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的不良后果

        2019年7月7日李慧慧分享第292天:

        使用奖励的诱惑同样会造成不良的效果。孩子逐渐学会,无论父母要求自己做什么,都必须提供奖励。今后无论做什么,即使是与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没有奖励就没有动力;如果其他人对自己有什么要求,没有“甜头”是绝对不行的。

      奖励根本起不到鼓励儿童的作用,恰恰相反,它是让儿童泄气的最佳手段。“今天要是乖乖的,妈就给你买巧克力。”潜台词是,“你本来是个不乖的孩子,如果今天破格表现好了我就给你点甜头。”使用奖励手段无法培养儿童的责任感,当一个孩子自律、负责地行动时,这是他应当做的,我们没有必要额外奖励他。

        美国的心理学家早就做过这样的试验:让儿童面对一串问题选择答案按钮,选择正确,就有糖果出来奖励他们。多次试验的结果如出一辙:发展答案和糖果的因果关系后,儿童的兴趣马上转移到琢磨出控制糖果的秘密上。一旦他掌握了这个秘密,他就再也不愿意回答问题了。凯根博士解释说,这不是因为孩子们得到了足够的糖果,从而感到厌倦,而是他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他们的动机不在于得到糖果,而在于解决如何获得糖果这个未卜。因此,奖励对于维持良好的行为来说,其长远效果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中国的老师们也早已发现,“表现好就得小红花”之类的传统奖励手段,只是在一开始实施的阶段因为新鲜好玩儿而有些收效。时间长了,小红花的激励效应逐渐趋于平淡,孩子们也就无所谓了。那些得不到小红花的儿童,会转而采取激烈的反社会行为来获取老师的关注。可以说,这种奖励机制弊大于利。

      给儿童的操行和成绩举行公开的评比,无异于告诉孩子们:你只有表现得符合我们的标准,你才被接纳。这对于评比表上领先和落后的孩子都是一种打击:领先的孩子非但不能从中获得自信,反而愈加确认,自己必须“做”得符合某种统一的标准,才被接纳,否则优越的位子就岌岌可危;以后当他们遇到不能确定自己能表现出色的情况时,就干脆退缩不前。落后的孩子则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感到被拒绝。如果家庭、老师、学校不能够做到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给孩子归属感,孩子又怎能做到无条件地接纳自己、接纳别人、爱自己、爱别人呢?又怎能建立自信心和安全感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奖励的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