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红包教我做人

悄咪咪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觉得,我们需要学习一门新的技能——如何发红包,别人才会领?

去年感恩节,我突发奇想弄了个红包感恩,金额设置的是9.9。其中一位兄弟相当令我印象深刻,在领取红包的10秒内将9.9原封不动回发给了我,当时我就笑了。

有一次,听闻一位社群好友的重大喜讯,私聊祝福顺手带了个红包,金额还是9.9,这位朋友更有意思,回发了我+0.1的10元红包,但非常优雅,我的红包祝语是“祝幸福快乐”,他的红包祝语是“分享快乐”。

我隐隐地感觉,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红包泛滥,以致于需要慎用红包、以及提升发红包技巧的时代。

春节时,我再试了一下,只选取了很少量的好友。其中两位的反应依旧印证了前面的规律,一个礼貌快乐地回复:心意收到了哟,谢谢啦!另一个是一直装死,直到下一次朋友圈互动。

简单粗暴的红包时代已经过去了!

但五年前的世界,不是酱紫的。2014年,微信红包横空出世,席卷全国。当时听过两个至今还记得的红包小故事。


一分也是爱


一位美女姐姐说:老公问我“你们天天抢红包能抢多少钱?”,我说“大概十几块吧!”老公说“去我钱包里拿20块,然后可以睡觉了吗?”

一位家里有很多弟弟妹妹的兄弟说:回家对付熊孩子的万能办法是,排排坐,抢红包。

这时候,抢到多少不太重要,抢到比较重要,红包不是红包,红包是游戏,参与感排第一,一分也是爱,一元已是大红包。

在这个阶段,很多微信群里还特别流行1分100份、一毛100份的群发红包,这样发包的群友大家也不讨厌,也会开心说谢谢。


红包表真爱


过了一段时间,大家对红包的要求提高了一些,发1分红包的朋友开始被群友嫌弃,甚至会引发大家踢TA出群的冲动,但大家对红包的热情只增不减。

那时流行起哄让人发红包,起哄也变成了一种游戏,有点神奇的是,这种起哄的乐趣之处在于求而不得,如果一个人太过于自觉,红包发得过早,竟然是有点“没意思”的。

后来,就出现了一个红包金句:能发红包,就别说话。简单粗暴地红包供养备受欢迎,红包祝福代替语言祝福是符合人心的选择,祝福是友好,红包是真爱。


红包见格局


近两年,红包这件小事正在变得越来越玩味。

一个典型的现象是,最初群内专属红包屡屡被人误抢,现在这种情况变得越来越少了,人们看到红包条件反射式点击的习惯已经慢慢被改变。

大家发红包越来越大、越来越主动,偶尔社群里有朋友来求助,几乎都是问题和红包一起发,或者得到回答后小红包致谢。

随着社群经济、社群运营的火爆,红包技术成为社群运营中重要、有趣的一环,如何发、如何领、有哪些注意事项,红包礼仪甚至可以作为主题开一门微课。


去红包化


2019年,微信红包五周岁了。

在各大节日,群里下红包雨的情况依然出现,但对比以前已经减少了很多。尤其是春节,各个群里不约而同没有玩红包式新年快乐。多数人已经改掉了以往看到群里有红包,立刻打开手机去抢的习惯。

不是大家终于把红包账算清楚了,知道抢红包发不了财,而是那种游戏的新鲜感褪去了。再回到前面那个故事:

一位美女姐姐说:老公问我“你们天天抢红包能抢多少钱?”,我说“大概十几块吧!”老公说“去我钱包里拿20块,然后可以睡觉了吗?”

其实一开始就算清楚了,只是人们乐在其中,为游戏的体验而付出时间。


如何发红包,别人才会领?


现在啊,大家对于发红包越来越积极主动,对于领红包越来越小心退避。群里抢来抢去浪费时间,个人私发不想欠人情,想表达真爱还得有技巧。

那么,如何发红包,别人才会领?

其实你会发现,大家不爱好红包,但很喜欢赞赏。举例两种大概率不会被拒绝的红包:

1、群里一位老师分享了干货,大家表示很有用、很受益,然后就会看到一溜专包给老师,上面写着“XX专属”,这类红包人家就很乐意领啊,因为这是对TA水平和付出的认可,这是用实力挣来的红包。

2、对方的确帮助到了你,无论TA是有意的(比如你有求助),还是无意的(比如你看了对方的作品获得成长),都可以去真诚地表达感谢,再附带红包。这也是一种赞赏。

不领红包没啥别的原因——仅仅因为无功不愿受禄,所以让人心安理得即可。社群时代,红包,是一种社交艺术。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信红包教我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