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花3亿年爬上滩涂,却遇上了广东人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里,渔夫在滩涂上用1/8秒飞速钓起一条鱼。

你没看错,这鱼前一秒还在泥滩上魔性跳跃。

这种弹涂鱼不仅能爬上树枝晒太阳,它们也不失为一道美味佳肴。

但以这位渔夫的技术,每秒钟就能让8个弹涂鱼“家庭”支离破碎。

在滩涂上钓弹涂鱼

在湿润的滩涂上,成群结队的弹涂鱼活跃弹跳、爬行,一改鱼类水生常态。

它们用左右两个强壮的腹鳍肌肉前后运动,于是得以在淤泥上匍匐前行。

腹鳍闭合张开的过程使其变成一个强力吸盘,它们因此可以牢牢吸住树根。

所以爬上树干栖息,瞪大头顶的双眼四处张望也成了弹涂鱼的一项绝技。

弹涂鱼同时还是鱼界头号沙滩跳远和跳高运动员。

毕竟除了它,也没几种鱼类可以上岸,更别提悠闲地进行沙滩运动了*。

胸鳍收缩发力,尾鳍敲击地面反弹,全身相互配合完成一系列起跳动作。

纵身一跃,弹涂鱼运动员一般能达到1米远或者5厘米高的优异成绩。

能在滩涂上弹跳,这也是弹涂鱼得此中文名的原因。

同时,它们也被通俗地称为“跳跳鱼”。

*注:离开水仍能存活的鱼还有攀鲈、鳗鲡、乌鳢、花溪鳉鱼和肺鱼等,但能魔性起跳的也只有弹涂鱼了。

这是热带、亚热带海边可能出现的一派奇特景象。

通常在我国广东南部、台湾岛北部、日本和东南亚海域都广泛分布这种逃离海水的弹涂鱼。

作为海洋鱼类,它们却频繁上岸散步、栖息、晒太阳。

惬意的海滩生活对于鱼类来说其实也并不容易,这还是一场关于演化的生死战。

原来为了适应在陆地上生活,他们早已进化出了独特的身体结构。

大多数鱼离开了水就会被旱死。

这是因为它们只能通过鳃从水中获取氧气,进行呼吸。

而弹涂鱼的头部有一个可以储水的鳃腔。

在离开水之前,它们会把鳃腔存满水,以供陆上呼吸。

它们的鱼鳃表面也进化出一层薄膜,减缓水分的散失。

除此之外,弹涂鱼还有一个绝技。

它们和青蛙类似,都能通过皮肤进行呼吸。

所以只要弹涂鱼身处潮湿的环境中,就无需惧怕缺氧。

于是湿润的滩涂就成了它一大休闲好去处。

但其实千辛万苦爬上树,主要还是为了避免涨潮时被冲离巢穴。

爬上树的弹涂鱼

当突出的硕大眼睛开始变干时,它还会把眼睛缩进皮肤中充满水的杯状窝。

维持生存的不经意小举动,在人类看来也是萌性十足。

同时,为了适应陆地爬行和跳跃,弹涂鱼的全身肌肉也得到了进化。

它们的胸鳍和尾鳍的肌肉普遍比其他鱼类更加美味。

这就让弹涂鱼轻松掌握了沙滩运动技能。

但在陆地的生活也未必比海洋生活安全。

不定时到访的飞禽,同一片滩涂上漫步的螃蟹,还有钓鱼技艺无比高超的人类。

弹涂鱼依旧危机四伏。

于是弹涂鱼两只浑圆的大眼睛长在了头顶,四处转动,扩大视野观察天上的敌人何时来袭。

不仅如此,它们还演化出更敏锐的视力,用来察觉陆上天敌。

身体呈现灰棕色,与滩涂融为一体,这也是它进化出的保护色。

但弹涂鱼为何不好好地待在广阔的海洋里,非要上岸晒太阳?

这个问题也引发了不少研究者的兴趣。

实际上,通常所说的弹涂鱼是包含四个属的统称:青弹涂鱼属、大弹涂鱼属、齿弹涂鱼属和弹涂鱼属。

依照上述顺序,它们的水生性越来越弱,而陆生性则越来越强。

这意味着,它们正处在水生向陆生演化的不同进程中。

四种进化程度不同的弹涂鱼

深圳华大基因的研究团队对这四种弹涂鱼进行了基因比对。

他们发现,弹涂鱼形成的分支与其他硬骨鱼有明显差异。

而几百个关于免疫、嗅觉等能力的相关基因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显然,这些基因的改变让弹涂鱼更容易在陆地上生活。

研究清楚弹涂鱼陆生演化过程的价值可不小。

如今地球上丰富的物种中,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甚至哺乳类都是由约3亿年前的鱼类上岸演化而来的。

弹涂鱼也许就成了这一演化过程的缩影,能为生物演化提供更明确的思路。

脊椎动物的陆生演变过程

弹涂鱼在广东沿海大量分布。

嘿嘿嘿,它自然也逃不过人类的觊觎。

离开海洋也许躲过了海洋生物的侵害,却离人类的盘中餐也更近了一步。

以为跳上了滩涂,其实也跳上了餐桌

广东人口味清淡,而弹涂鱼体型娇小、少肉,用来炖汤或煲汤可谓鲜甜可口。

日本人则更喜欢煎炸弹涂鱼,做成天妇罗、炸鱼干等特色美食。

在离海较远的一些内陆地区,也流传着一种稻草熏制弹涂鱼的烹制方法。

熏制后加上盐、醋等调料腌制,做成的鱼干在夏天也能保存近一个月。

广式吃法:清炖跳跳鱼

日式吃法:弹涂鱼饺子(弹涂鱼经过干烤后包上饺子皮)

但就在人们享用弹涂鱼美味的时候,却传出了弹涂鱼丑闻。

2007年,一则在广东湛江发现有16人疑似因为食用了弹涂鱼而中毒的新闻引起人们的恐慌。

中毒者口舌麻痹、刺痛,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

这可吓坏了对弹涂鱼等海产喜爱有加的民众。

用嘴打架的弹涂鱼

经过专家检验,中毒者是中了河豚毒素的毒。

难道弹涂鱼其实暗含河豚毒素?

其实不然,这是替一种和它长得非常相似的云斑裸颊虾虎鱼,弹涂鱼给它背了黑锅。

云斑裸颊虾虎鱼和弹涂鱼同属于虾虎鱼目。

近亲关系让它们长着让人类难以区分的外观。

于是它们凭借以假乱真的外形完成这起狸猫换太子的伤人事件。

这起中毒案中的河豚毒素就来自于云斑裸颊虾虎鱼。

云斑裸颊虾虎鱼

众人皆知河豚中含有河豚毒素,因此在制作河豚料理时需要特别的清毒技巧。

但河豚毒素并不只存在于河豚体内。

它最常见的来源是弧菌,弧菌中产生河豚毒素后,进入不同的生物体内。

像河豚等某些特定的生物由于缺乏对应的免疫机制,从而携带有河豚毒素。

毒素再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内。

河豚与河豚料理

河豚毒素是一种强效神经毒素,阻止神经中的动作电位传递。

所以食用者中毒后,神经反应受阻,也就出现局部麻痹等症状。

目前尚没有有效的解毒药物。

云斑裸颊虾虎鱼就带着这种毒素进入人们体内。

但要避免中毒也不难,两种鱼虽然相似,却也能有明显的线索分辨。

弹涂鱼一般体表没有明显的大斑纹,只有一些横纹。

另外,不同于弹涂鱼浑身带有鳞片,云斑裸额虾虎鱼的头部是光滑无鳞的。

而最显著的区别,在于云斑裸额虾虎鱼的眼睛不像弹涂鱼一样凸起来。

但这些差异还是容易一不小心就让人走漏眼,最终赔上中毒的后果。

所以要是实在区分不了,那还是放弹涂鱼一条活路吧。

毕竟观看跳跳鱼爬树的观赏性效果也还不赖。

你可能感兴趣的:(它们花3亿年爬上滩涂,却遇上了广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