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记录第175天/写出让人关注的文章才算完成公开写作的目的

2021年7月20日

~4:56完成《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朗读打卡,写了如下读书笔记。

看到昨天的内容,因为对雨果的《九三年》整个作品没有什么感觉,也就对昨天的内容没有什么触动。

今天终于得到老师,关于雨果观点的分析,这时就有了不少触动:

先梳理一下老师整理出来的问题。老师说如果在苏中采用了苏格拉底启发式提问的方法,引导读者思考下面这些问题:

第一,政治主张(派别)和亲情哪一个更重要,更有凝聚力?

这个问题雨果已经给了答案:那就是政治主张。《九三年》中虽然三人都是亲朋,但却因为政治主张反目成仇。

从这个角度来看,好多的文学作品已经现实生活中其实都会遇到这个问题。

比如:《书剑恩仇录》里的陈家洛和乾隆如此、《刀锋1937》中的郑树森和庞德,甚至在解放战争中,多少兄弟、朋友、父子因为观念和主张的不同而反目成仇。

第二,朗特纳克该不该受到处罚?

第三,朗特纳克有没有人性?

第四,朗特纳克做了善事,有没有资格将功补过?

第五,郭文是否是个烂好人?

这一点连雨果自己也处于一个矛盾之中,他一方面将郭文这个烂好人处死,另一方面,却又讴歌他的善。

吴军老师更提到在全球化的今天和西方人打交道,就必须理解他们中有一大堆欧文这样的烂好人,如果不认同他们,就很容易受到围攻。

我尤其对这句话印象深刻:

他们(不少欧洲人)不会站在全局的高度来决定如何做事,很容易被一些善行感动。

其实好好想想,何止是他们,我们自己很多时候不也是这样吗?

第六,为什么正面角色都死了?反面角色反而逃脱了?

关于这一点,吴军老师则指出:不管是保皇党还是共和党,面对平民都同样冷漠残忍,芸芸众生,在他们眼中,不过是实现自己政治目的的工具。因此在雨果的眼中,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正派和反派之分。

这让我想起了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确实世界的复杂,人性的复杂,远不是一个正派和反派,这两个所谓的对立观念就能描述的了的,尤其是当你自己站的立场不同,你就能看到不同的故事。

最后吴军老师指出:

好的,作品不是给一个完美的答案,而是启发我们做更多的思考。

提出一系列大家关心的问题,引发读者思考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此外,无论是写作还是作报告,都要留点余味,让一批又一批的读者或者听众讨论争论起来,私享久流传下去了。

而完全无争议的作品,其实不能算成功,只能说明你没有触动人心灵的最深处。

上述文字对我的触动很大,先留着,以后对我的写作或许有用。

(今天虽然没有整理昨天的笔记,更没有先完成公众号和的日更,但读完书做完读书笔记又是这个点了,看来下次还是得把时间安排得更紧些,不然更多的时间都用来犹豫和纠结了,反而效率更低了。

看吧,这会儿自己就已经又在纠结了,甚至开始苛责自己效率低了,与其这样,不如赶紧去做事。

更何况虽然用的时长差不多,但时间更充裕,读书笔记思考时间就更充足,虽不能保证输出的文字质量就高一些,但既然都过去了,纠结、苛责都没有什么用。

觉得这样做效率不高,那就接着按自己觉得效率高的方法,做就是了。)

完成上述记录,出去上了个厕所,已经是5:09了。不纠结了,接着读书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长记录第175天/写出让人关注的文章才算完成公开写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