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一个家庭里成长,要长达十几年,每个人的人格成长和人际关系互动,主要是在家庭里完成的,童年期又是人类社会化的关键期。
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我们人生的基调,在童年就已经奠定了。
从孩子出生开始,就从生理到心理需要极度依赖父母,所以,不同的家庭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极其不同的影响。
并且,这样的影响是一生的。
很多父母会就具体是养育方式焦虑:该不该打孩子?
对孩子发火了,怎么办?…….
可真正的问题,不仅仅在于父母怎么养育孩子,更多的是和父母本身的人格有关。
和孩子的互动中父母更多无意识的投射出自己。
父母会投射出自己的恐惧;当年自己未被好好照顾而过度弥补到孩子身上;父母投射出自己没有达到的对自己的完美要求;父母需要孩子替自己完成未完成的梦想……这些都会让孩子在养育中用力过猛。
所以,父母在养育孩子中怎么说,怎么做不重要,父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着什么样的人格,这才重要。
在原生家庭里,母亲对孩子的恰当回应,能够给以孩子安全感。
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将成为以后孩子在人际互动中和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模式。
在孩子成长中,如果有的创伤经历,让孩子留下了烙印,孩子在成长中,总会重复同样的事件,在无意识里面,期望不一样的结果。
由于之前TA只会按固有的模式行事,所以,每次同类事件都会造成同类结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强迫性重复。
在心理咨询里,这一部分,也是心理咨询师要帮助来访者解决的。
曾经看过一些介绍周星驰的文章。谈到周星驰的电影成就斐然。
可他在生活里,在亲密关系里和电影里的角色迥然不同。
在一次对他的采访里,他谈到了父母的不和。甚至谈到父母打架方式……这些都给他记忆里留下深深的印记,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他的行为模式。
他在事业上是极其成功的,可谈及自己的感情生活,他是落寞的。
有这样一个男孩,他成长在一个不太能表达情感的家庭,父亲经常会在周末带他去一个相对贫穷的地方,让他看看自己成长的环境有多好。
在一个周末,父亲照常带着他去到那个地方,到了以后,父亲要和别人谈事情,让孩子去外面等。
外面是一个极其不安全的地方,他正在到处溜达,来了一个比他高大的孩子,先是把他打得鼻青脸肿,然后掏出刀,让他把鞋和袜子脱下来,然后拿着鞋袜就跑了。
他回到父亲那里,在看到父亲那一刻,开始大哭,父亲问清了缘由,接下来,给了孩子一顿响亮的耳光。整个下午,在孩子的耳边,父亲打他耳光的声音,挥之不去。
那年,男孩11岁。
第二天,父亲带他去了一个拳击教练那里。
之后这个男孩明白在这个家庭里,他的委屈,无助,恐惧,不会被看见,你必须表现得坚强,勇敢,哪怕,你只有11岁。你只能以暴制暴。
后来,一个男孩和他起了冲突,他把对方打到面目全非。
在他成年后,看起来,他是成功的,但他几乎没有什么情感体验。他使用了情感隔离,逆恐行为这样的防御机制。带着极其厚重的壳生活。他也只能接受表扬,赞美。非常典型的自恋人格。
所以,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可能是家庭系统出现问题。除了孩子需要做心理咨询,父母也可以尝试着真实面对自己。尝试着理解孩子。
原生家庭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人生基调。父母需要陪伴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