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
知道了『怎么练习说话』,『怎么练习倾听』
就可以
研习『怎么说服』了,
然后我知道我错了,这中间还有非常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沟通中,会说话会倾听只是第一步,让沟通持续下去才是第二步。
这个过程叫做聊天。怎么让聊天持续续下去?
《会说话的人,都拥有开挂的人生》给了我启发。
先看这张图:
这张图提醒了我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聊天的几种状态:
从内容上看,分为聊公事&聊私事两个方向;
从态度上看,分为想聊&不想聊两个方向;
从立场上看,分为对抗&对话两个方向。
这就是让沟通持续下去需要做的第一个准备:
对自己的沟通处境保持着清醒的认知。
下面这张图,是需要做的第二个准备:
最近我给自己定了个规矩:一周最多在群里聊一次天。
执行得不是很好,但比没有定这个规矩前,表现好很多。
为什么要定这个规矩呢?因为我发现,今年群聊和别人起冲突的次数特别多,
并且群聊一下时间就没了很耽误自己做事。
那为什么我今年群聊的次数这么多呢?是在纾解情感。
今年大环境很差,各种乱七八糟的消息特别多,我没有强大到自己的情绪可以不被这些信息影响,群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的情绪压力。
我有这样的需求,别人也有。群聊中,纾解情绪压力的人很难同频。
不同频,就会有不同的态度、观点、语言,也就很容易遇到不同意自己的人。
遇到不同意见,情绪压力下,反驳往往是下意识反应,于是冲突自然而起。
纾解情感、释放情绪压力,这是聊天的一个基本目的,
也是生而为人、最基本的社交需求。
如果聊天目的止于此,发生冲突是必然的结果,更会激发更多负面情绪。
聊天的目的也许不需要十分明确,但客观上可以简单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增进自己与对方的关系;
第二类是,达成某件事的目标。
当然,这两个目的也会在沟通中交替出现。
把沟通目的看作终点,了解自己就是起点。有人会聊天,有人不会。
认为自己不会聊天,大体上是因为这四种表现:
1)担心某句话说出去后对方的反应;
2)沟通中找不到话题;
3)觉得沟通没有意义;
4)觉得沟通没有重点。
仔细想想,
除了表白时要担心一下对方的反应,任何其他场合这个想法都很多余;
除了工作时要特别注意重点,其他场合只讲重点多是双方处于对抗状态;
除了无聊应酬时的沟通,能有人陪自己无意义的闲聊实在是很幸福的事情;
除了你实在很讨厌的人,总有办法挖掘到聊天话题。
所以第二个准备的重点有两个:
a、确认自己是不是想和对方聊下去?
b、愉快地聊下去,有哪些方法技巧?
我不想争论,所以常常认输;
我不想起冲突,所以限制自己群聊。
休止符,能够阻隔乱我心魂的杂音。
愉快的聊天,少不了两点:
『受人喜爱』的前提,恰到好处的『言辞』。
怎么才能『受人喜爱』?
没有人喜欢一个根本看不起自己的聊天对象。
没有人喜欢一个时不时打压自己的聊天对象。
没有人喜欢一个完全不回应自己的聊天对象。
没有人喜欢一个拒人千里冷冰冰的聊天对象。
没有人喜欢一个总陷入对抗状态的聊天对象。
没有人喜欢一个只在意自己想法的聊天对象。
没有人喜欢一个单方面套路隐私的聊天对象。
没有人喜欢一个时不时打断自己的聊天对象。
没有人喜欢一个以爱之名强相逼的聊天对象。
如果能够避免这9项表现,很难不被人喜爱。
因为那时的你,谦柔如水、温润如玉。
什么是恰到好处的『言辞』?
1)有意识地重复对方的话;
2)用正面词汇把聊天氛围导向活泼;
3)多用赞美词发掘对方的优点;
4)学会提问,但是要慎用Why;
5)在接话时先加个垫子,比如『Yes and 』。
这些要求表面上看起来是要求正能量、拍马屁,
实际上是要求聊天时自己能做到『克制』。
人太喜欢也太习惯放肆,放肆是伤害,伤害即失去。
我们心怀善意,不是为了吵闹。
我们这么努力,不是为了失去。
我们愉快地聊天,是为了有一天
即便静默也不觉得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