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场千年的雨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 。今年成都的清明以后,春雨总是在夜里滋润万物。淅淅沥沥的雨声不绝于耳,让人不由得想起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一千多年前的成都西郊外,饱经忧患、备尝困苦,又刚结束了“一岁四行役”,也就是一年之中四次颠沛流离、长途跋涉的杜甫。在友人严武的帮助下,在朋友的资助下,于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这对杜甫来说,能在成都一派安详的社会环境中,忽然获得这样一个安身之所,自然是喜不自禁。于是,他也像农人一样,亲自耕作种菜养花,过着稳定的生活。就在前一年的冬天,直到这一年的二月间,成都一带出现了旱灾。当春雨来临之际,杜甫极为欣喜,他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写下了一千多年前蓉城这场善解人意的春雨。春雨使杜甫居住的浣花溪畔的草堂,被露水盈花的美景簇拥,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沧海桑田,岁月更替,今天的蓉城人们,依然能在春夜里感受春雨对万物的润泽;依然能在晨光微曦时,看到带雨的鲜花沉甸甸的,把锦官城装扮得分外妖娆。

今年蓉城的春雨从清明持续到谷雨以后,暮春时节的雨声越来越大,从淅淅沥沥到滴滴答答,好像是与春日最后的时光,做难舍的告别。披衣起身来到父亲家的阳台,春风拂面,雨声如天籁。仿佛看到了宋朝词人蒋捷,在雨夜中吟咏《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年少的时候,在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温馨缠绵的罗帐春浓。人到了中年,在漂泊异乡的小船上听雨,看着蒙蒙细雨中的茫茫江面,西风中,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而现在,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雨。两鬓斑白的暮年,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就让台阶前的小雨,一滴一滴到天亮吧。

一曲听雨,听到的是人生短暂。仿佛三个画面,就囊括了人的一生。听雨,听到的是温软香艳中年少轻狂的安定;听雨,听到的是凄风苦雨中离群孤雁的动荡离乱;听雨,听到的是孤寂孤冷中的劫后荒凉……人生就是如此的短暂,当一份记忆仿佛还在昨日,却已流逝数十年;人生就是如此的无奈,家事国事世事只在转眼之间,落幕已成过往,唯有风吹雨打跨越千年。

听雨,还能听到什么?从艮岳到艮山门,从河南开封到浙江杭州,从宋徽宗宣和四年到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从北宋到南宋,一个朝代的更迭。听雨,还能听到什么?听雨,不仅能听到蒋捷的人生况味和家国情怀;听雨,还能听到宋朝一个时代的挽歌……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一场千年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