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号挑战第20天 【“数学建模”解读及培养策略】

【“数学建模”解读及培养策略】

(一)内涵解读

1.“数学建模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素养。数学建模过程主要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模型,确定参数、计算求解,检验结果、改进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从核心素养的角度认识数学建模,我们特别要注意第一句话所揭示的数学建模素养的属性,把握其在“属性”上的定位。这中间有三个意思:一是对现实问题的数学抽象,二是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三是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结合第二句话对这一素养的外显性行为(过程、步骤)的描述,不难看到,数学建模聚焦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关键点:基于现实情境,构建数学模型,经历“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发展“四能”(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达到“三会”(会用数学眼光看、会用数学思维想、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从这几个点去体会,可以感觉到数学建模素养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它与其他五个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直接关联。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学知识应用的问题,而且蕴含着方法、思想、价值判断与选择,乃至数学的精神与态度。数学建模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的若干素养(如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精神、问题解决等)也有着直接的支撑作用。

(二)培养策略

1. 情境与问题是数学建模活动的灵魂

2. 依据问题设计数学建模活动,应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全过程

        数学建模活动全过程包含如何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典型过程,如何让学生尽可能自己提出问题和假设,自己建立数学模型,自己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工具求解,自己给予结果解释或赋予实际意义,自己判断结果是否符合实际要求,是否需要修订假设和模型、进入新的求解循环等。还包含在“选题、开题、做题、结题”这四个典型操作环节中,让学生做什么,怎样交流和分享,怎样给予学生有效的激励和到位的评价等问题。学生要通过经历建模特有的过程,真实地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由此积累做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经验,提升数学建模素养。

3.鼓励创新,通过多元评价,使不同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得到不同发展 

        在中学开展数学建模的实践中,可以设计一套过程性多主体评价体系,将评价贯穿于整个建模过程。评价的主体可以是学生、教师、家长、社会相关人员等,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学生之间互评、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家长和社会相关人员参与评价。    建模与常规学习的主要不同是解决问题方法、策略、彰显个性的不同。教师要鼓励“扬长”而不是一味“改短”。我们看到了不少从未被老师表扬过的“学困生”,在建模过程中由于自己的特长,如善于使用计算机、善于网上查资料等,得到老师的表扬,甚至发表了一个自己的独到见解得到“满分”的鼓励。

         在设计评价内容时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关注学生的差异、学生个性的特点、学生在建模前后发生的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观察、评价学生:提出问题是否有新意,操作求解是否有创意,合作学习是否有效率,结果现是否有特色,反思拓展是否有眼光,自我感受是否有收获,兴趣动力是否有增强,数学素养是否有提高。

(三). 教学评价

在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方面从以下三个水平进行评价。

 水平一:再现与识别水平

再现和识别是记忆的一个基本过程。处于素养水平的学生,在一个新情境中,能够识别情境背后的标准模型,了解其蕴含的数学思想;能够在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初步运用这一模型解决数学问题。

水平二:应用与变式水平

处于本素养水平的学生,能够识别问题情境并将情境结构化,进一步转化为数学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在交流过程中能够结合具体的数学建模案例说明问题。

水平三:构建与评价水平

处于本素养的学生,基本能够完成提出问题、建立模型、求解模型、检验结果、完善模型的建模过程,能够基于亲身经历找到比较隐蔽的现实模型,并借助它去解决陌生情境中的相关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14号挑战第20天 【“数学建模”解读及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