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历史故事之五:处死家父,重用儿子,为何治水非得找这家人?

无名新编历史故事第五集

上一集我们有提到过,舜杀了治水不力的鲧(gun,听这名字读音就感觉有点不妙),改派他的儿子禹去对付洪水,成就了一段“三过家门而不入” 的世代流传的佳话。

在以往的历史教材中,以及《上下五千年》的各种读本里,都没有交代舜杀了鲧后,为何还要重用他的儿子禹?整个部落联盟就没有专业的水利人才了吗?这确实有点违背人情和常理。

或许那时候还是原始部落联盟,还没有什么家国观念,所以禹大概不会像后来的赵氏孤儿那样为了家仇国恨,忍辱偷生,苦练神功,寻思着日后如何报仇雪恨吧。否则,留草留根的做法绝对不是明智的选择。

易中天教授新写就的《中华史》倒是饶有兴趣地作了这方面的探讨。大概内容是说鲧不单只是当时大家公认的水利专家,而且以他为首的那个部落分支也日渐强盛,成为当时“社团老大”的潜在威胁,于是便被有关部门罗织了“治水不力”莫须有的罪名咔擦掉了。

这样做就不怕禹日后知道真相,闹得天翻地覆,鸡犬不宁么,为何还要重用他?除非一个最大可能就是鲧和禹的夏族群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水利技术或土木工程技能,这种技能在鲧的时代还不成熟,到了禹时就遥遥领先了。所以部落联盟首领为了拯救民众于滔天洪水中,也就不得不重用假想敌家的孩子。

在原始社会,人在自然的面前都是很弱小的,谁掌握了对抗自然灾害的技术和能力,谁就是时代的强者。所以,后来禹成功解了水患,拯救了民众,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部落联盟的新首领。禹有没有秋后算账,为自己的父亲报一箭之仇,这个历史上没有记载。

当然,这也是一种推测的说法,大家不一定要相信,更不必去深究。我们这集的重点,也不在此。我们还是回归“正道”,聊聊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吧。

由于技术和条件所限,禹的父亲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都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据说他只懂得水来土掩,一味的堵堵堵,洪水久久盘旋不去,灾害就闹得更凶了。

有了父亲血淋淋的教训,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他认为洪水宜疏不宜堵,就采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滔滔洪水引向大海,才有了后来老夫子站在河边发表感慨“逝者如斯夫”。

据说当初禹接到治水总指挥的任命书时,刚刚新婚没几天,连婚假都没休完,更别说去蜜月旅游了。禹没有时间跟领导闹别扭,他撸起袖子加油干,和老百姓一道,戴着斗笠,拿着铁锹,挖土,挑土,垒土,连腿上的毛毛都磨光了。

禹夙夜为公,为了治水,奔走劳累,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留着娇妻独守空房。有一次,他的妻子生下了儿子,小鬼哇哇哇地哭过不停,禹又一次经过门外,听到哭声,心都要碎了,但他还是咬咬牙,跺跺脚,愣是没有进去看妻儿一眼。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叫龙门山的大山,堵住了河水的去路,把河道挤得很狭窄,奔腾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沿途泛滥成灾。禹于是察看地形,决定在这座山开一个大口子,疏通堵塞在上游的洪水。

现在位于山西河津的禹门口,相传就是大禹治水时开凿的。禹先后共疏通了三百条大河,三千条小河,小湖、小溪不计其数,才把洪水全部疏流完。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禹终于把洪水都引到大海去了。民众们又有田地可种了,这样大家的吃饭问题也就解决了。

“谁让我有饭吃,我就跟谁干!”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也是社会发展的规律。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德无量,也提高了自己在部落联盟中的威望。舜年老了以后,不管愿不愿意,也得像尧一样把帝位宝座传给了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禹。

传说禹年老的时候,曾经到东方视察,并且在会稽山(今浙江绍兴一带)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召开现场会。去朝见他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这就有点入朝觐见的架势了。这也说明,大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了还不是国王的国王了。

现在在浙江绍兴的会稽山麓,有一个大禹陵,传说大禹死后就是葬在那里。

大禹死后,他的王位没有像尧和舜那样继承到别人手里,他所在的夏部落的贵族都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

这个启,就是当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时,那个哇哇大哭的孩子,果然是虎父无犬子,他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从此创造了中国“家天下”的历史,也开启了王位世袭的惯例。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也叫华夏民族,也源于此。

关注无名随笔,我会继续给您讲述新编历史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编历史故事之五:处死家父,重用儿子,为何治水非得找这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