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国农耕历史文明 ——北京教科院大兴实验小学中国农业博物馆活动记

​11月22日,北京教科院大兴实验小学的99名师生,来到中国农业博物馆开展以“中国农耕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是为了帮助小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农耕历史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经验,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品德和吃苦耐劳精神,加强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国农耕历史悠久,农耕科技、经验和文化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对于目前很多生于城市、长于城市的青少年来说,农业生产活动已经是一个非常陌生的事物。

孩子们探究都江堰水利工程发展史

人类历史上农业生产活动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不同地域的农业活动有什么特点?

我们的先人发明了哪些高效的农业工具和水利工程?

家禽饲养、纺织技术是如何出现并演变的?

我们脚下的土地是如何形成的?

不同地域的“泥土”有什么差异?

……

带着这些探究主题,学生们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从远古时代的农耕活动开始,对我国不同时期农业的主要特点、农具、纺织、家畜饲养、土壤等知识进行了现场探究,同学们与农业文明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对话。

中国农业博物馆里的布置场景化很强,力求对古代历史场景进行再现,让人浮想联翩,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时空中。

工作人员讲解“农耕五祖”的贡献


农耕五祖:传说中是他们发明了华夏的原始农业:伏羲(xī )“教民养六畜,以充牺牲”,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神农氏选出了“五谷”, 发明了木耒(lěi)、木耜( sì)(古代的翻土农具,可看作犁的前身),并教会人们农业生产,使我们的祖先结束了漂泊流徙的状态,过上了定居的生活;黄帝率领他的子民在中华大地繁衍生息,形成了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嫘(Léi)祖传说中是黄帝的元妃,也是养蚕制衣的发明者,被尊为我们先祖女性中的杰出代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故事妇孺皆知,他带领我们的先民防除水害,并指导他们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大家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农业文明陈列馆

虽然农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现在的城市人已经远离农业生产现场,究竟农业活动是如何产生和进行的?来到中华农业文明陈列馆可以找到答案。陈列馆从农业文明的起源开始,告诉人们农业文明如何在上古时代逐渐萌芽形成。

孩子们探究农具的用途  
孩子们探究锄头的演变历史

在导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来到馆内,认真聆听导师对于各个农业生产活动的讲解、细细打量每件农业工具和使用场景、仔细记录研学手册中相应的知识点。在活动中,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求知欲,对于不懂的地方,同学们会认真思考,当场向导师提出困惑。当导师讲到新疆坎儿井时,同学们都很困惑渠里的水是否是地下水?这个水渠是自然形成吗?导师让同学们通过观察,先思考一下自己寻找答案,然后再为大家讲解,告诉大家坎儿井是人工开凿的,里面的水是高山融雪形成的水,同学们听到正确的答案后,纷纷惊叹坎儿井太神奇了。

通过了解农耕文明知识,同学们对人类社会的农业生产活动形成一定的认知,对我们今天的食物、衣服、家畜的演变发展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正是由于人们的努力和聪明智慧,才不断的发明出更高效的生产工具、科技,这些高科技和工具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前进,让我们的今天的生活更加便利和美好。

探究古人如何生活耕作  
认真探究农具的奥秘

土壤标本陈列馆-大地母亲的秘密

土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泥土,平时几乎没人会注意到它的存在,有时候甚至会因为弄脏衣服而烦恼、厌恶,但是土壤却支撑了人们生产生活的一切,粮食、水果、蔬菜、树木需要生长在土壤中,土壤就是我们唯一的“立足”之地。

了解我国土壤资源分布状况  
土壤污染问题探究

同学们进入中国土壤标本陈列馆,看到了不同的土壤颜色、分布、成因、成分等,原来土壤可以分很多种,不同的土壤特性不同,也不是所有的土壤都可以种植庄稼。在这里,同学们还了解到,虽然我国国土面积很大,但是可耕地面积只有12.84%,其它都是无法耕种的山地、荒漠等,所以现在的耕地资源弥足珍贵,需要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同时,有限的耕地面积也意味着无法种植更大面积的粮食,粮食同样得来不易,平时生活中需要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彩陶-远古先人的生活美学

在彩陶中的远古农业陈列馆,同学们见到了各式各样的生活生产陶器,古朴、简约、实用,有的上面还有构思巧妙的花纹,想不到远古的先人如此智慧,不仅能制作实用的陶器,还非常注重艺术性和美观,这一点和我们现代人一样,原来人类对美的追求由来已久。

了解我国古代彩陶在生活中的应用  
孩子们探究彩陶的用途及特点

城市的孩子或许离农业很远,但离生活很近。北京教科院大兴实验小学师生们探究衣食住演变历史,了解古代耕织、农具、水利等农事活动,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他们带着疑惑探究,正是一场城市文明与农业文明的跨界对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话中国农耕历史文明 ——北京教科院大兴实验小学中国农业博物馆活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