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2听书笔记:学习动力从哪里来?

学习动力从任务设计中来

为什么设计了学习任务,孩子就会充满动力?

认知科学规律告诉我们,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在心里确认三个问题:

一是我喜不喜欢这件事;

二是这件事对我重要不重要;

三是这件事我能不能做好。

只有在这三个问题上的回答始终保持肯定,那么一个人就会持续地处于学习状态。这就是学习任务设计能够激发动力的原因,它会让学习过程发生三个转变:有意思、有意义和有可能。

还是拿“玉米粒儿的旅行”来举例子。

有意思

传统课堂,老师绞尽脑汁设计了很多活动,他觉得有意思,但学生却可能没感觉。因为知识是老师硬塞给我的。学了以后到底有没有用,我并不知道。胃和小肠的功能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也不关心。所以,一堂课40分钟,学生“迷迷糊糊地来,热热闹闹地做,稀里糊涂地走”。

而学习任务呢?让孩子亲自体验玉米粒经过人体的过程。有的孩子把玉米粒拉出来了,有的没有动静,这就非常有意思了。一下子就能打开孩子学习动力的开关。

有意义

传统课堂,习惯把学习的意义窄化为获取分数,更看重结果,而不是过程。

而学习任务呢?它的意义来自真实世界,我要为我和我的父母设计一套健康饮食方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孩子们第一反应是调用已有的知识,一看不行,就会去主动发现新知识,持续思考与探究,直到把问题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产生情绪波动,增加反思频率,作出负责任的决策,产生深度体验。每个人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或许不同,但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知识、人体平衡健康的知识等等学科要求并没有绕开,都尽在掌握了。

有可能

但这还不是全部,任务设计最终的目标是激发孩子的潜能。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埋得很深很深,如果没有丰富的学习经历让他去尝试成功、品尝失败,那么他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擅长什么、还能做什么。好的学习任务,能创造各种可能性,让孩子在学习中暴露自己的认知水平、看见自己的成长。

在“玉米粒儿的旅行”这个任务中,有的孩子发现自己擅长做社会研究,有的孩子发现自己口才好,有的孩子在团队中起到了领导协调的作用。如果没有这样的学习任务,只看到一次考试成绩,这个孩子分数高,那个孩子分数低,是不是就抹杀了太多的可能性?

所以,学习任务设计就是一个让学习变得有意思、有意义、有可能的操作系统。它能够把学习动力源源不断地激发出来。

最近几年,国外涌现出各种各样新型的教学流派,什么美国的PBL(项目式学习)、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等。看起来眼花缭乱,我们经过大量研究得出结论,它们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学习任务设计。

设计学习任务的六条黄金法则。

法则一:从孩子熟悉的生活半径开始。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用已有的经验。

法则二:具有适度的挑战性。从而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始终跃跃欲试。

法则三:没有标准答案,只有解决方案。最终攻克一个具体问题,获得成就感。

法则四:创造各种各样合作的可能性。让孩子在协同他人、连接资源、人际互动中适应不确定性。

法则五:学习成果作品化。通过公开展示,从他人的评论和反馈中看见不一样的自己。

法则六:高度承载学习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悄无声息地达成预期的知识、能力标准。

按照这六个法则设计学习任务,就能够实现闭环。长期在这样学习任务的培养下,就能够回到教育的本质:唤醒自己,发现自己,进而成为自己。

“任务”是生活的基本形态

说到这,你可能还有一个疑问,这样的学习能得高分吗?

我给你看一道2020年北京高考语文微写作题 ——

学校举办“生活技能大赛”,同学们可展示烹饪、插花、手工制作、修理器具等技能,请介绍一项你擅长的生活技能。

如果学生平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学习任务,写起来可能就会很苍白,很难拿到好分数。

其实,学习任务不仅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是职场和生活的基本形态。你现在所从事的工作不就是由大大小小的任务构成的吗?有的人总能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有的人却总觉得无聊,区别就在于你是否获得了有意思、有意义和有可能的深度体验。

100年前,教育家杜威说:如果我们用昨天的方式教今天的学生,就是在剥夺他们的明天。

确实,照本宣科灌输知识不难,而要设计出一个好任务却很难。但是2020年疫情的爆发将这个挑战凸显了出来,加速了全球教育者改变现状的决心。

按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设定的时间表,我们的预测,未来20年,类似北京未来城这样的学校会成为常态。因为它能够将学生的未来生活与今天的学习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学习的动力才会源源不断。学生才会把学习的责任担在肩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112听书笔记:学习动力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