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走过3-6岁敏感期——李静

一、随感

所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不单单是对爱人,对子女更是。我们既然把他带到这世上,就要为他担起应有的责任,生命是不可逆的,成长的过程亦是如此,生活在艰难也不要忘记陪伴!

可能是大学的专业就和孩子有关,自己也非常喜欢孩子,自己家的小侄子更让我体会到了孩子敏感期的重要性,希望每一位父母都不要忽略孩子敏感期得重要性。

孩子不是小大人,成人不能期待他们的行为会像我们一样理性而且自制,尤其是处于执拗敏感期的孩子,当他们提出什么要求的时候,家长一定要主动地站在他们的立场去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并尽量满足那些合理的或是非原则性的需求;对于那些我们不能满足的原则性的要求,也要善于理解孩子,用拥抱、讲道理、转移注意力、寻找替代目标的方法来平息孩子内心的痛苦。

比如,大人在用识字卡片教孩子识字时,孩子并没有关注图片或文字,而是盯着图片上某个污渍发呆。这时,有些大人就会发火,责骂孩子不认真学习,这实际上正是在扼杀孩子的观察能力和细心的习惯,而这些能力与习惯的养成要比简单地认识几个生词或字母的意义大得多。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白云为什么会变化?花儿为什么闻起来很香?马儿为什么会跑?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为什么会有男孩和女孩……无数在大人看来不屑于回答或者根本没有答案的问题,却是孩子们探索世界的开端。

不要因为觉得孩子们听不懂科学的解释就敷衍了事,鼓励的笑容和宽容的态度便是对孩子最好的回答。尽管有些问题他们暂时得不到答案,但这种鼓励和宽容却将他们对世界万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保留了下来,而随之产生的想象力、理解力和思索能力则会令他们在科学文化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对烦恼忽略不计,对生活容易满足,他们从来都不会分析利弊,不会计较得失,不会矫揉造作,他们把一切都看得简简单单。而我们成年人往往为了保护家人、朋友、利益,而去强迫自己做一些自己本不想做而不得不做的事情:比如情绪平衡,比如说话之前的考量,比如取悦别人等等。我们却总是把烦恼、忧伤放在心里,时间越久,越觉得压抑。

停下我们忙碌的脚步就会发现,在孩子身上,有那么多我们曾经拥有却失去的东西。孩子身上的真实简单、天真无邪都值得我们学习,告别那份成熟和城府,我们将会收获更多的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陪孩子走过3-6岁敏感期——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