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4|杂谈:想要改变,从小事开始,现在就行动
迟到千年/2023.5.25
开车上下班来回的路途中,从樊登听书上听了李松蔚老师的《5%的改变》一书,让我迫不及待地开启了此书的阅读。
吸引我阅读此书的原因在于它的书名“5%的改变”。当自己处于瓶颈期,或者更直白地说处于迷茫期,许多时候我们都期望有所改变,但想要改变何尝容易,脑子里似乎已经盘算计划了许多改变的着手点,却迟迟不见行动,被“明天开始”或“等某件事情达成或不达成就开始”的声音所掩埋。
当我看到这个书名时,我想到了自己曾处于迷茫时期自己所经历的种种,当自己从迷茫的沼泽地中挣脱出来之后,我竟发现我所采取的行动,我所做出的改变,不就是老师书名中所写的“5%的改变”吗。5%的改变,就是微小的改变,从一件小事做起。
这本书读起来既轻松又扎心,轻松在于李松蔚老师全都是以咨询案例的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讲述,读起来容易理解,而扎心又在于这些案例中或多或少的总有那么几个不自觉地自己便会对号入座,仿佛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和烦恼。
老师在书中讲道,关于自我,想是想不明白的,解决办法往往需要行动。积极的行动会开启一条“行动让人的状态变好,状态变好又带来更多积极行动”的正反馈循环链路,它就像一条“向上螺旋”的链路。与之相反的就是“向下螺旋”的恶性循环:因为心情不好,导致什么都不想做;因为什么都没做,导致心情更差。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靠思考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越想越难受。这种时候做好的办法是少想,多做。一旦开始做事,就启动了“向上螺旋”。
道理说起来容易,但要启动这个环路却不简单。
第一步,无论如何先做一点对自己有用的事,哪怕看起来是没有意义的小事。这就好比滚雪球:开始了,雪球就会越滚越大。一切的关键在于动起来。
有时人们不愿意开始行动,会把原因推给“状态”:等我状态好了,这些事都会水到渠成。但这很难实现,因为不开始行动,状态不会自己变好。要考虑的恰恰是在状态不好的同时,如何才能够迈出那一小步。
去年上半年开始,我的个人状态非常糟糕。我负责的工作范围和职责,相较于本部门其他所有团队的职责定位来说,属于支持部门其他所有团队高效工作的职责属性,看起来非常重要,但却并不在老板关注的视线范围内,工作目标不确定,团队发展方向也捉摸不透,让我有着非常强烈的焦虑感,担心现在做的这一份工作无法让自己和团队成员继续成长,进而失去竞争力,当总有一天因为年龄问题被淘汰之时,无法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这种从未真实发生的关于未来危机感的想象在自己的脑子里愈演愈烈,折磨着自己,更是让自己对正在做的工作产生了强烈的厌恶感。
当时有许多改变的想法占据着上风,但却迟迟未付诸行动,一拖再拖,拖了半年之久。促使我迈出第一步采取行动改变的动力,来源于去年机缘巧合地看了周岭老师所著的《认知觉醒》一书。
如今回顾自己去年所采取的行动,也不过是几件小事情,这几件小事情有的坚持做了下去,有的尝试过后失败了。
做成的这几件小事情,增强了我的自信心,让我认识到自己并不差劲;而失败了的小事情,让我釜底抽薪般地认识到,即便我脑子里想象的那般场景:未来的某一天我被公司淘汰了,并且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竞争力不够而找不到工作,真实发生了,谁能保证它真的不会发生呢?但它真的发生了,对我、对我的家庭又能影响多少呢?
谈及失业,尽管这是我想象中可能发生的事情,毕竟谁都不能保证它不会发生,失业并不是一件小事,直接的影响就是家庭总收入的变少。的确如此,但仔细想想,家里也并不全依赖于我的这份收入,即便明天我就真的失业了,家里也不会因为我的失业而歇不开锅,似乎肉眼可见的几年之内影响并不大。
我和贾董工作忙碌,鲜少有时间能够每天陪伴玩子,在孩子的成长陪伴方面,我俩其实并不合格,并不是一位合格的父母。对于孩子来说,性格和习惯的养成,学龄前的这几年是黄金时期,一旦错过便就真的错过了。
从去年开始,我所坚持做得其中一件小事,便是坚持学习、思考和总结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的成长,并开始记录和书写孩子成长的点滴。
我为何不能够成为一位全职父亲,在家好好照顾孩子,引导和陪伴孩子的成长呢?我为何非要将自己的前进方向只看向工作这单一方向呢?
突然之间,我豁然开朗了起来,经与贾董敞开心扉地交谈之后,我俩都接受了我继续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发展,尝试着做出一些改变,但并不将我自己的成长全都寄托于当前的工作方向了,我将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将自己的精力腾挪出来,更多地陪伴玩子的成长。如果真的面临我被公司淘汰的那一天,我便坦然接受,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陪伴孩子成长中来,人生之路才刚半场,生活自有出路,一切尚未可知呢。
当我的观念和想法发生了改变,随之而来的便是行动上的改变,工作环境和工作质量竟然也发生了不少的转变,意料之外的转变来源于老板开始关注我所负责的这一块领域了,于是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做出改变,正是因为自己没有想明白其中的道理,又或是想得太多将自己困在想象的牢笼之中。
周岭老师在《认知觉醒》一书中讲道了两个成长中的悖论,一个悖论是想先看到结果再行动的人往往无法看到结果。另一个悖论是当自己从来没有主动做成过一件事情的时候,总会以为做成一件事很容易,于是生出很多不切实际的欲望和想法,而欲望越多,就越做不成事。
这个世界是有认知层次的,处于下一个认知层次的人往往看不到上一个认知层次的风景,因而只能用自己认知层次内“狭隘的视角”来判断,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这些东西虽然很有道理,但似乎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用。
就像我们没有了解和琢磨透海淀“鸡娃”妈妈们的方法前,我们的第一直觉就是我们不要变成她们。而当仔细研究琢磨透了这些所谓“鸡娃”方法后,我们才能够知道这些方法的好与不好,才能够有所判断和抉择,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让自己家的孩子使用。
只有当我们真正做成一件事之后,才会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其实很少,这样就不会想要那么多了,而欲望一少,焦虑消散,我们反而能更专心地做好手头的事情了,而专注、持续行动,直到突破阈值,才能看到更高层次的风景,达到更高层次的认知。
让我们感到困惑的事,道理知道的越多,行动力更弱,因为总以为还有更好的道理等着我们去发现。
可是,真正的捷径正是那条看起来漫长且低效的行动之路。学习任何一门技能,本质上都是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在建立连接。用神经科学的术语解释就是:通过大量的重复动作,大脑中两个或者多个原本并不关联的神经元受到反复刺激之后产生的强关联。
德内拉·梅多斯在《系统之美》书中讲道,世界上有一个底层的系统规律叫做“增强回路”,它的发生就好比两个小孩子发生了争执,一个人打了一拳,另一个人就更用力地踢了一脚,他们每一次的反应都会强化矛盾,升级暴力。注意力的使用,同样遵循这个规律,最初的选择会影响行为自动增强的方向。
注意力的增强回路是正向还是负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初的选择。在增强回路的起点,做出有力选择所消耗的自制力最小,如果等负的增强回路形成,再想改变就很难。
所以,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在初始阶段,强迫自己先做重要的事情,一旦进入正向的增强回路,便能拥有强大的行动力。
懂得百点不如改变一点。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
想要改变的发生,从小事开始,从5%的改变开始,现在就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