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之知

知道的越多,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在经历消沉和重新定位之后,才能对自己的能力有较为准确的认识。

《三季人》
《三季人》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们越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不要和脑残争论。因为,有科学研究证明,脑残是真的意识不到自己是脑残。

达克效应

1995年的一天,一个名叫McArthur Wheeler的青年大摇大摆地抢劫了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一家银行。当他被捕后,看着监控录像突然难以置信地说:可我脸上是抹了柠檬汁的啊!

原来,有人曾告诉他,只要把柠檬汁涂在脸上,就能隐身。对此,他深信不疑。这种脑子对我们来说简直不可思议,但请别骂他“傻叉”,他可能会觉得很委屈,或者还会理直气壮地反驳你。

这并不是个笑话,而是个真实存在的心理现象。也并非极端少数,反而无处不在。

1999年,两位心理学家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他们做过四个实验,结果震惊地发现:在幽默感、文字能力和逻辑能力上最欠缺的那部分人总是高估自己,当他们实际得分只有12%时,却认为自己的得分在60%以上!他们把这个现象称之为达克效应。

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又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简言之,越是愚蠢的人,越自以为聪明:不是在撒谎或逞强,是真的打心底里这么觉得!

生活中这种现象其实很常见。比如有的人对任何话题都能侃侃而谈,仿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为听者的我们,有些领域确实所知不多,都判断不了他说的有几分真假。

要么一脸懵地崇拜,要么鄙视他装。但换个角度想,他大概率就是个自以为是的嘴炮。可能了解过一两个词,就能自己夸口出一门学问。这种人,在知识洪流的“尾气”里中毒太深,出现幻觉了。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学生有一次请教说: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

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

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芝诺的观点,此后被总结为一句名言:知道的越多,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所谓初学三年天下无敌,再学三年怀疑人生。随着学习的继续深入,大多数人会逐渐发现自己的不足。这其实是才是一个很合理的过程——在经历消沉和重新定位之后,才终于对自己的能力有较为准确的认识。

无知五分之一法则

美国《赫芬顿》邮报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向公众提出一些非常离谱的观念,比如太阳围绕地球转,彩票是非常好的投资方式,个子高的人跑步越容易缺氧等等,让他们做判断。

但是结果却表明,每一条离谱的观念,都有20%左右的人会盲目相信。

这就是著名的无知五分之一法则,也就是说无论一个观念多么的离谱可笑,在全世界总会有20%的人盲目的相信它,有些人知识的匮乏、或者说认知的障碍,看起来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夏虫不可语冰

所以,不要与思维不在一个层面上的人争辩。

这也是孔子忍着恶心奉承两个毫无学识的老头,就是深知这点。遇到这样的人,赶紧哄骗他们早早滚蛋就是了,还招惹他们干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知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