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相册——南京钟山谒二陵

明孝陵,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翌年马皇后去世,9月入葬。因马皇后谥号“孝慈”,故定名为孝陵。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遂与马皇后合葬。明孝陵规模宏大,格局严谨,自下马坊至孝陵寝宫纵深2.62公里,陵寝主体建筑建有红墙围绕,周长达2.25公里,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明孝陵神道并不是一条直道,先近于半圆,而后取直,其起点在下马坊,自苜蓿园进入景区要近得多,但却略过了神道的起点及其后的神烈山碑、大金门、四方城等,直接来到了石像生。石像生是帝王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的统称。其作用主要是显示墓主的身份等级地位,也有驱邪、镇墓的含义。石兽依次为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每兽两对,两跪两立,夹道迎侍,是皇权威仪的体现。

石望柱,左右各一,六棱柱形,高6.6米,其上雕刻云龙纹。望柱通常均置于神道的最前面,而明孝陵的望柱则是立于神道中段,不知有何考究。

过石望柱,前面是东西相对而立的翁仲,武将、文臣各两对,共八尊,高各3.18米。武将,身披甲胄、手持金盾;文臣,头戴朝冠,手持朝笏,是明代石刻的艺术珍品。翁仲,原为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身高一丈三尺,英勇异常,带兵驻守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秦始皇便把他的形象塑成铜像,立在咸阳宫司马门外。其后各代沿习秦制,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通称“翁仲”。

棂星门,位于神道的尽头,六柱三门,过棂星门折向东北约300米,即到御河桥,即金水桥。

金水桥,原为一字排列的5座单孔石砌拱桥,称之“五龙桥”,正中一孔为皇帝专用,称御路桥;左右为王公桥,供宗室亲王或者皇室成员行走;其外为品级桥,供文武大臣行走。后毁于战火,清同治年间修缮时改为三孔,桥基和河两边驳岸的石构件均是明代原物,护栏是1995年重新修复的。过金水桥,即进入明孝陵寝主体建筑。

文武方门,朱门红墙庑殿顶,上盖黄色琉璃瓦,正中门上方悬挂长方形门额,竖书“文武方门”4个鎏金大字,为明孝陵的正门。明时的文武方门,原有3大2小5个门洞,中间3个为拱形门洞,两边各一长方形门洞。清朝同治年间,将其改建为一个门洞,上嵌清石门额,阴刻楷书“明孝陵”三字。1999年重修时恢复了明代五门的原貌。

碑殿,曾为明孝陵享殿前的一道中门,即孝陵门,但毁于战火。清代在中门的基础上改建成碑殿,内立五通石碑。正中石碑上书“治隆唐宋”四个鎏金大字,为清康熙皇帝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谒陵时所题,其意是颂扬朱元璋和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和宋太祖。殿中还有清乾隆皇帝诗碑各一块、康熙帝第一次谒陵纪事碑和康熙帝第三次谒陵碑分列东西两侧。

享殿,又称孝陵殿,位于碑殿之后。原孝陵殿中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神位,建筑规模宏大,后毁于战火,唯有台基柱础尚存。现建筑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建,仅三小间。

享殿四角柱子上的彩色木雕狮子撑拱

过享殿,前面即是内红门。

过内红门,前面即是方城。方城,为明孝陵坟丘前的城楼式建筑,底部为须弥座,座上为用巨型条石砌筑的城门式建筑,其上为明楼。方城,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0.94米,前高16.25米,后高8.13米,正中为一拱门,中通圆拱形隧道。沿方城左右两侧步道即可登上明楼。由54级台阶而上出隧道为方城与宝顶间的夹道,迎面便是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墓的宝顶南墙。墙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字。

至方城,便未继续前行,而是原路返回并前往中山陵。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面积8万余平方米。1926年春动工,1929年夏建成。前临平川,背拥青山,由南往北依山势而建,既有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风格,也融汇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具风格。

孝经鼎,位于中山陵博爱坊南面,高4.3米,重万斤,壁上铸“智仁勇”三字,内藏六角形铜牌,上刻国民党元老戴季陶之母黄太夫人手书《孝经》全文。金陵兵工厂1932年铸造,国民党元老、中山大学校长戴季陶与国立中山大学师生捐赠。

博爱坊,中山陵墓道南端入口处的花岗岩石牌坊,高11米,宽17.3米,四柱三间冲天式,顶端盖有蓝色琉璃瓦。中门横楣上镶嵌的石额上镌刻有孙中山先生的手书“博爱”二字。

走过博爱坊回望,可见远处的孝经鼎。


远眺前方的陵门、碑亭和祭堂。

陵门,全部用花岗石砌筑,仿古代传统的木结构形式,其斗拱、梁、枋等处的图案花纹,精雕细刻,十分精致。面阔五间,三个拱门,单檐歇山顶,上覆蓝色琉璃瓦,建在宽24米,进深8.8米,高16.5米的长方形混凝土大平台之上,台前有两组花岗石台阶。中间拱门上方镶嵌“天下为公”石额,四个镏金大字为孙中山先生手书。

碑亭,建在陵门后面第二层平台上,仿中国古代传统的木结构形式,以花岗石建造,重檐歇山顶,上覆蓝色琉璃瓦,高17米,宽12.2米,平面近似方形。亭内墓碑,高9米,重达几十吨,碑文为自右至左竖刻的三行颜体鎏金大字: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

自博爱坊、陵门、碑亭到祭堂,共有花岗岩石阶392级,10层平台,落差73米。392级石阶象征当时全中国的3亿9千200万人。

上至第六层平台,平台两侧各陈列一座铜鼎,铜鼎上铸有“奉安大典”“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上海特别市政府敬献”等字样。1929年5月28日,孙中山灵柩由北平运抵首都南京。三天公祭后,于6月1日开始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西侧的铜鼎,其腹部曾被侵华日寇的流弹击穿,留下一个碗口大的弹孔。不过在2014年5月已被修复。

过第六层平台,拾级攀至第七层平台,平台左右各有一尊仿铜石狮。早先在两只石狮的口中各有一只圆球,能自由转动而不会掉出,可惜后来被人盗走了。与常见石狮不同的是,这尊雄狮的脚下踩得不是绣球,而是一座山。

  登上第十层平台,到达位于海拔高度158米的祭堂。石阶两侧石座上,各置一尊紫铜带盖的铜鼎。而祭堂前面东西两侧,则矗立着一对高12.6米,下部直径2米,上部直径1米的六面体花岗石华表。华表与铜鼎,将祭堂衬托得更加肃穆和壮丽。

祭堂,融合中西建筑风格,长28米,宽22.5米,高26米,其外部全用花岗石砌成。三座拱门为镂花紫铜双扉,门楣上方镌刻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和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手书“民族”、“民权”、“民生”。大厅正中供奉孙中山先生汉白玉坐像一尊。东西两壁镌刻有孙中山遗著《建国大纲》全文。墓室中央有孙中山汉白玉卧像,孙中山的遗体就深埋在其下的紫铜棺内。可惜,有规定:进入祭堂不准拍摄。

祭堂西南角墙根处的奠基石,上镌“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二日中国国民党为总理孙先生陵墓行奠基礼”。中山陵工程自1926年1月15日正式破土动工,至1929年夏竣工。1926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一周年纪念日,下午3时在紫金山墓地举行了隆重的陵墓奠基典礼。

附:几张上世纪有关南京中山陵的老照片

      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民国十八年(1929年)6月1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南京为孙中山先生举行的葬礼。

中山陵鸟瞰

你可能感兴趣的:(旧相册——南京钟山谒二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