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吕氏春秋》,亦名《吕览》,为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 ?——235) 集合门客所编写,是杂家代表著作,大约成书于秦始皇八年( 前239) 。全书二十六卷,内分十二纪( 每纪五篇,外加序意一篇) ,八览( 每览八篇,首览少一篇) ,六论( 每论六篇) ,共160 篇,20 余 万言。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诸子各派学说,目的在于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在议论中引证了 许多古史旧闻和有关天文、历数、音律等方面的知识,有几篇还保存了先秦农学的片段,对于先秦的学术研究,是一部重要的参考资料。文章篇幅大多不长,组织却 很严密,善于设喻,运用寓言、故事说理,颇为生动。
【解题】
本篇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有删节。“察今”的题意,即制订法令制度必须考察当今的实际情况,这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它体现了法家因时变法的先进思想。
【注评】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上:指帝王、国君。胡:疑问代词,何,为什么。法:前一个是动词,取法,仿效;后一个是名词,法令制度。先王:古代的君主,此指古代的所谓圣君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等。先,先代的,古代的。 ○劈头故设一问,领起全文,引人瞩目。 非不贤也, 贤:善,好。 为其不可得而法。 为:因为。其:它,指代先王之法。不可得:不可能。法:用于被动意义,被取法。 ○自答上问,指出先王之法不可法,预示理应“察今”。这是从反面立论,立于破中,破得坚决,立得巧妙。先王之法虽“非不贤”,但为何又不足法?下对此加以说明。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 经:经过,经由。乎:助词。上世:前代。 人或益之, 或:有的人,代词。益:增加。 人或损之, 损:减少。胡可得而法? ○言先王之法距今年代久远,几经损益,面目全非,此从先王之法本身的变异说明其不可法。 虽人弗(fú) 损益, 虽:即使。弗:不,副词。 犹若不可得而法。 犹若:仍然。 ○承上退让一步,补述一笔,作一假言判断,突出强调即使先王之法毫无变异也不可法。理由何在?种下疑窦,开启下文。
论述先王之法不可法,从反面证明“察今”之必要。这是引论。
凡先王之法, 凡:副词,表示“所有、一切”的意思?强调没有铡外。 有要于时也。 要于时:适合当时的需要。要,切要,切合,适直。 ○首先指出先王之法是依时而立。下文即围绕“法”与“时”二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凡”字语气十分肯定。 时不与法俱在, 俱在:一起存在下来。 法虽今而在, 意谓法令制度即使现在还保存下来。而:连接状语“今”和谓语“在”。 犹若不可法。 ○从先王之法不适用于今时说明其不可法。回应和阐述上段末旬“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的论断。 故释先王之成法, 故:因此。释:舍弃,抛弃。成法:现成的法令制度。 而法其所以为法。 意谓取法他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为,制定。所以……:……的根据。 ○由上归结出对待先王之法的正确态度:成法必须舍弃,只法其立法的根据。“故”字承前收束上文,“而”字一转开启下文。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 ○再设一问,提起下文,并由此阐发开去。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 意谓是从人出发,为人而设的。而己亦人也。己:自己,指当前制定法令制度的人。 ○直答上问,指出先王立法的根据是“人”而不是古之成法。因此,当今之人亦应从自己的当今实际出发,以此作为立法的根据。 故察己则可以知人, 察:仔细看。则:就。察今则可以知古。 ○意谓只要明察当今的实际,就可知古代立法的根据。由前面层层论述推导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点明“察今”的题意。 古今一也, 一:一个样。 人与我同耳。 耳:语气词,表肯定。 ○古今一理,人我相同,可见古今立法的精神和根据亦同。补述一笔,对中心论点加以申说,使其论断更显得理由充分有力。 有道之士, 谓明白事理的人。 贵以近知远, 以近知远:根据近的推知远的。以,介词,根据。 以今知古, 根据现在推知古代。 以所见知所不见。 所见、所不见:都是“所”字短语,指见到的事物、没有见到的事物。 ○对“察今”进行推论,指出立法者贵在懂得这个道理。 故审堂下之阴, 审:察看。堂: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阴:日月照射的阴影。 而知日月之行, 而:表承接,就。行:运行。 阴阳之变; 谓早晚和季节的变化。 ○比喻一。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biē) 之藏也。 鳖:亦名甲鱼、团鱼,爬行动物,生活于水中,似龟,但背甲有软皮。藏:潜伏。 ○比喻二。 尝一脬(1u án) 肉, 一脬肉:一块肉。脬,同“脔,切成块状的肉。这里表示肉的量。 而知一镬(huó) 之味, 一:整个。“一鼎”的“一”同。镬:古时烹煮用的器物,象锅。 一鼎(d ǐng) 之调(ti áo) 。 鼎:古时烹煮用的器物,一般三足两耳。调:调味,这里指调味的好坏。 ○比喻三。连设三喻进行类比,共同说明上文所述道理,从而进一步论证“察己知人,察今知古”中心论点的正确,亦隐示立法要察今的道理。
说明立法应“有要于时”,先王之法不可法的道理,并从正面揭示、阐述“察今”的中心论点。
荆人欲袭宋, 荆人:楚国人。荆,楚国的别称,在今湖北、湖南等省一带。袭:掩袭,谓乘人不备而突然进攻。宋:春秋战国时的一个小国,在今河南省商丘县以东、江苏省铜山县以西一带。 使人先表澭(yōng) 水。 先表澭水:预先在澭水上设立标记。表,标记,标志,此处用如动词。滚水,黄河的一条支流。 澭水暴益, 暴益:猛涨。暴,迅猛。益,“溢”的本字,水满外流,此指涨水。 荆人弗知, 弗,不,副词。 循表而夜涉, 循:沿着,顶着。涉:徒步渡水。 溺死者千有(y òu) 余人,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的连词。 军惊而坏都舍。 而:如,好象。动词。坏:崩塌。都:大。舍:房屋。 ○以荆人循表夜涉,水涨人溺,惨遭失败的故事设喻。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 向:先前。时间副词。可导:可以沿着标志过河。导,渡水。 今水已变而益多矣, 益多:更多。益,更加,副词。 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 尚犹:还是。同义副词连用。 此其所以败也。 所以败:失败的原因。 ○就故事发表评论,指出水情( 时间、条件) 已变而表不变,是荆人失败的原因。 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 主:国主,国君。有似于此。子:同。 ○画龙点睛。作一类比,揭出故事寓意,与全文主旨钩连,说明时变而法不变必败的道理。 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qu ǐ) 矣, 亏:同“诡”,差异,引申为不适应。 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 前一个“而”字表转折,却;后一个“而”字表顺承,就。 ○明知时与法亏,却硬要法之,见其泥古不化的顽固态度。 以此为治, 以此:用这种方法。以,用。为治:进行治理。 岂不悲哉! 岂:难道,副词。哉:语气词,表反问兼感叹语气,吗。 ○下一“悲”字,促人惊醒。上为一层,用循表夜涉的故事说明拘泥古法的悖谬,从反面论证察今的必要。
故治国无法则乱, 则:连词,表结果与条件的相因。可译为“就”。下句的“则”同。守法而弗变则悖(b è?) , 悖:背谬,行不通。 棒乱不可以持国。 持国:维持国家( 的安定) 。 ○“无法”、“守法而不变”都不能“持国”,从两个不同角度反说必须重法、变法的思想,为下句蓄势。 世易时移, 谓社会和时代都变了。移、易互文,都是“改变”的意思。 变法宜矣。 宜:应当。 ○突出正意,阐明!必须因时变法,为一篇之文眼。下文取譬设喻加以论证。 譬(p ì) 之若良医, 譬之若:动词性结构。即“譬若”,譬如,比如, 病万变,药亦万变。 ○看病下药,药随病变,喻法亦应因时而变,从正面阐述“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道理。 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 而:表转折,却。向:先前,这里是“本来”的意思。寿民:长寿的人。 今为殇(sh āng) 子矣。 殇子:未成年便早死的人。子,泛指人。 ○言病变而药不变则害死人,喻时变而法不变的危害,从反面阐述“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道理。 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 举事:做事,办事。循法以动:遵循法令制度来行动。 变法者因时而化。 因时而化:根据时势而变通。 ○由上述比喻导出结论,与段首论述相照应,进一步强调了重法和因时变法的主张。 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 是 故:因此。有:占有,主宰。七十一圣:相传孔子曾登上泰山,“观易姓而王可得而数者七十余人,不得而数者万数也。”《史记·封禅书》说:“古者封泰山,禅 梁父者七十二家。”七十二,概言其多,不能逐一指实,如孔门的所谓“七十二贤”,社会上的各行业概称“七十二行”之类。圣,对帝王的称颂之词。 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 务:副词,一定要。相反:互不相同。 时势异也。 时势:社会形势。 ○时势不同而法不一。以古代圣贤因时度势变法的史例,阐明立法应当“因时而化”。论据充足有力。 故曰:良剑期乎断, 期乎断:要求它能斩断东西。期:期望,希求。乎:介词,用法同“于”。 不期乎镆(m ò) 铘(y é) ; 镆铘:有名的宝剑。春秋时吴王阖庐所有。 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ji é) 骜( ào) 。 骥、骜:都是千里马的名称。 ○再设二喻,进一步说明不必追慕高古之名,而要讲究实效,因时变法。 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这两句的意思是,那所谓“成功名”,是古代国君所悬的目标,好像人们对于良马期望它能行千里一样。也就是说,先王所要求的是“成功名”,并不一定要求同古代一样的法令制度。 ○小结上文,说明先王因时变法,不图它空名,而只追求“成功名”的实效。上为二层,设譬引喻,说明立法必须顺应时变,从正面进一步阐述察今的意义。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zhu ì) 于水, 自:从。坠:落。 遽(j ù) 契(q ì) 其舟, 遽:急速,立刻,副词。契:用刀雕刻。亦读qi è,通“锲”,义同。 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此,这里,这地方。所从坠:掉下去的地方。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所契者:刻记号的地方。求:寻找。 ○写其求剑之法愚蠢荒谬已极,结果不言而喻。上设刻舟求剑的故事为喻。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 若此:像这样。 不亦惑乎? 不亦……乎:不是……吗?表示反问的习惯句式。惑:胡涂。 ○就故事发表评论,指出地点已变而求剑之法不变,是楚人失败的原因。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以故法为其国:用旧的法令制度治理自己的国家。故,旧的。为,治理。 ○作一类比,揭出故事寓意。一语破的,发人深省。 时已徙(x ǐ) 矣, 徙:变迁。 而法不徙。以此为治, 为治:从事治理。 岂不难哉! ○指出不审察时变,以故法治国,如同刻舟求剑,不能达到目的。几句小议,点明故事要旨,使人茅塞顿开!上为三层,用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讽刺不审察时变,以故法治国的迂腐愚昧,从反面再次阐述察今变法的必要。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过于江上者:从江边经过的人。“者”字短语作“有”的宾语。方:正。引:牵,拉。 婴儿啼。人问其故。 其:其中的。 曰:“此其父善游。” 意谓这是因为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水。此,这。其,指代孩子。 ○又设引婴投江的故事为喻。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岂遽:难道。副词性结构,同义并列关系。遽,通“讵”,也是“岂”的意思。 ○就故事发表评论,以反问诘出不看对象已变而欲投之江中的思想方法的荒唐可笑 。 以此任物, 以此,用这种方法。任物:处理事物。任,处理。 亦必悖矣。 ○进一步指出以此法“任物”之害。 荆国之为政, 荆国:一本作“乱国”。为政:处理政事。 有似于此。 同这有相似的地方。于,同。 ○作一类比,点明故事寓意,回应前文“守法弗变则悖”,说明死搬古法治国,定会把国家搞糟。作者借荆说秦,讽喻之意隐然可见。上为四层,以引婴投江的寓言故事,嘲讽拘泥古法者的幼稚荒唐,亦从反面论证了必须察今变法的道理。
运用寓言、故事做比喻,批判了拘泥古法的悖谬,着重从反面反复阐明时变法亦应变,治国立法一定要“察今”的道理。作者在叙述故事之时,又间之以说理,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译文】
国 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并不是它不好,而是因为它不可能被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是经过前代流传下来的。人们有的增补它,有的删减它,怎么能够取法呢?即使人们没有增减它,也仍然不能取法。
所 有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都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过去了的时代不能与法令制度一起存在下来,古,代的法令制度即使现在还保存着,也仍然不能取法。所以应抛弃 古代帝王既成的法令制麦,而取法他们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古代帝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什么呢?古代帝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入,而我们自己也是人啊。所 以,明察自己就可以推知别人,明察现在就可以推知古代。在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方面,古代和现在是一样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明白事理的人,贵在能够根 据近的推知远的,根据现在的推知古代的,根据看到的推知没有看到的。因此观察堂星下面的光影,就知道太阳和月亮的运行,早晚和寒暑季节的变化;看到瓶子里 的水结的冰,就知道天下的寒冷,鱼鳖的潜伏。尝一块肉,就知道整锅肉的味道,全鼎肉调味的好坏。
楚 国人企图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设立标记。澭水突然大涨,楚国人不知道,顺着原来的标志在夜间渡河,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子倒塌一 样。以前他们设立标记时,是可以沿着标志过河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河水更多了,楚国人还是顺着原来的标志去渡河,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现在的国君取法 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同这有相似的地方。那时代已经与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不适合了,却说这是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就去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 不可悲吗!
所以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墨守旧的法令制度而不改变就会行不通,有法行不通,或无法而造成混乱,都不能维持国家( 的安定) 。社会不同了,时代变了,改变法令制度是理所当然的。这就象高明的医生,病情万变,药方也万变。( 如果) 病 情变了,药方却不变,本来可以长寿的人,现在却要成为短命鬼了。所以,凡是做事情一定要遵循法令制度来行动,修订法令制度的人要随着时代而变化。因此古来 统治天下的七十一个君王,他们的法令制度都不相同,这并不是硬要有所不同,而是时代形势不相同啊。所以说:好剑只要求它能斩断东西,不要求它一定是镆铘; 好马只要求它一天能跑千里,不要求它一定是骥骜。成就功业,树立威名,这就是古代帝王所追求的“千里”啊!
楚国有个过江的人,他的宝剑从船上掉到水里,急忙用刀在船边刻上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宝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后,就从自己刻了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宝 剑。船已经移动了,但剑没有动,象这样寻找宝剑,不是很糊涂吗?用旧的法令制度来治理他的国家,和这个故事相同。时代已经变了,而法令制度不变,用这种方 法治理国家,怎么会不困难呢!
有个过江的人,看见一个人正拉着小孩要把他丢到江里去,小孩啼哭着。有人问其中的缘故。那人说:“这是因为小孩的父亲很会游泳。”孩子的父亲虽然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会游吗?用这种办法处理事物,也必然是荒谬的了。楚国的处理政事,与此有类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