还能继续维持朋友关系。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

菲比和林奇是邻居,从小在一起长大,菲比比林奇年纪大些,平时就像姐姐一样关心林奇。林奇也从心底里喜欢菲比,把非彼当做情同姐妹的知心朋友。

可是有一次,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她们闹翻了,菲比和林奇吵了一整天的架,之后两个人心里都生着闷气,相互不理不睬。

一个月后,林奇因为父母换工作搬家了,搬去了一个很远的城市,走之前,她和菲比依然没有和好,因为她们固执的认为,对方应该先向自己道歉。

接着,她们就断绝了联系。几年后,林奇和菲比都长大了,小时候闹过的矛盾突然变得幼稚可笑。于是,林奇开始给菲比写信,而菲比也回复了。

两个人恢复了信件往来,但是,她们的关系却再也回不到以前了,因为他们所记得的分别前的最后一幕,是两个人愤怒的争吵,以及相互间冷漠的眼神。

在菲比和林奇多年的友谊中,肯定有许多值得回味的温情时刻,但是,由于她们分离了,所以“近因效应”发挥了作用,离别前最后发生的事情掩盖了曾经的温情。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熟人间的交往中,最近、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甚至可以冲淡在此之前的印象。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现象并不罕见。一个一直以来恶贯满盈的人,因为最后幡然悔悟,放下了屠刀,就会让我们感动流泪,甚至将其当作圣人。

相反,一个一直以来规行矩步的人,因为一时不慎铸成大错,就会让我们咬牙切齿、口诛笔伐甚至把他当做败类……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都是“近因效应”。

因此,无论是“首因效应”还是“近因效应”,其实都是一种偏激的认知方式。我们在为人处事的时候,要懂得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与他人良好的相处。

但也要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落入这些心理陷阱中,在与人交往时,应该全面、深入的了解他人的情况,避免以片面的印象做论断。

你可能感兴趣的:(近因效应:留下最好的“最后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