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卫兵”爱是教育的灵魂

————校园卫兵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位男士在海边散步,注意到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被困的小鱼尽管近在海边,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然而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小鱼就会干涸而死。这位男士突然发现海边有一个小男孩不停地从浅水洼里捡起小鱼,扔回大海。男士禁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回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还大海。

         其实,这个故事恰好对应了泰戈尔老人的一句话,“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因此,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身上美好的“善根”,也就是让学生拥有“这条鱼在乎”的美丽心境。一位日本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这种情怀就是在乎沙滩上每一条小鱼的生命的男骇所拥有的情怀。否则,视小鱼如草芥,给鲜花以蹂躏,即使其道德评分或许很高,也失去了人的生命价值。

       教育孩子从小善待疾苦弱势群体,同情是在爱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于孩子的同情心我们要加以保护与培植。孩子还不懂得同情的含义,安慰是一种模仿关爱的行为。教师要做好榜样,当别人遇到麻烦与困难时要乐意给予帮助。当孩子们做了好人好事时,我们要给予肯定与鼓励。培育孩子同情心的幼苗,让他们有茁壮成长的空间。

       善待别人,宽大为怀,是我们善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汉光帝教育子女:“在上不骄,高而不危。”——教育孩子宽厚待人。“论人之善,忘人之过”是说记住别人的善行,忘掉别人的过失。这是一种宽厚待人的方法。屠格涅夫说:“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可见,我们要教育孩子宽厚待人。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对众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善良。

      《三字经》有“人之初,性本善”,人降生到世界上如同白纸一张,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决定平添怎样的颜色。对于孩子善的教育取决于家长的以身作则,在环境的熏陶下决定了怎样的成长。教育的基础是“传道授业解惑”,是家长与老师共同的责任,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能将这两者紧密链接在一起的只有“智慧校园”这一服务平台,其中“家校卫兵”项目通过现代化信息科技,利用互联网+教育这一模式打造出了一个集校园安全、学校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实时考勤消息记录拍照发送至家长手机,校车定位系统更是实行实时轨迹跟踪,一手掌握孩子上下学动态。智能化门禁系统,方便学校管理保障孩子安全。同时也是家校互动沟通系统,家长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端接收孩子每日考勤信息,学校的通知、作业的发放以及考试成绩的发放,如有情况老师家长可以及时在线上沟通。校园一卡通实现了购物借书、食堂消费以及三网通电话使用。不仅方便学校的管理同时家校沟通也变得畅通,安全、教育、学校管理一把抓,解放老师,解决孩子安全、成长与成才的难题。“家校卫兵”作为智慧校园的倡导者,让国家实现教育信息化升级的政策真正落地。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校卫兵”爱是教育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