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思考与讨论
上篇我们阅读了与时间观念有关的内容,本篇我们将一起探索“选择”与“行动”的内涵。先来思考一下这三个问题:
你最近面临的一个选择困境是什么,你有哪些解决它的方法选项?
你有被“拖延症”困扰的经历,或者成功克服“拖延症”的经验吗?
你认为思考与行动哪个应该在前面?你之前是怎么做的?
10 发现更多可能
人的一生有高潮和低谷,当我们陷于一次困局,左冲右突、思前想后也找不到出路时,有一种可能是,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客观的现实困难,还有我们的思维惯性,我们看到的选项也许并不是全部的可能。由于人远比想象中更依赖成见,我们很可能在思考时为自己设下了许多隐含假设,自己先吓倒了自己,作者把这些假设归纳为四种:
赛道假设:认为人生是一场竞赛,非胜即败。久而久之,就容易陷入对失败的恐惧,不敢大步前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典型的赛道假设。
低关联假设:轻视人生经历之间的关联,不做看不到即时收益的事情。与此相对,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认为人生是一个把点连成线的过程,有些事情一时看起来没有意义,不代表永远都没有用。
僵固型心智(fixed mindset):这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眼光僵化,认为天赋和能力已经固定,再怎么努力也没用,遇到挫折轻易放弃;与之相对的是“成长型心智”(growth mindset)。
零和博弈:认为一方有所得,另一方必然有损失,很少设想双赢的局面,总是想方设法地从别人那里夺取利益。
回想一下你曾经历过的困局,是否隐藏着这些因素的影响?或者你也有其他关于“隐含假设”的新发现?当我们认识到这些隐含假设的不合理性之后,就应该构建新的思维框架,以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提出了三种可能有用的新思路,供大家参考:
(一)目标悬置
当压力过大时,不妨把目标暂时放一放,停下来休息,或者去做其他事情。这段时间可以是几天,也可能是几个月或者更长,等到内心准备更充分,时机更成熟时,再重新开始追求目标。美国斯坦福大学在2015年宣布了一项改革措施,把四年制学习改为可终身多次进出学校的六年制学习。经过这样的改革之后,大学不再是与社会生活分离的独立时期,学生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随时进入社会开始工作,需要充电时再回到校园。这是一个机构对“目标悬置”的尝试,在个人生活中,其实间隔年(gap year)已经成为流行在年轻人中的一股趋势,在工作压力太大或者遇到瓶颈时,辞职用一年去做自己喜欢且有意义的事,转换心情后再回到职场,也未尝不可。
(二)能力嫁接
我们习惯了把知识体系建立区隔,认为“隔行如隔山”,其实这个世界的关联性比我们想象中要强得多。美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罗伯特•朗(Robert Lang)是斯坦福毕业的物理博士,曾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任职。谁能想到这位典型的理科精英会辞职去折纸?没错,就是你想的那种折纸。折纸是罗伯特从小到大的爱好,在创作中,他将数学原理与美学结合,发明了独特的折纸手法,成为了折纸艺术界的大师级人物,他的一件作品可以卖出数万美元。这就是能力的嫁接,从数学到艺术,谁说这不是令人惊叹的关联呢?我们也可以积极寻找自己不同能力的连结点,如果能够成功“跨界”,可能就会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三)特性改造
很多人都把工作和爱好分得十分清楚,工作是被迫的,爱好才是自己喜欢的。我们可以试着对工作和爱好进行一些改造。如果你认为工作太枯燥,不妨就像整理杂乱的房间一样对工作流程进行重新思考,譬如重新分配时间,运用新的工具,积极影响上级等,也许会带来有趣的化学作用。
对于爱好,则可以尝试把“消费型爱好”改造为“生产型爱好”,喜欢文学不妨尝试写一写小说,喜欢电影可以写短剧剧本,也可以先写简单的书评、影评,生产的过程本身就可以帮助你加深理解,其他爱好也是如此。要知道,把“野生”爱好变成终生职业的人可不少。
总的来说,为了破除隐含假设的种种影响,我们可以大胆地重新定义时间,转换跑道再重新出发;也可以积极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力也许是可以转移的;同时,可以把工作改造得更有趣,也可以把爱好当成事业来进行,关键是,永远不要放弃寻找新的可能。
11 怎样选择
(一)选择太多怎么办?
现代社会给予了我们太多选择,至少表面看起来是这样,大到职业方向五花八门,小到买一把牙刷也能挑花眼。我们应该如何在众多选项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呢?一个最基本的方法是“精细化思考”,即选择合适的工具,对不同选项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这也与我们昨天谈到的心理学原理有关,要逆反思维惯性,尽量用“最优原则”取代固有的“满意原则”。
例如,在选择下一份工作时,我们可以利用维度分析法,把对象分解为不同维度一一进行评估。台湾著名的职业咨询专家金树人在《生涯咨询与辅导》一书中列出了27项“职业价值”,可以作为维度分析的基础,这些价值包括:冒险、权威、竞争、创造性与自我表达、户外工作、弹性时间、收入、帮助他人、影响他人、领导、独立自主权、智性刺激、说服、体力劳动、手部劳作、机械操作、社会声望、公共关注、公共接触、社会认可、研究新事物、数字运算、例行性(流程固定)、季节性、旅行出差、变动性、照顾孩童的工作。
此外,作者还提出了8个方面的维度:培训指导、工作强度、团队氛围、考评制度、晋升空间、工作环境、工作餐、审美相关。
在这么多相关维度中,我们首先要挑选出工作中会涉及的因素,进行权重赋值(-5分到5分),例如如果看重薪酬和上升空间,这两项就要打高分;你认为不重要、无所谓的因素就是0分;如果不喜欢出差,那么“旅行出差”这项就是负分。注意,这个赋值过程要与自己对工作的价值判断联系起来,应该是经过审慎思考的,而不应该只看自己主观上是不是喜欢某个因素。
(二)校正选择
一个选择也许会改变人生的轨迹,但是不是一次选错、或者选得不够合适就得一条道走到黑呢?这倒也不一定。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许多好的坏的变化,但无论如何,改变是我们活着的证明,我们何不主动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创造几个转弯的机会呢。
珍妮•苏克(Jeannie Suk)就是一个在人生路上不断校正选择,而且校正得十分成功的范例。她是韩裔美国人,1973年生于首尔,6岁时随家人移民美国。她曾在美国芭蕾舞学校学习,梦想成为一名职业芭蕾舞者,后因家庭原因被迫放弃,转而在全球最著名的表演艺术学校朱利亚音乐学院专攻钢琴。芭蕾和钢琴为她赢得了掌声,让她找到了自信。但珍妮却不能放弃从小对阅读的热爱,她从耶鲁大学毕业后拿到奖学金远赴英国,到牛津大学继续攻读文学博士学位。
这已是一次精彩的重新选择,然而此后,珍妮的人生再一次逆转。她在读博士时,发现自己虽然热爱文学,但并不适合进行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因此,毕业后她再次走进大学校园,在哈佛大学法学院继续深造,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她曾先后在美国最高法院和纽约曼哈顿地方检察院任职,而后重返哈佛任教。2010年,37岁的珍妮•苏克被选为哈佛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她成为亚洲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
关于珍妮的故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她的自传《我想看到的世界》了解更多。请试想,如果你现在从牛津大学文学系博士毕业,会不会和她一样有勇气在一个陌生的领域从头再来?
事实是,很少人有珍妮这样重新选择的勇气。我们在做选择时,往往会依循自己固有的身份,按照大家都在遵守的规则来进行判断,在这样的心理机制的约束下,我们更多会思考“我应该做什么”,“别人都在做什么”,而不是“我想做什么”。很多看起来是在“创新”的情境其实也无法逃脱桎梏,譬如在眼下的社会气氛中,大学生和创业联系得很紧密,很多大学生创业获得阶段性成功,被媒体广泛报道,于是很多大学生在尚未对自己的能力有清醒认识的情况下就盲目开始创业,这只是随大流的做法罢了。
于是,在思考“我想做什么”,“我未来还能做些什么”这些问题时,我们需要明白一个事实:人生是会走弯路的,付出代价后重新选择,再次出发上路,这才是人生的常态。理解了这个事实后,我们可以开始做出一些建设性的改变,通过清醒的思考不断校正我们的选择。还记得我们之前讲的一种思考框架——“能力嫁接”吗?这就是一种很不错的校正方式。
就拿珍妮•苏克来说,她的几次重新选择之间并不是毫无联系的。在父母强迫她结束芭蕾舞学习时,她非常痛苦,那时是书包上放着的叶芝诗集抚慰了她的心灵,这也是她后来读文学专业的契机;而当她决定从事法律工作时,之前沉淀的文学素养对她的法学研究也大有帮助,使她能够更轻松地欣赏和诠释复杂的法律文本和逻辑;成为哈佛大学法学教授后,珍妮依然保持着阅读和观看芭蕾舞演出的习惯,她还在学院里开设了一门《表演艺术和法律》的课程。
看起来珍妮的人生一直在改变,但这种改变中其实有着一定的关联,她的内心坚持和继承着自己热爱的东西,她清楚地了解自己内在的兴趣、禀赋、动机和能力,并把这些深深嵌入每一次选择中。因此,她的人生并不矛盾,而是更丰满而真实的。
12 即刻行动
知乎用户Caun Derre 在回答“30 岁才开始学习编程靠谱吗?”这个问题时,提出了一个经典的说法:“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的确,无论你想进行任何学习和工作,“现在”就是最好的行动时机。“拖延症”是阻碍即刻行动的最大弊病,作者给出了一个改善拖延症的小技巧,就是要先把小事不拖拉地做好,拿快递、买生活用品、打扫房间……想到就去做,别让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些小事,然后把大块完整的时间用来计划和实施更重要的事。
(一)个人MVP法
关于行动方法,作者引入了一种流行的互联网创业法——“精益创业”(Lean Startup)中的关键概念“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指的是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试验性产品。创业者应尽快地把最小化可行产品推向市场,再根据用户反馈来进行优化,这一过程被称为“构建—测量—学习”(Build-Measure-Learn)的循环。区别于传统产业把产品完全造好再推出的理念,MVP是直接推出一个较简单版本的产品,再根据市场动态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质量的改进。
怎样把这个概念运用到个人发展中呢?首先我们要知道,“产品”指的是结果而非过程;是对材料结构性的整合,而非简单粗暴的堆积;是要能被他人检验的东西;是能创造正向价值的;而且,产品也是一种媒介。因此,阅读一本书不是产品,一篇深入思考后写出的读书心得才是产品;在一间公司工作不是产品,但工作经验和总结报告是产品。“个人MVP”法就是我们可以从自己在做的事情中找出一个最小化可行产品,把它推向其他人,得到反馈后再不断修正的方法。
了解了“产品”的内涵后,我们再来看怎么进行“构建—测量—学习”的循环:
在构建个人MVP时,第一步,我们要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我们总是希望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给出成果,事实上,我们很难“完全准备好”。在做产品时我们会发现,总有问题还未顾及,总有能力尚有欠缺。但只有当你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产品,你的思路才会更加清晰。
接下来的测量和学习环节,我们需要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积极接受其他人的反馈。尤其在遇到负面的反馈时,要把这些批评作为一种“信息”而非“评价”来看待。用冷静的心态、审慎的头脑去分析信息中的有效成分,应用到产品的优化上。
构建个人MVP的最后一个关键,在于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勇于自我修正。我们对待自己的产品,可能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珍惜和爱护。但为了让产品迭代或者进步,就得不断重新审视,不断打磨,甚至还需要推倒重来。比如一篇自己撰写的文章或报告,看来看去也不舍得删去任何一部分,这是人对自己付出的努力,也就是“沉没成本”的留恋,即便这些努力可能对将来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互联网产品要持续迭代,个人也是如此,为了重新构建出更完善的自己,需要拿出改革的勇气。
13 分解任务
当今社会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都提倡“多线程工作”(multi-tasking)的理念。多线程工作不是指同一时间分心做几件事,而是在一个时间段内,同时着手进行几项任务,达到不同的目标,这需要掌握任务分配上的平衡技巧。
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专注进行一项工作时不愿被打扰,如果临时要开会或者被分派其他任务,中断一段时间再回到原先的工作中,效率会不如之前那么高。这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经典课题“任务转换”,心理学家发现,从任务A转换到任务B时,一般会产生“转换消耗”,这是因为任务A的认知情境会产生思维惯性对B造成干扰,因此我们会觉得工作效率下降了。
为了避免转换消耗,我们要学习对“中断点”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技巧。在进行需要精力高度集中的工作时我们不愿被打断,但如果是在做例行事务性工作就不一样了,比如打印复印、回复例行邮件、给即将完成的文档修改错字和标点,这时被其他事情打断也无所谓,也就是这个“中断点”在哪里很重要。要找到中断点,首先要分析任务进程,把至关重要、最棘手的部分,即“无法容忍中断”的部分和“可容忍中断”的部分分开,用相对完整、不受干扰的时间去做无法容忍中断的工作。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任务进行进一步分解,为最重要的部分留出“核心思考区间”,即用一段时间心无二志地进行思考。例如为演讲做一份PPT,核心思考区间是设计内容架构,分析受众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点,调整内容顺序和百分比,确定演讲风格。这些要在绝对专注的状态下思考,可以配合纸笔等工具进行。结束思考之后,剩下的都是补充性工作,包括填充具体内容、选模板、找配图、调字体,这时不会担心被打断而降低效率。这就是多线程工作的要诀。
此外,当我们要对一项任务进行分解时,也可以按照工作涉及的不同认知复杂度来进行分段操作。认知类型指的是头脑加工信息的不同方式,处理图片是一种加工方式,计算数值、判断位置等又是其他的方式。分解后,集中处理同种认知类型下的工作,就像用Photoshop画图,通常是把一幅画分解成不同图层,一段时间专注于一个图层,最后叠加在一起就可以了,这就是“图层工作法”。作者在写作这本书时,就是利用这种方法,把文字和作图的工作分开处理,遇到需要作图的地方就先跳过,最后再统一绘图填充进去,这样做的效率比一会写字一会画图更高。不仅在单个任务中可以这样处理,在同时进行两个性质有重叠的工作时,也可以利用图层工作法,集中处理其中具有同质性的部分,依次调动不同的资源,以避免重复劳动。
14 三行而后思
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作者提出,有时候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经验和智慧,即“三行而后思”。“三行而后思”同样重视“思”,但是这里的思考是反思而非空想。
日本知识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认为,我们的行动中蕴含了一些不易于用语言表达的“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既包括技能、技巧、经验,也包括人的情感、信念、价值观。他提出隐性知识是知识转移和创造的起点,对隐性知识的反复咀嚼和锤炼,常体现在风格朴素踏实的高手身上。例如,日本的小野二郎有“寿司之神”的美誉,他的寿司店被评为米其林三星级——“值得专门为它安排一次异国旅行”的餐厅,要提前一个月订座位。寿司讲究“三分味道,七分手势”,是指寿司好不好吃,要看寿司师傅握寿司的手法和技巧是否娴熟,小野二郎就是个中高手。小野二郎说,做寿司除了要学会自我思考,更重要的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练习,不断磨练技术。
通过不断的实践获得隐性知识之后,复盘和反思是我们成长的关键。在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按以下这个清单问自己问题:
(一)信息和工具
在做这件事时我利用了哪些信息和工具? 其中哪些是最关键的?信息从何而来,哪些信息源是可信的?我可能遗漏了哪些信息和新工具,可以怎么得到?现有工具应该如何改进?
(二)预期和结果
在做事之前,是否对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做过预期?预期和结果是否相符?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预期?今后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预期?
在描述和评价这件事的结果时我用了哪些指标? 这些指标是否需要改进?结果又该如何改进?
(三)阻碍和优势
事件的进度是否合适?哪些阻碍或优势导致了进度变慢或变快?
其中最大的阻碍是什么?我是如何应对的,效果怎样?以后还会碰到这些障碍吗,怎么解决?其中最大的优势又是什么?有什么优势我还没发挥出来?事件过后我获得了哪些知识和能力?还需要向他人学习什么?
(四)缺憾和意义
做事的时候我的情绪如何?是否影响到了结果,有没有及时调整?
这件事有哪些遗憾?我暴露了哪些必须改正的缺点?
这件事对我来说的意义是什么?对我的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有何影响?事先有想到这些意义吗?关于这件事,他人对我的评价是什么?
我们在进行反思的过程中,要注意三点:
及时反思,还原事件真实细节,可用纸笔完成;
思考事件的“反应链”,即它的开始、发展、转折和结束,它背后的动因、阻力和关键节点;
关注发生的意外事件,思考自己是否存在偏见,克服思维惰性。
15 今日总结
关键词:
隐含假设,目标悬置,能力嫁接,特性改造,校正选择,个人MVP,图层工作法,反思
要点:
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客观的现实困难,还有我们的思维惯性,赛道假设、低关联假设、僵固型心智、零和博弈是常见的四种隐含假设。
我们可以使用目标悬置、能力嫁接、特性改造等新的思维框架来重新思考自己的境况,发现人生更多的可能。
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再选择的过程,要了解自己内在的兴趣、禀赋、动机和能力,不畏惧做出改变。
勇于构建自己的最小化可行产品,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自我防卫”的心态,和对“沉没成本”的固执。
要顺利地进行多线程工作,就要区分可以中断和不能中断的工作,对中断点进行控制和管理,用自己的核心思考区间去完成一段完整的思考和行动。
有时候,我们可以边做边学,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经验和智慧,即“三行而后思” 。
思考与实践:
设计一个你个人的“最小化可行产品”。在你的工作或学习中选择一个重要的领域,构建个人MVP;思考它的核心部分是什么,用一段不会被打扰的时间完成它;试着在过程中使用图层工作法;在线上或线下发布产品,邀请朋友做出反馈,收集意见,列出其中3~5条最有启发的建议;按照反思的程序重新思考,进行修正,时间允许的话反复进行几次上述过程,总结经验,写出一份产品报告。
另外,如果你感兴趣,不妨搜一搜今天提到过的前NASA工程师、折纸大师罗伯特•朗发明的“25瓣玫瑰”,亲自动手折折看,不仅能由此体会折纸与数学结合的跨界之美,还可以把成品送给心爱的人。